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纪检监察组运用四种形态报告
2021-03-28 35

派驻纪检监察组运用四种形态报告

一、对四种形态的认识和理解

(一)“四种形态”是要求,既是对纪检监察组监督责任的要求,更是对被监督单位党组织主体责任的要求。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这是在突出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调落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具体化,体现了依规治党、关口前移的新要求,是纪委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行动指南,要求纪委监督执纪问责都要冲着纪律去。“四种形态”体现了“两个责任”在落实中的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互相融合,是一个统一整体,既需要主体责任切实担当,又要监督责任履职尽责。

(二)“四种形态”是警示警告警醒警戒牌子。就跟足球场上的黄红牌类似,哪些行为亮黄牌,哪些行为亮红牌,通过改变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轨迹,防止小缺点变成大错误,拦截从违纪走向违法。“四种形态”在内容上进一步廓清执纪标准,既强调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又明确用执纪手段管住大多数乃至全体党员,抓早抓小、动辄则咎。既强调运用执纪手段,处置少数违纪者要把纪律挺在前面,又突出党纪与国法的衔接,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严惩“极极少数”。其本质是要求更严、执纪更严、监督更严、问责更严。

(三)四种形态”是防火墙。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对全体党员起到警示、惊醒作用,旨在教育和挽救我们的每一位同志。它最大限度地融党纪、国法、天理和人情为一体,“批评”在前,“敲打”在后,教育在前、惩戒在后,对于目无法纪,对腐败抱有侥幸心理或以身试纪的人,给与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令其收敛收手、悬崖止步。“四种形态”对不同层级的违纪问题架设防火墙,改变违纪违法发展的路径,最大限度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其“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用心非常明确。

二、四种形态运用情况

2018年,第*纪检监察组运用“四种形态”共33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17人次,占51.5%;第二种形态14人次,占42.2%;第三种形态2人次,占0.06%;第四种形态0人次,占0%。

2019年,第*纪检监察组运用“四种形态”共25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16人次,占64%;第二种形态9人次,占36%;第三种形态0人次,占0%;第四种形态0人次,占0%。

做法:

一是督促被监督单位党组织严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督促其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