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1-11-16 15

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昨天下午和今天早上的访谈,各县(市)委书记和市内旅游企业在直播间介绍了各自旅游发展情况及下一步发展的思路。从大家的交流中可以看到,各县(市)和旅游企业在旅游发展上经验很多,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转化为推进旅游改革发展的具体举措。一会儿,X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提要求,我们要一起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旅游业发展讲两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研究问题,清醒认识X旅游业面临的形势

今年是我市旅游“九大工程”实施的最后一年。三年来,全市深入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打造区域旅游综合目的地为目标,加快旅游提质升级,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旅游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全市国内过夜游客从X年的X万人次增加到X年的X万人次,年均增长X%,入境过夜游客从X年的X万人次增加到X年的X万人次,年均增长X%。旅游综合指数在全省从X年的第五位提升到X年的第四位;今年上半年,文化旅游业综合评价指数位居全省第三。二是旅游景区提质增效。A级以上旅游景区从X年底的X个增加到目前的X个(含正在公示),其中,5A级以上景区X个(含正在公示)。X市、X县成功入选“X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市”。三是配套设施大为改善。截至目前,全市住宿设施床位近X万个。四星级以上酒店从X年X家增加到目前的X家(五星级酒店X家、四星级酒店X家),排全省前列;高端精品民宿从零增加到目前的X家。旅行社(独立社)从X年底的X家增加到目前的X家。四是产业融合持续推进。坚持以“季季有主题、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天天有健身”为抓手,持续举办“好花红”文化旅游季活动,成功举办亚洲杯·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等重要赛事,引入一批热播影视剧在X取景拍摄,不断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娱乐业企业X家,位居全省第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全市旅游景区业态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特色化挖掘不够以及运营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比如,瓮安古邑旅游区、惠水好花红旅游区如何发挥良好效益,还需要深入研究推动。二是全市旅游业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产业链条不长,休闲度假温泉、度假酒店、旅居村寨等康养、体验产品较少,供给不足,“+旅游”这篇大文章做得不够,统筹还不到位。三是全市大多数景区仍以政府主导为主,不善于谋划和经营,产出账算的还不够,造成了一些烂尾项目、僵尸项目。四是旅游营销不够精准高效,大多还停留在传统营销推介模式,利用新媒体宣传营销还有差距,客源地、目标市场定位还不够精准,特别是在细分目标市场和客群市场上做得还不够。同时,市级和县(市)各自为战的多,没有完全形成合力。

虽然,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业受到剧烈冲击,产业发展较为艰难,但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复苏,旅游业必将大有可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从趋势看,旅游已经由过去少数人奢侈的“X族旅游时代”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前景光明。从世界看,短期全球旅游业受到一定影响,但近几年全球旅游产业的年均增长率X%左右,发展势头较好。从国内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吃穿用”向“住行游”升级。“十四五”时期,旅游需求将持续呈现“刚性需求”的特征。在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全民旅游时代,我们一定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稳扎稳打,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二、加快转型,有序升级,推动后疫情时代X旅游业重整行装再出发

立足X旅游发展实际,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后疫情时代特点,着力推动旅游产业实现“五个转变”。

(一)从各自为战向顶层谋划转变,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一要强化市级统筹,对内杜绝同质化竞争。要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一圈两带”全域旅游空间布局,X市要乘“绿博会”之势,以绿博园为“推手”,整合用好自然生态、影视基地、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加快完善旅游设施配套,早日建成X市南部旅游集散中心;南部要打造以X、平塘、独山、三都、罗甸为主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带;北部要打造以瓮安、龙里、X定、福泉、惠水、长顺为主的环X阳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带。在旅游项目建设上,各县(市)要高度警惕同质化竞争的问题,避免旅游景区过于分散和旅游产品雷同;市级旅游部门要在旅游产业规划、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统筹,实现全市“一盘棋”。在旅游线路开发上,要立足区域内整体旅游资源,加强各县(市)之间的对接交流,加强景区联合、线路融合和企业整合,策划、开发、推出一批以“X过夜游”为基本形式的精品旅游路线产品,吸引游客、留住游客。二要发挥X优势,对外力求差异化发展。要树立“抱团发展、开放协作、互利共赢”的理念,跳出X来谋划旅游产业发展,在加强区域合作中扬长避短,用我们的长处去与X阳、遵义、安顺、黔东南等周边旅游目的地互补,用我们的优势去吸引周边地区群众和游客向X聚集。比如,我们可以用天文科普、世遗风光去对接黔东南的民族文化旅游,用环X阳的区位优势和乡村旅游资源去吸引X阳市民。如果我们在民族文化旅游上正面与黔东南竞争,肯定是费力不讨好。同时,要充分利用航空机场、高铁等快速交通优势,用好各类旅游联盟平台,建立利益链接机制,推进飞地旅游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共赢。三要聚焦目标定位,整合资源集中打造。要围绕打造综合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定位,依托现有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以市场为主导,以资源为纽带,以长期效益为出发点,统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重点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景区做大做强,将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杜绝撒“胡椒面”,力争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有收益、都见实效。

(二)从观光性单一型向体验性复合型转变,塑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一要推动研学旅游成势。要加强研学与天文旅游、科技旅游、地质旅游的融合力度,构建X市研学旅游产品体系。鼓励各景区发展研学旅游产品,完善研学旅游服务配套建设,推动全市“旅游+教育”融合,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将X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研学旅行目的地。今明两年,要重点以“中国天眼”为核心,串联打造惠水-罗甸-平塘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推动国际天文科技研学旅游基地建设。力争每年新创建X个全省十佳研学旅游基地,每个县市创建X-X个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基地。二要推动乡村旅游升级。以乡村旅游度假区功能完善、提质扩容为抓手,结合乡村振兴打造一批景观村落、景观廊道,提升既有景点品质,增加乡村旅游产品,吸引目标游客群体,提高乡村旅游综合效益。今明两年,每个县(市)每年至少新打造X个乡村旅游景点,创建一批星级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点。三要推动文化旅游提质。推动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博物馆对外开放,提高使用效益。合理适度发展演艺、灯光秀、“深夜食堂”等夜间经济,吸引外来游客到城市消费。要培育一批文旅融合示范园区,推动传统技艺、传统美食、表演艺术等项目在园区聚集转化,支持市内重点文化旅游园区,创建国家级示范园区(基地)。要依托红军在X的主要行进线路,以红军历史事件为主脉,串联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带,推动长征文化园建设。四要推动康养旅游提速。要加大康养企业的招引力度,推出一批康养度假区,大力开发一批文化康养型、生态康养型、度假产业型和体育文化型等康养度假产品,形成产业发展的品牌效应和集群效应。今明两年,力争每年新创建X个全省十大康养旅游基地。

(三)从重基础设施向重产业配套转变,发展更具引爆力的旅游业态。通过这些年的发展,硬件已经不再是我市的劣势,甚至比周边更优,但对旅游来说,吃、购、娱等短板还比较突出,服务配套仍然薄弱,必须重点解决。一要打造X味道,解决吃的问题。从周边省市来看,比如长沙臭豆腐、柳市螺蛳粉等,名气很高;省内的X阳丝娃娃、凯里酸汤鱼等,也是名声在外,成为游客必吃不可的名菜、名小吃。我们X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食品,但挖掘不够、名气不足。各县(市)要立足当地资源,挖掘民族饮食特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