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1-06-20 18

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XX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确保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刚才,X、X同志分别安排了工作,X家单位作了发言,会议还印发了全国、全省有关会议精神和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文件。希望大家按照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凝心聚力、真抓实做,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面,讲三方面意见:

一、切实扛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责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要站在政治高度、战略高度、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第一,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

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只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为决胜全面小康补齐短板,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夯实基础。第二,这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必然要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从建国初期把土地分到农民手中,到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新世纪免除农业税、探索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目的都是为了把农村发展得更好。党的十九大后,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改变了过去单纯强调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提法,拓宽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丰富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综合施策解决“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必由之路。第三,这是解决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三农”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可以说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这既影响了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影响了城镇居民在优质农产品等方面的需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路径选择。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尽管我们在“三农”工作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基础、有信心、有机遇。所谓“有基础”,从全市来看,X经济总量X年达到X亿元,在全国排名第X位,增速居全省第一位,提质晋位的态势尤为强劲,总体上进入了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从“三农”工作看,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产业链条在延伸,产品附加值在提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农村各项改革任务正在加速落地;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贫困发生率由X年的X%下降至X年的X%;农民收入增速连续X年高于城市居民,城乡统筹水平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党组织建设更加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基层基础更加稳固。所谓“有信心”,就是我们有XX的掌舵领航,有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乡村振兴的政治保证坚强有力。X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和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支撑条件坚实有力,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所谓“有机遇”,就是我们认真贯彻国家、省里赋予X新的战略定位,重大战略规划、战略平台相继落地实施,省委省政府支持X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长极的力度越来越大、举措越来越实,各项政策红利正在加速释放,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乡村旺盛的市场需求正在释放,必将催生新的增长点,推动广袤农村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城乡关系已由二元结构转变为加快融合发展,我们通过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更加主动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农业发展已由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我们通过发展沟域经济、特色高效农业,走质量兴农之路、推动产业振兴,符合客观规律。

二、着力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统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建设。我们要扭住重点、聚力加力,切实把乡村振兴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一)坚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当前,X农村产业结构不优、经营方式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在产业结构上,绝大多数农村没有像样的二三产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农业种养结构不优,种植业占比过大;传统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三,优质特色高效农作物发展不足。在经营方式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X家,省级也仅有X家,分别占全省的X%和X%;国家级、省级示范合作社分别仅占全省的X%和X%;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仅有X家,占全省的X%;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仅有X家,占全省的X%。前段时间,我到县里调研“三农”工作,进村入户,看到大多数农民种的还是玉米,仍然“望天收”。客观地讲,X的农业农村工作在全省整体上是比较靠后的。这一方面与我们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基础薄弱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一些地方对农业农村工作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有关。发展农业既是生产问题,更是经营问题,生产、销售、运输、加工等环节是一个有机整体,大有文章可做。要牢牢抓住产业这个重点,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一要抓好农业结构调整。X“五山四岭一分川”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在传统种植业上没有优势,但发展特色农业的空间广阔。数据显示,我市平均每亩地一年种植小麦、玉米两季纯收入为X至X元,而种植蔬菜、花木年纯收入可达X至X元,后者经济效益是前者的X倍。要站位全市农业发展的全局,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市场发展前景、产业发展规律,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以示范带动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持续调优种养结构、调强加工能力、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种植结构调整关键靠探索。嵩县发展辣椒产业、X发展小米种植、X发展苹果种植,都是很好的尝试。一山之隔的X能把猕猴桃做起来,我们有些地方为什么做不到呢?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主要领导在岗位上干了几年,如果种植结构“山河依旧”,为民的意识、责任、担当又体现在哪里?二要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一个地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像X的双汇、X的仲景香菇、焦作的铁棍山药等,都带动了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链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种植户的发展,将不同的经营主体有机联结起来,实现了效益最大化。要想办法将X农业上的资源优势,像牡丹、核桃、苹果等,升级转化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小农户”紧密衔接的利益链条,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大力培育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小农生产走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轨道,形成更多的种粮大户、林业大户、养殖大户,带动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三要抓好产业融合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大趋势。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要创新农业组织方式,加快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新优势,实现农业多功能开发与农村经济多元化的有机结合。要把发展沟域经济作为推动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提升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标杆。我市实施了X个沟域经济试点,但整体推进不平衡,有的规划不到位,有的缺乏特色,有的统筹结合没做好,没有形成村庄发展民俗旅游、半坡发展林果业、山顶发展生态林的全景式沟域经济。要重点围绕林果、肉制品、中药材等,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流通现代化水平和附加值,不能仅仅停留在原生态。要在农村培育一批以花椒、艾草等农产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改变农业“一枝独大”的局面。要推进“互联网+”“旅游+”“生态+”,不断催生新业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宜阳通过改进包装方式,让蜂蜜在网上一片叫卖叫好,其他地方要从中受到启发。四要抓好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农田、水利、物流、科技、信息等基础能力建设,是抓好产业发展的关键。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严守耕地红线。要全面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抓好“四河三渠”综合治理、小浪底南岸灌区、前坪水库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群众的重大水利工程,统筹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解决好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加快补上冷链物流的短板,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这项工作,市委多次明确要求拿出意见,但至今没有进展,有关部门要深刻反思、及早改进。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发挥农机制造优势、农业科技优势,为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抢抓机遇、科学论证,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让更多优质农产品不仅产得出、而且卖得好。新安、宜阳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该总结推广就总结推广。

