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省委第六巡视组的各位领导和省卫计委的领导在百忙之中来我局调研指导工作,这不仅是对XX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更是对我局做好各项工作的鼓励和鞭策,这将对推动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事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就XX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一)食品药品行业发展情况。截止2016年6月底,XX市现有食品生产企业210家(含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2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家),所生产的产品涉及21个大类56个申证单元;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6家;食品流通经营企业7138户(其中批发企业64家、批发兼零售615家、商场超市等6459家);餐饮服务单位3593家;药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5139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7家、药品批发企业47家、药品零售企业595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625家、各类医疗机构3007家、化妆品经营企业835家。
(二)监管机构建设情况。在2013年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中,将分散在市县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整合到了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把职能整合后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列为同级政府的工作部门,并加挂了同级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实现了食品安全从生产、流通到餐饮服务统一的全过程无缝隙监管。同时,在市一级组建了食品稽查局、药品稽查局、食品检测中心和药品检测中心4个正县级建制的事业单位,在县区一级组建了7个正科级建制的食品药品稽查局和6个正科级建制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在113个乡镇和10个街道办事处均组建了正科级建制的食品药品监管所,使全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由改革前的10个增加至148个,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由改革前的204人增加至969人;在2542个行政村(社区)共聘用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3542人,健全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监管网络体系,全市食品安全行政管理、监管执法、技术支撑、基层监管“四位一体”监管体制基本形成。基层监管机构的组建和监管队伍的壮大,有效延伸了监管触角,扩大了监管覆盖面,提升了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XX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一手抓机构改革、一手抓安全监管,一手抓能力建设、一手抓社会共治,依法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巩固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状况稳定向好的发展形势,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底线,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加强基础建设,食品药品监管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我局一直坚持致力于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修订完善了《XX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等50多项食品药品管理制度,全面完成“三张清单一张网”建设,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初步建立。致力于加强监管基础和监管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规范化建设,2015年全市37家基层监管所规范化建设通过省级验收;今年,又遴选出了48家基层监管所继续申报规范化建设,同时还遴选出了3家基层监管所参与规范化示范所创建工作,目前已完成了遴选申报,正在积极筹备考评验收工作;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及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每年坚持对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执法人员分县区、分层次进行全员培训,监管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基础进一步夯实。致力于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置水平,修订完善了《XX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别组建了市级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队伍,先后投资150余万元购置了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装备,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培训,切实提高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各县区局也都修订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事件)应急预案,组建了食品药品应急队伍,持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
(二)创新监管方式,食品药品监管效能大幅提升。“十二五”以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全面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外置化及记分管理、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应用、餐饮服务“明厨亮灶”改造升级、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药品零售企业分类管理等一系列监管措施,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远程视频监管、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不断强化了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过程监管,提高了监管效能。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街1条、食品示范店25户、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食堂14户;已有120家食品生产经营经营单位参与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投保,530户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了远程视频监控体系;198户食品生产企业、894户食品批发企业和商场超市、459户中型以上餐饮服务企业和单位食堂加入了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加入率分别为98%、100%、100%,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外置化”公示率达100%。积极推进食品药品惠民项目有效实施,按照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一部署,先后于2014年、2015年在全市药品零售企业及基层监管单位共配发安装了药品安全便民电子查询设备及系统701套,实现了全市零售药店药品便民电子查询终端设备全覆盖,消费者可随时在任一零售药店查询购买到的药品详细信息,对药品质量进行初步甄别;全面落实省政府201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投资220多万元,在两区五县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农贸市场和商场超市建设了22个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主要开展食用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及食品中其它非法添加项目的快速检测工作;在两区五县的主城区商场超市设置60台食品安全信息溯源机,消费者通过溯源机的扫描窗对食品条形码进行扫描,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可视化,便捷追溯所购食品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检测报告等信息。
(三)强化技术支撑,检验检测能力显著增强。2013年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以来,我局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先后完成了市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搬迁改造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共确认药品、化妆品检验资格品种和参数687个;积极参与国家、省上举办的药品检验检测比对试验,在2015年全省药品检验检测技能竞赛中取得了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三名、第十一名的成绩。2014年争取到国家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项目216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680万元(含实验室改造1000万元,仪器设备购置680万元),仪器设备配置已全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