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1-01-21 912

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5日在XXX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XX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简要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诸多困难挑战,我们坚持以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XX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亿元,地方公共预算收入9.1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100元、12700元。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统筹推进防控与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而上,全体党员干部及公安干警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广大志愿者积极响应、一线坚守,社会各界慷慨解囊、紧急驰援,凝聚起同心抗疫的磅礴力量,疫情防控迅速取得决定性成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推进疫后重振,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8月份起工业经济实现正增长,预计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2亿元、增加值89亿元,新增规上企业11家。经济开发区完成扩区调区和区域性统一评价,四季青工业园主体工程完工,新经济产业园①起步区和东环工业新区建设加快推进。X传公司铝合金传动轴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共同生物公司即将上市。新签约招商项目76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30个。金霸龙整车等新建项目、农夫山泉新城等技改项目竣工投产。XX大明峰续建、快乐谷景区二期、市文体中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与爱同行·惠游XX”活动扎实开展,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1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2亿元。商贸流通加速恢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35亿元,完成外贸自营出口4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实施重大项目96个,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汉十高铁xx站、XX山西站配套建设及福银高速xx山互通改建完工。xx省道全线贯通,xx路大修基本完成,xx高速、xx汽车客运站等快速推进。新改建电网115公里。建成5G基站150个。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对接落实中央支持XX一揽子政策,共争取中央、省项目资金19亿元,争取抗疫特别国债1.63亿元,地方政府债券9.96亿元,发行X投公司债券6.7亿元。及时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具体措施,实施“创优营商环境20条”。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服务产业促发展”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271个。全年共减免税费4.09亿元,降低企业用能成本2934万元。下调企业贷款担保费率至1%,减免补贴担保费477万元。对部分企业实行延期还款、付息912笔,发放信用贷款1.2亿元。奖励发展实体经济突出贡献企业197家、资金913万元。全市各项贷款余额237亿元,同比增长10%。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超过90%。发布“一件事、一次办”事项969项、“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腿”事项1642项。加快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实现“二半零”②目标,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600余户。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③,对22家企业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联合图审、容缺办理。开通“5612345”市民服务热线,解决企业和群众诉求5800余件。中央、省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全面完成。

(三)协调推进城乡建设。坚持为民创建、创建为民理念,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新建黄峰路、槐荫路南段,改造老旧小区12个,新增机动车位1250个、非机动车位4350米,刷黑、修补路面4500多平米,完成XX大道景怡园、麻纺厂游园、金岗山公园二期等10个游园建设及沙沟河入河口区域整治。改造供水主管道12公里,实施雨污分流工程8.3公里。习家店镇、X赵路办事处茅腊坪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六里坪镇入选中国中部百强镇,官山、均县、龙山等镇获评全国卫生乡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存量贫困人口7户13人全部脱贫。精准帮扶723户脱贫不稳定户和1100户边缘易致贫户,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健康扶贫惠及全体贫困人口,教育扶贫资助3.04万人次,新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556万元。销售扶贫产品4.07亿元。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规范安置区公共服务。圆满完成脱贫攻坚普查任务。建成高标准农田1.77万亩,新建、改造高标准桔园1万亩、高标准茶园6000亩。完成21个美丽家园示范村建设。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6.5亿元。我市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XX蜜桔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四)不断厚植绿色底蕴。完成营造林15.2万亩,管护生态公益林192万亩。新建秸秆循环利用设施9个。巩固网箱清理和库区拆围成果,禁捕退捕工作全面完成,5288只锁定船只上岸处置到位。完成河湖划界确权。全市9个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理率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9%。建成日处理10吨餐厨废弃物处理中心1座,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100%、95%。PM10、PM2.5浓度持续下降,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0.4%。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绿色转型成效初显,水资源加工、新能源新经济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2%,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被授予“国家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全省第一个获此殊荣县级市。

(五)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城镇新增就业486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3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8%。完成就业创业培训3821人,扶持创业36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获评全省返乡创业示范县(市)。城镇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11.08万人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5.8万人。村干部、村医养老保险缴费补贴纳入政府预算。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61亿元。实施移民后扶项目124个,完成移民培训2025人。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67个,高考本科上线率和中考评价指标均居XX县(市)首位。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竣工,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全面推进。实行药品(耗材)集中招标带量采购,降低群众医疗负担。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连续8届荣膺“XX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均州书房沧浪洲分馆建成开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序推进。完成“雪亮工程”④建设。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有效推进,入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县(市)。领导接访下访约访制度进一步完善,化解信访积案119件、涉法涉诉矛盾纠纷71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成效排名XX县(市)第一,八类暴力犯罪发案率大幅下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年来,我们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邮政通信、审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气象、档案、社科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为全市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XX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工作安排,坚持新发展理念,沉着应对各种挑战,抢抓机遇,砥砺奋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这五年,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29700户9787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XX各县(市、区)中率先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3年在全省获得“好(A)”类等次,其中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考核位居全省第一名。污染防治全面发力,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始终名列全省前茅。各领域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等级连续3年降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荣获“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这五年,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地区生产总值是“十二五”末的1.5倍,年均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14.2:50.7:35.1调整优化为11.2:42.3:46.5。高新技术企业达29家,比“十二五”末增加14家,产值规模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24.6%。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9个。五年来连续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入选全省21个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市)。

——这五年,生态环境保护成果丰硕。严格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库区综合执法,对临水1公里范围实行永久性保护。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XXX库区水质始终稳定保持在国家Ⅱ类以上标准,累计向北方调水350多亿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8.7%。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美丽山水城市”,获评“XX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累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6个、生态村77个。五年来,生态环境考核连续获全省优胜单位。