(二)坚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着力打造美丽家园。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当前,全市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垃圾围村、污水横流、植被破坏、村容村貌不整洁等问题尤为突出,环境污染“上山下乡”问题呈愈演愈烈之势。前不久全省组织的农村环境暗访督导中,我市总体排名倒数第二。对此,我们既要有认账态度,更要有改进行动。县、乡主要负责同志要利用一切机会,在辖区内多转转,一旦发现环境问题,及时推进整改,决不能坐视不管、麻木不仁。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一要抓好国土绿化。按照部署开展国土绿化提速提质行动,咬定目标任务,切实抓好廊道绿化、村庄绿化和城区绿化,推进全域绿化、绿色惠民。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进行动员部署之后,各地有行动、有成效,但推进不平衡。廊道绿化方面,……等,都不同程度存在绿量不够、质量不好、标准不高的问题。这些重点廊道绿化尚且如此,其它国省道的绿化更好不到哪里去。全域绿化,就要全面铺开、整体推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扎实推进国土绿化提速提质,把高标准高质量落到实处。二要抓好水生态建设。农村水污染问题目前还比较突出,黑臭水体比较多。要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全域清洁河流攻坚、农村污水治理等工作,打好碧水行动攻坚战。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视黑臭水体为“眼中钉”“肉中刺”,毅然决然地予以全歼。三要抓好土壤污染防治。由于过度使用农药、矿山开采等原因,农村土壤污染问题在我市个别地方尤为突出,直接危及餐桌上的安全和群众身体健康。要全面摸清土壤污染底数,抓住X作为全省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试点城市的机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土壤污染治理措施。严重污染地块要严格管控,禁止种植食用农产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逐步改善。四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这次会议印发了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要着力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完善垃圾转运机制,“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要结合实际落实好。考虑到运输成本,有些偏远的乡镇也应建垃圾处理厂,住建、农业部门要抓紧落实到位。要持续开展厕所革命,摸清底数,明确标准,分类推进。对城市区规划范围内的城中村、城边村、城郊村,要让生活污水与城市污水管网直连、进污水处理厂;对村级集体经济相对发达、群众收入相对稳定、村容村貌比较整洁的农村,要推广寇店模式,沿村街道铺管网,让生活污水进集中处理站;对相对偏远、居住分散的农村,要推广永城模式,进行三瓮式改造。要抓好村庄规划,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要坚持规划引领,让农村建设管理有章可循,让农村生产生活井然有序。对此,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

