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
我叫XXX,是咱们班同学XXX的爸爸,也是初一(X)班家委会的牵头人,平时跟绝大多数老师和家长们都是在微信群里“相见”,所以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跟大家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学习。今天,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见解和认识:
第一个方面,我想站在家委会的角度,谈谈家委会成立的初衷和目的。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家委会是因为初一(X)班这个光荣的集体应运而生,成立时间不到一年,不出意外的话也将伴随孩子们三年的初中生涯。说实话,当时大家推荐我来负责牵头家委会工作的时候,我心里是忐忑不安的,因为我知道家委会这个职务责任重大,我担心自己经验和能力不够,时间和精力有限,导致工作做不好影响到这个集体,后来在大家的鼓励下,我也算硬着头皮干到了今天。我觉得家委会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搭建平台、实现目的、适应模式、提供支持”,具体是:搭建起“学校、老师、家长”的沟通平台,实现“服务学生、配合学校、促进学习”的目的,积极适应“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为孩子健康成长和学习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8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家委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说:配合学校开展疫情防控、组织运动会后勤保障、配合做好日常教学保障、开展学习进步奖励、组织歌咏比赛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家委会的家长们自发的、义务的,也都是牺牲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的,尽管都是一些辅助性的琐碎工作,但我们觉得能够为学校、为老师分担一点工作,为孩子们的学习成长提供一些帮助和服务,就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我想,这就是我们家委会当初成立的目的所在、意义所在。在这里,我要代表家委会全体委员对所有的家长朋友们给予的大力支持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的积极配合是我们做好家委会工作的前提,正因为有你们的支持配合,我们才有继续做下去的勇气。
第二个方面,我想站在一名家长的角度,谈谈学校和家庭教育如何做到深入融合。我跟大家一样,都是一名普通中学生的家家长。我们都知道,孩子在上大学以前接触社会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基本都是以学校和家庭为主,可以说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和家里,所以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必须做到同频共振,相互配合,才能给孩子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在这里,我想站在一名中学生家长的角度,引用几个词语谈谈学校和家庭教育如何做到深入融合。当然,以下观点也仅仅是我个人的粗浅见解和认识,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和家长多多指正。
第一是,相互理解。我们经常都说,现在的家长很不容易,又要工作挣钱、养家糊口,又要辅导作业、教育小孩。一个小孩上学,搞得全家身心疲惫。确实是这样,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家长真的不轻松。但是,我们换个角度看看,我们是老师同样也不容易:数量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小孩,老师面对的是四五十个小孩甚至一百多号学生;时间上,孩子在学校11个小时(假设7点到校6点放学),回家4个小时,可以说,上学期间,老师的压力比家长的压力更大。所以说,站在一名学生家长的角度,我觉得我们需要多多理解老师的艰辛和不易。
第二是,家校共育。刚才我们说了,我们的孩子上大学之前主要接受的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学校主要是课堂教育,而家庭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深化,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而老师和家长正是课堂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联络渠道,让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定期进行碰头,随时进行沟通,打造一个孩子茁壮成长的交流平台,努力形成互教共育的良好氛围。
第三是,言传身教。前几天看了一句话说的很好:好的老师影响孩子几年,而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却是一辈子。我们也经常说言传身教,但身教大于言传。我们建议并号召我们的家长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孩子在努力学习的时候,我们能够在旁边看书,陪着她一起学习,而不是自己玩手机、打游戏;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我们能够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化解难题,加油鼓劲,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和埋怨;当孩子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我们能够坐下来陪孩子说说心里话,积极做好心理辅导和疏导,而不是给孩施加子过大的压力;当孩子在课余时间的时候,我们能够跟孩子交朋友,多一些陪伴和交流,而不是自己独自去喝酒、打牌。我相信,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在“家长”的这个角色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