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经验交流会议上的发言
2021-12-11 21

市长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经验交流会议上的发言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XX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推进情况作简要发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当头炮”,实现XX万人搬迁进城,带动城镇化率增长X个百分点。我们围绕“稳得住、能致富”这个目标,创新“12345”工作举措,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努力让搬迁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一、建好“一本台账”,确保“户户见”普查底数精准。脱贫攻坚任务结束后,我市及时安排易地扶贫搬迁“户户见”排查工作,组织市督战队员及市直部门业务骨干XX余人,围绕政策落实、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搬迁入住及拆旧复垦复绿、就业培训、教育保障、医疗保障、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社区组织保障及治理等9个方面,对全市XX万户XX万搬迁群众开展“户户见”普查工作。对发现的疑似问题,逐一建好工作台账,全面整改完成。在“户户见”工作基础上,制定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实施方案,将后续扶持工作与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让搬迁群众既住上新房子,又过上好日子。

二、聚焦“两个重点”,全面提升稳定就业质量。一个重点就是抓就业培训我们在安置区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XX个,实现了全覆盖。以户为单位,全面开展“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定培”,加大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力度,为搬迁劳动力兑现就业补助资金XX万元,惠及XX万人次。今年以来,全市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技能培训XX万人次,培训后初次就业率为XX%,有XX万人实现了稳定就业。另一个重点就是扩就业渠道全力抓好就近就业,我们通过大力发展十大工业产业、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创造了一大批就业岗位。我们建立了搬迁群众就业联络机制,在安置区组建劳务工作队,明确专人负责服务搬迁群众就业,目前有X万搬迁群众在市内产业园区、林下基地、农业坝区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对有意向外出就业的搬迁群众,我们加强劳务输出对接,今年以来已组织XX名搬迁群众到广东、浙江、福建等省份就业。此外,我们还加强政策统筹,整合开发了保洁员、楼管员、信息员等各类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XX人。通过抓实就业各项工作,实现了有劳动力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的目标。

三、盘活“三大资源”,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一是抓优质资产变现我们结合实际“一区一策”制定门店出租方案,全市XX个集中安置区有商铺面积XX万平方米,目前已租赁了XX%,租金年收益达XX万元,带动搬迁群众发展商贸就业XX人。二是盘活闲置资产。对安置区闲置商铺和地下停车场进行优化提升,转变用途,提升效益。比如,我们探索发展“社区工厂”,将安置区地下停车场用于发展食用菌等产业,达到了基础设施投入少、管理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目标。三是激活人力资源。安置区留守妇女较多,外出就业意向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大力发展扶贫车间和扶贫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在安置区建设XX多家刺绣、制衣、电子元件等扶贫车间,解决500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问题,月平均工资达2000元以上,让她们既可以照顾家,又能得到稳定收入,群众对此十分满意。

四、完善“四个功能”,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服务。聚焦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我们持续完善安置点硬件和软件条件,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城镇生活。一是全面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建(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配套教育项目XX所,新增学位XX万个。卫生室、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每个安置区基本上都建成了图书室、乡愁馆、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综治中心、红白喜事场所,所有安置点均设有平价超市,安置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二是全面加强社区治理坚持党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各项工作的领导,我们在XX个一万人以上安置区都设立了街道办事处,成立社区党组织XX个,社区居委会XX个。并把安置区中的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等充实到社区组织上来,切实提升社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构建了“居委会—网格—楼栋”的服务管理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达到了每50户至少配备一名网格员,确保有人服务、服务到位。三是全面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我们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法治示范创建“四先六同”法治保障工程,深入开展安置区安全隐患和社会矛盾“双排”工作,健全“三调联动”机制,切实将矛盾纠纷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用好新市民夜校等平台,积极开展“新市民·追梦桥”等活动,切实强化感恩教育、市民教育和法制教育,让搬迁群众尽快在思想观念上融入城镇。四是全面做好社会保障服务我们及时推进部门政策衔接和信息共享,按照“群众自愿选择”的原则,全面完成了相关社会保障转移接续工作。对搬迁群众中符合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条件的特殊困难群众及时给予救助,并加强低保动态管理,落实低保渐退机制,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助尽助”。

五、建立“五项机制”,全面完成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我们坚持把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作为后扶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保障搬迁群众的合法权益,解开群众心结,打消群众后顾之忧。全市XX万套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已全面完成不动产登记,产权证已发放到户XX%。一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及时组织市县两级自然资源、生态移民、税务等部门,联合制定工作方案,统一政策口径,明确时间节点,细化工作举措,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了产权证办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建立税收减免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