自2018年xx市被确定为xx省食品安全县第x批创建单位以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根据省市两级的安排部署,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为总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管方式,加大资金投入,补齐工作短板,强化共建共治,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照《xx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县(市、区)评价细则(2019)》,市创建办对全市创建工作进行了自查自评,自评结果表明,我市能达到省级食品安全县标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食品安全状况持续良好
(一)近年来无食品安全事故、事件发生。全市近三年未发生较大及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无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的行为,未发生系统性、行业性的出口食品安全事故。
(二)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较高。我市群众对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达到80%以上,对创建工作知晓率达到85%以上、支持率达到90%以上。
(三)积极开展食品检验。2019年完成食品监督抽检4486批次,2020年计划抽检4150批次,均超过5份/千人的标准,检验方法科学合理、检测项目高于省抽同类项目数的60%。其中2020年针对农药兽药残留的食品计划抽检1700批次,达到1.5份/千人的标准。
(四)属地责任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创建期间没有出现因未履行食品安全属地责任而被问责的情形。
(五)主动征集、解决、反馈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市政府网站、“食安xx”微信公众号等设立调查栏目,通过开展“群众代表看食安”活动,广泛征求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并及时进行答复,针对群众满意度进行模拟调查,广泛宣传,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党政同责落实到位
(六)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一是加强食安工作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2019年以来市委常委会3次、市政府常务会10次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3次到基层一线进行调研,现场指导推进食安创建工作。每年及时向聊城市委、市政府报告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二是压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落实党政领导食品安全责任制,市委、市政府分别出台《中共xx市委常委会委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xx市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各自领导班子及成员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定《xx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及办公室工作细则要点》,保障食安委工作有序高效运转。针对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变化,及时对市食安委成员及成员单位职责进行了调整。各镇街均成立食安委、食安办,并严格落实食品摊点备案责任,建立备案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第一时间纳入食品安全监管。
三是强化考核评议。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制定专项考核细则,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七)基层基础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加强镇街派出机构建设。共设立17个市场监管所,基层监管所人员达到122人,能够满足监管工作实际需要。各镇街均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设置速测室,配备速测仪等设备设施。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健全,严格按要求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开展农产品快检,做到快检有方案、有过程、有结果、有公示。
二是建立健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专门机构。严格落实公安部要求,市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配备民警10人、辅警1人、公益性岗位4人,以及办公室2间、警车1辆、快检实验室1间。先后投入60余万元,配齐拉曼快检设备、土壤水样检测仪等设备,为打击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注重加强基层流调队伍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队,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四是着力加强人员培训。根据业务开展需要,科学制定食品安全学习培训计划,强化措施,夯实保障,确保了监管人员每人每年学习40学时以上、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专管人员每人每年学习15学时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每人每年学习20学时以上。
五是建强基层网格员队伍。xx市作为食品安全网格化试点单位,制定并严格落实《xx市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网格员队伍壮大到647名,实现了所有村庄和社区食安网格员全覆盖。充分发挥网格员队伍作用,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每年开展集中培训、绩效考核、评先树优,及时落实补助资金,网格员认真按要求开展工作,记录工作台账,有效地提升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八)基层设施装备达标。累计投入175万余元对17个市场监管所进行统一规范改造,做到业务用房功能设置科学、布局合理,并按照“十个一”标准配备执法装备,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九)经费保障坚决有力。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创建期内食品安全工作财政预算逐年增长,有力地保障了监管执法工作开展需要和食品抽检经费需求。
(十)不断加强能力建设。
一是着力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强化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整合质监、食药监、卫健、农业、畜牧等部门的检验检测资源,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购置仪器设备总价值约516万元,按要求配置实验室、工作人员。今年以来已完成定量检测100个、定性检测7100个。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各市场监管所均配备移动打印机、执法记录仪、智能手机等信息化终端设备,实现日常检查、监督抽检、执法办案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升了监管效能。积极建设创新性、信息化项目,搭建智慧监管平台,涵盖“明厨亮灶”、“食安地图”等功能模块,实现食品监管信息化。
(十一)积极开展工作创新。结合工作实际大胆探索,主动开展监管工作创新并及时总结推广。截至目前,在《中国食品安全网》发文16篇,《学习强国》发文3篇,《中国小康网》发文1篇,《大众日报》1篇,《大众网海报新闻》发文18篇,《xx工商教育报》发文2篇,《齐鲁晚报》发文2篇,在省级电视台播出5个食品安全相关报道。
三、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有效
(十二)着力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一是认真落实监管名录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名录制度,涵盖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药销售单位、水产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畜禽屠宰企业等生产经营业态,并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在日常监管中,及时对监管变动情况进行修正,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动态管理。
二是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种养殖大户培训。每年对纳入监管名录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种养植大户组织开展培训,并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告知书,持续提升其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新政策解读、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农药安全间隔期、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三是强化生产过程控制。监管名录中的农产品生产主体全部落实生产记录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合格证制度,并且严格执行禁限用农药管理、农药休药期等规定。为规范生产记录填写,统一印制并发放农产品生产记录本。15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全部配有农残速测仪、冰箱、合格证打印机等设备,并开展农产品自检工作,建立台账。
四是规范农业投入品监管。规范农兽药经营,各经营店全部制定质量管理、经营台账、安全防护等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严格落实索票索证制度,加强对农药进货来源、品种、数量、流向分布、购销凭证等重要内容的检查,确保无超范围经营。落实农兽药备案告知制度,加强禁用农药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各农资经营店和农业种植基地均设置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桶。完善市乡村三级农资经营配送体系,实施连锁、统购、配送等营销模式的农业投入品占比达到80%。
五是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管。我市扦取的小麦、玉米样品送省、聊城市粮油检测中心检验,至今未发现、未收到检测粮食超标不合格的情况。
六是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科学谋划种植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印制挂图在生产基地张贴,入户宣传培训率达到100%,在技术管理、检验检测、投入品管理和使用、农事操作、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全方位进行管理规范。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药肥双减、健康养殖等技术,开展蔬菜果品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认证管理和质量监督不断加强。
(十三)加强畜禽屠宰管理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一是规范定点畜禽屠宰管理。定点畜禽屠宰单位均依法获得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和标志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