(三)坚持以乡风文明为保障,着力深化文明创建。实施乡村振兴,不只是物质条件的改善,更包括精神面貌的提升,要既富“口袋”、也富“脑袋”,既增“颜值”、也提素质。目前,我市全国、全省文明村镇分别仅有X个、X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总数不足X%,与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极不相称,与X年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要达到X%以上的目标差距很大。要坚持塑形铸魂、标本兼治,着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广大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一要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按照举措实在、形式多样、活动经常的要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积极组织“五好文明家庭”和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评选活动,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引导农民真正爱国爱党、向德向善、孝老爱老、诚实守信、勤俭持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播洒在农村广袤大地上,根植在农民群众心窝里。二要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农村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优秀的家风家训、传统工艺、民间文化都传承了下来。要坚持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深入挖掘农村文化元素,保护乡土文化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融入到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各个领域,彰显文化底蕴,让农村别具韵味,让人们留得住乡愁。X县X村依托民俗文化,打造成集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旅游景点,就很好地实现了传承与发展的“双赢”。需要强调的是,民俗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有所扬弃。三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目前,全市多数地区农民文化生活比较单一,公共文化设施总量不多、标准不高、利用率低。要整合资源,完善基础文化设施,以新时代“三新”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为载体,在建好的基础上,进一步管好用好,不能建而不用、“晒太阳”。要积极推动文化下乡,不断推出一批有乡土味、聚正能量的精品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们开展的农民丰收节、农民运动会、农民书画展、农民才艺大赛等活动,效果很好,要坚持和深化下去。四要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乡村是人情社会,要有人情味,但不能背人情债。目前,一些农村的陈规陋习还比较多,群众不胜其烦、深受其累,有时又只能跟风从众。要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反对大操大办,遏制人情攀比,抵制厚葬薄养,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今年以来,全市推出了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要将其作为移风易俗的主要抓手,推进“一约四会”行政村全覆盖,让乡村文明新风真正刮到每个人心里。

(四)坚持以治理有效为基础,着力建设和谐乡村。乡村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石。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建强基层党组织。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好的基层党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使其应知应会应用,有力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X党建计划”为抓手,按照“五个两”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着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进一步增强党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证广大党员和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要做好村“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切实提高“两委”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要大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在服务中体现党的政治优势、凝聚党的力量、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另一方面,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健全治理体系。这既是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是农村社会的重要治理方式。要坚持自治为基,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让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充满生机、迸发活力。要建立健全村务监督机制,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党务村务公开等制度,畅通群众表达意愿、参与决策、实施监督的渠道,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大家的事情由大家商量着办。要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农村往往是法律服务的盲区,农民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往往很少,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就更少了,但法治意识在增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普法力度,对土地、环保、种子等涉农法律进行专门解读,提升农民懂法用法的能力。要把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深刻汲取狄治民案的教训,严防“村霸”、涉黑涉恶人员染指基层政权,最大限度挤压黑恶犯罪组织滋生空间。要把持续深化对基层宗教蔓延问题的整治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宗教管理网络作用,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行政、教育、市场管理、婚丧嫁娶等公共事务现象。要加快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持续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及时快速解决问题。近期,省委将就“枫桥经验”召开专题会议,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结合行之有效的矛盾调解化解机制,推广好“枫桥经验”。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紧盯惠农项目资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给老百姓一个公道清明的乡村。当前,中央、省委强调要将巡视向村级延伸,市委巡察工作也要延伸到村级,加快补齐基层监督短板。要强化道德教化作用。乡村社会具有鲜明的熟人社会特征。德治在农村治理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要加强乡村道德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的教化约束作用和农村“五老人员”、乡贤的桥梁纽带、示范引领作用,把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融入到村规民约中,体现到村民的生产生活中,潜移默化到家庭美德的传承中,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对非法宗教场所,要通过建设扶贫车间、养老院、家风家训馆等来进行整治,推动功能转换,防止死灰复燃。

