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市上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和体会。主要和大家交流6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大意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此后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一百年彪炳史册,是对中国具有深远意义的一百年。
(一)我们党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探索复兴道路、中国人民获得道路自信的一百年。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方向与解决中国具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探索道路的实践中逐渐积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回望一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出巨大优势,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人类社会发展光明大道,并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二)我们党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创新思想理论、中国人民获得理论自信的一百年。理论就是武器,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指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坚定理论自信的历史。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依旧生机勃勃,真理之树常青。
(三)我们党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确立基本制度、中国人民获得制度自信的一百年。制度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制度自信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不断探索实践、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生动实践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政治智慧和探索创造,激励着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社会主义的幸福路。
(四)我们党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重铸辉煌文化、中国人民获得文化自信的一百年。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自身文化发展进程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革命文化,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大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谱写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使得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获得了空前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百年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准确把握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光辉文献,是一部全面贯通中国共产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恢弘史诗,是一份集中展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成熟自信的政治宣言,是一个科学指引党、国家、民族开创千秋伟业的行动纲领。
(一)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百年大党坚守初心使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伟大政治宣言。讲话以深邃的历史视野,全面回顾了我们党100年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壮阔历程,热情讴歌了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的最恢弘史诗,首次诠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庄严宣示了我们党坚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政治本色,充分彰显了习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领航民族复兴的崇高情怀。
(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百年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伟大理论宣言。讲话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庄严宣示了我们党在新的征程上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心决心,充分彰显了习总书记与时俱进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高度理论自觉。
(三)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百年大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伟大行动宣言。讲话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用“九个必须”深刻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大问题,充分宣示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雄心壮志,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充分彰显了习总书记统揽全局、擘画未来的政治担当。
第三,准确把握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以豪迈的自信、激昂的壮志,庄严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郑重宣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坚定决心,深刻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向全体党员发出了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未来,贯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坚定沿着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的方向砥砺奋进开创未来。
(一)要深入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的比较中,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意义,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充满信心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继续努力。
(二)要深入领会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理解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理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深刻理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深刻理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深刻理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深刻理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更好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激发动力。
(三)要深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习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的鲜明政治品格,更好地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四)要深入领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七一”重要讲话围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鲜明提出“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这“九个必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必将激励全党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五)要深入领会习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体党员发出的伟大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第四,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最突出的就是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但总体上机遇大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