——这五年,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比重达87%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到10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率达到98%。公立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全面取消,县域紧密型医疗共同体运行机制基本建立,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城镇新增就业超过2.4万人,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比“十二五”末增长23%。全市城乡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完善,“高铁梦”如期实现,市民出行更加便利。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这五年,社会治理效能继续提升。坚持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启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重心下移,“双报到、双报告”协同机制初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建成省级优秀农村社区5个,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过95%。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27件、政协委员提案571件。加大法治宣传力度,“七五”普法圆满收官。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加强,五年来,连续被评为全省“金融信用县(市)”。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XX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克难攻坚、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推进XXX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及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发展动能不足、城乡发展不够协调,民生保障、营商环境、社会治理效能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未来五年,我市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支持XX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和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市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XX支持市县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补短板强功能举措,对我市加快疫后重振较为有利;经过“十三五”时期的接续发展,多年积累的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项目效益逐步显现,为我市“十四五”时期集成跃升、厚积薄发奠定了基础。我们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发展大势,增强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苦干实干,开拓进取,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根据《中共XXX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组织编制了《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草案)》,提交大会审查。

“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⑤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⑥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积极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⑦、XX市“一核带动、两翼驱动、多点联动”⑧区域经济布局,勇担责任、争先进位,走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前列,建设国家战略水源地、XX绿色发展示范市,建成宜居宜业宜旅的现代化生态滨江城市,谱写新时代XXX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系统观念。主要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发展质效得到新提升,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民生福祉跃上新高度,社会治理达到新水平。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要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目前XXX最大的实际。我们要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和省、XX市区域经济布局,坚持“对接毗邻、策应沿江、辐射周边”的工作思路,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完善“一心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布局。“一心”即“中心”提质,就是依托“一江两岸两河两山”城市格局,加快建设中心城区。突出商务宜居功能,完善提升左岸老城区;突出政务文化功能,加快右岸新城开发;在金岗山、西城山以外建设工业集聚区。“两带”驱动,就是推动江南、江北联动发展,实现南北“两轮驱动”。江南突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发展山水一体全域旅游和康养产业,构建江南百里生态工业旅游带;江北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构建江北百里生态农业产业带。“三区”支撑,就是围绕“走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前列”目标,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六里坪汽车产业园、丁家营和浪河轻工服装产业园以及水都白果树沟和东环工业新区产业园三大工业园片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域协同”,就是坚持城乡统筹,加强规划衔接、产业对接和基础设施协同,实现联动发展。以环库生态景观公路为纽带,串联沿库各镇,建设环库生态滨江城镇群。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坚持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双轮驱动,围绕“两新一重”⑨,加快推进通信、物流、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二)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贯彻XX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两山”实践创新。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充分发挥XX山、X江水的独特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具体路径,大力引导发展符合本地实际、切合国家战略水源地要求的产业。一是依托绿水青山提供的生态环境容量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建设结构更为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现代绿色工业体系。主要是推进传统汽车装备产业升级,做强整车、专用车和小总成,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大水资源加工业规模,加快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优轻工纺织服装产业。二是着力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围绕文化旅游、生态康养、商贸物流等领域,打造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围绕柑桔、茶叶等主导产业,发展绿色农业、特色种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是通过绿水青山所创造的优良环境吸引各类人才来X工作或学习,为“两山”转化营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既彰显绿水青山的颜值,又体现绿水青山的价值,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

(三)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改革促创新、促转型升级。持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及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培植壮大地方税源,积极争取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税(费)分享机制。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大数据服务应用,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审批环节少、办事效率高、企业获得感强的标杆县(市)之一。全面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全方位推进“四上企业”⑩培育入库,实现企业上市零的突破。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扩大就业创业,发展高质量教育,完善社保体系,推进健康XXX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根据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四大目标”,突出“六项重点工作”,抓好“八件大事”。“四大目标”,即生态优化、创新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六项重点工作”,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五百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移民帮扶发展和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工作;全面提升城乡功能和社会治理水平;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八件大事”,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成12个美丽家园示范村建设;加快建设东环工业新区和新经济产业园,建成10万平米以上标准化厂房,启动“XX云谷”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完成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任务,右岸平战结合感染病区建成投用;十武一级路、十淅高速路基全线贯通,龙山大桥建成通车;巩固“创文”“创卫”成果,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市民服务中心(含市融媒体中心)、南水北调移民文化展示中心(含市委党校)主体工程完工;支持汉江师范学院XXX校区恢复办学;全力服务引江补汉工程建设。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1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能源和环境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空间管控制度。巩固网箱清理、库区拆围和禁捕退捕成果。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压实各级河湖长定期巡河、管河、治河常态化责任。全面实施环XXX库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中小河流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工程,确保库区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6.5万亩、退化林修复1万亩。继续实施石漠化治理、长江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多维度构筑污染防治屏障,继续开展官山河、浪河生态治理,加强入库支流蓝藻水华风险防控,完成“百吨千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加快沙沟河、安乐河支沟截污治污和生态修复,争取实施XXX水库—静乐湖—沙沟河水系连通工程。统筹推进国土综合整治、裸露山体修复、水土流失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划定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加大施工和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焚烧、工业废气等大气污染物管控力度,加强污染天气应对,确保空气优良天数达标。强化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持续加大XXX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力度。大力推进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加快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

(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继续抢抓中央支持XX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机遇,主动对接我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积极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力争我市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XX市重点项目库。严格落实重大项目“首席服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