(五)坚持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乡村振兴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让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富裕起来。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农村领域在“七个有所”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一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着力在落实精准方略、深化产业扶贫、攻克坚中之坚、激活内生动力、统筹协调推进上狠下功夫,全面兑现军令状。二要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元,比全省高X元,全年有望扭转长期以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的局面。这说明,我们的农村支持帮扶工作见到了明显的增收效果,要一以贯之抓下去。要着力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支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要着力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快培育一批种田大户、养殖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乡土“明星”,带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融入农业全产业链条,合理分享各个环节的增值收益,更多享受产业兴旺的成果。要着力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鼓励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权等折价入股合作社和企业,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享有的政策红利变成真金白银。三要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重点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通动力电、“四好农村路”和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完善管护运营机制,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引导公共教育资源、新增医疗卫生资源、文化惠民工程等更多投向农村,持续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健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织密兜牢社会保障安全网,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知责明责、履责尽责,决不能再失职缺位,拖了全市后腿。

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落到实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开局,思路举措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我们要主动作为、真抓实做、务求实效,把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紧迫感,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制定并落实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要认真落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机制,党政“一把手”要承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责任,特别是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要认真履职尽责,把工作抓实抓细。各相关部门要树牢“一盘棋”思想,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协同配合。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典型经验等进行深入宣传,重点宣讲解读党的好政策,形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浓厚氛围。这次机构改革,将进一步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市委将成立农村工作和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要做好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更好地凝聚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合力。

二要强化改革创新。推动乡村振兴,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要聚焦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农民和集体的关系、农民和市场的关系,推动农村改革扩面、提速、集成,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制度供给,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着力完善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办法,探索“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要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着力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收益。户籍制度改革方面,要在降低城镇落户门槛的同时,强化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方面,要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适度扩大规模经营;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要素、产品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需要强调的是,农村改革不论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把耕地改少了、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四个不能”是底线,必须坚守,决不能犯方向性、颠覆性错误。

三要强化因地制宜。全市X个行政村,地理区位不同、历史渊源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不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尊重农业发展阶段、尊重农村工作规律、尊重农民群众意愿,提倡多样性、体现差异性、把握区域性,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按客观规律办事。过去的一些经验教训给我们以启示,既不能被动观望慢推进,也不能一哄而起“一刀切”。在目标设定上要宜远则远、宜近则近,在产业选择上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在经营规模上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在区划布局上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分类推进、不搞“一般粗”,循序渐进、不搞“大呼隆”,实事求是、不搞“层层加码”。比如,对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要统筹兼顾保护和发展;对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村庄,要加大力度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等等。入围省、市试点的,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先行先干,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四要强化统筹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与我们当前正在推进的许多工作也是相一致、相融合的,要统筹推进、全面发力。要把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统筹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起来,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统筹起来,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统筹起来,着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要把当前和长远规划好。按照市里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和《规划》,紧盯各阶段目标和工作重点,找准突破口,排出优先序,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不能急于求成、一哄而上。要把工农城乡结合好。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着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把工农、城乡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巨大势能转化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充沛动能,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论是县城建设提质,还是打造中心镇、特色镇,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要把政府和市场作用发挥好。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协同推进的机制,既着力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城乡生产要素有效配置,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又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两只手”合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五要强化要素保障。长期以来,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这一局面必须尽快扭转,确保要素保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相适应。

五要强化资金保障。乡村振兴是个大战略,真金白银必不可少。要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健全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多元化、多样化金融服务,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要强化用地保障。土地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要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村新增用地保障机制,用好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存量、用好流量、辅以增量,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要强化人才保障。乡村振兴,人才为要。要着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抓好招才引智,着力优化环境,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武汉市推广市民下乡、能人返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极大弥合了城乡人才之间的鸿沟,有力促进了农业转型、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六要强化实干实效。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讲究的是一个“实”字,必须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要持续转变作风。要以“钉钉子”“剥洋葱”“透竹竿”的劲头狠抓落实,将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执行好,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作选择。要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做到工作不挑拣、困难不回避、矛盾不上交,不能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要坚持脚踏实地、吹糠见米,拿出符合规律性、体现针对性、具有实效性的硬措施,不搞形式、不走过场。问题是在一线发现解决的,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