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学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单位誓师大会,以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文明创建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创建工作,动员全院广大教职工聚焦文明、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狠抓落实,继续巩固创建成果,积极争创新一轮全国文明单位,助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一、回顾2020年文明创建工作
2020年学院以“创省级文明单位建文明和谐校园”为主题,着力突出文化育人特色,着力提升师生文明素养,着力深化文明创建活动。
(一)深入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去年累计学习研讨13次,教职工集体学习37次。组织全院所有师生注册参加了“学习强国”平台学习活动,教职工学习活跃率达到99%以上,学生注册率在市直学校中排名第一。在全市“学习强国”平台推广应用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我院作了典型发言。学院“青年大学习”注册率、活跃度排名连续位列市直学校第一名。
(二)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以党建带文明创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双联共建”脱贫攻坚和“三遍访”纾难解困行动。开展“双报到”工作,构建起“党建+文明创建”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以党建带创建、以创建促党建的良好局面。
(三)深化教育实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普及和宣传教育力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四)发挥榜样引领作用,选树先进典型。开展“聊城好人”等典型选树活动,去年我院1名老师成功入选“聊城好人”,3名老师成功入选“聊城好人榜”,1名学生获“山东省抗击疫情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营造出崇德向善、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提升了学院年终文明创建考核成绩。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文明风尚行动。充分发挥道德大讲堂在道德宣传教育方面的显著优势,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师生员工文明行为和道德情操。
(六)树立法治意识,开展安全法治教育。深入学习贯彻XX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展了《民法典》进社区,五老宣讲团作报告等法治宣教活动。去年11月初,学院顺利通过“七五”普法考核组的总结检查验收。召开了年度安全工作会议,开展了安全生产月系列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七)弘扬繁森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学院教职工全部在山东志愿服务网注册为志愿者,注册率为100%,经常性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人员占注册总人数的96%以上。与柳园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开展结对帮扶,组织开展了社区集中性服务活动10余次。去年11月,我院获评“聊城市2020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院104名教职工获评“聊城市优秀志愿者”,我院在表彰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八)倡导绿色理念,美化校园环境。严格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建设节约型单位,宣传生态文明和绿色环保理念,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去年集中开展了校内卫生大扫除5次,学院爱卫会每月对各单位卫生情况集中进行检查考核。加强学生劳动教育,每周三为学生教室、宿舍卫生大扫除时间。
(九)做好学院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去年学院网站共发布新闻报道270余篇,学院各项工作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网等中央级国家媒体宣传报道77次,被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大众网等省级媒体宣传报道87次,被聊城日报等市级平台宣传报道80次,营造出浓厚的创建氛围。
2020年学院在全市申报全国文明单位行列中取得了总分第6名的好成绩,连续六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从刚才播放的内参片中也可以看到,我院文明创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例如,学生文明行为仍需提升;学院卫生环境治理仍需进一步深入;车辆停放仍需进一步规范;公共设施损坏未得到及时维修;存在废弃杂物乱堆乱放未清理的现象;结对帮扶平安社区工作还需要做细做实;学院文明单位创建品牌还不明显;学院精神还需继续凝练。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些问题,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一定会克服掉。
二、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加强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有力推动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党的XX全会把“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列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目标之一,并设专章对文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一项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创建文明单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推进学院内涵式发展的有效载体。创建文明单位是全院性系统性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学院的荣誉,更关系到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也是实现学院“十四五”改革发展奋斗目标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院历来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有着多年创建的成功经验,精神文明建设契合师生员工精神文化需求,在师生文明意识提升、文明习惯养成、凝聚干事创业正能量、焕发积极热情新面貌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全院已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文明创建品牌初步形成,具备了争创新一轮全国文明单位的良好基础。
三、一以贯之,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2021年文明创建的目标任务是: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争取全市考核名次再提高,经过三年的努力,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单位的奋斗目标,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头、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围绕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将学院文明创建融入“创城”。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2月24日,我市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会,孙爱军书记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动员全市上下直面问题、正视差距、鼓足干劲,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在新一轮创建周期成功拿下全国文明城市这一金字招牌。全院上下要高度重视,深入领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单位的重要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