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社会大救助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致辞
2021-12-16 11

 在全市社会大救助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致辞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通报我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工作情况,部署安排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推进全市社会大救助体系持断提高完善,全力打造全国民生工作品牌。接下来,就今后一项期间全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推动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当好社会大救助工作的职责感与使命感

  大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试点单位与基层干部狠抓落实,各种工作任务顺利推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一致认同。

  (一)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建成,是落实上级一系列政策要求的集中体现。党的XX全会提出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要求。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加、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的任务目标。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x省贯彻〈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若干措施》,提出用2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对照上级要求,我市社会大救助核心理念与工作模式完全符合上级精神,实现了困难群众应得救助及时全面享受,真正构建起掌握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二)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建成,是增强民生保障、改进民生能力的集中体现。保障与改进民生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的具体体现。社会保障是一项大的概念,宏观来讲,主要指政府层面的保障政策,包括保险、救助与福利。保险和劳动贡献密切有关,福利是面向特定人群,而救助扮演的是补差的角色,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改进民生的关键,其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命质量,让广大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三类保障政策的性质来看,只能从救助入手,通过建立社会大救助体系,整合各方面救助资源,解决贫困问题。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建成运行,正是基于对三类保障政策的综合分析,充分发挥了救助的补差功能,达到了保障与改进民生的根本目的。

  (三)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建成,是服务发展大局、推动改革攻坚的集中体现。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x,离不开发展的高质量,更离不开民生的强保障。抓民生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特别人群。社会救助面对的服务对象,就是最需要关心的人群。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是保障特别困难群体权益的长效措施,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底线保障措施。另外,省里今年流程再造攻坚行动提出了“1+12”的内容,我市在省里的基础上,提出“1+14”的内容,特殊把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纳入流程再造攻坚。我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要严格落实xx书记在动员大会上提出的乡镇审批是常态,县级审批是例外的要求,紧密结合流程再造改革攻坚任务,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优化简化审批流程,增进救助事项协同办理,提升救助精准度与高效性,推进社会救助申办便捷化、常规化,真正做到便民利民、应助尽助。

  二、把握工作着重,全力开创全市社会大救助工作新局面

  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建成运行,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奋力,饱含着大家的心血与汗水。市工作专班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表率示范作用,6个工作组的全体同志不分昼夜、忘我工作,推进了全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工作有序高效运转。各县市区第一时间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布局网点建设,配齐配强队伍,保证了全市上下一心、同频共振。市直相关部门结合单位职能,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推进了各种工作的落实落地。在这里,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

  目前,社会大救助体系已正式运行,但体制机制的建成,只是搭建起掌握决贫困问题的一项平台,要让这个平台真正发挥好作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各级各部门要着重围绕“1335”开展工作,始终聚焦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一项目标,统筹完善社会救助政策、统筹衔接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政策、统筹组织社会力量三个统筹,深化相对贫困人口进取发现机制、政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救助保障机制、适应相对贫困人口多层次需要的动力提高机制三大机制,加强制度、平台、网点、队伍与保障五大体系,对现有工作再一次全面梳理,查漏补缺、持续改善,争取利用两个月的时间,着重抓好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完善提高,夯实x大救助全国民生工作品牌的厚重度。

  (一)完善提高政策统筹力度。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对各类救助政策、各类社会福利与保险政策以及各项社会力量进行统筹完善、整合衔接,对各种政策进行流程再造。在完善三个统筹基础上,着重当好以下三点:一要深化流程再造。前期时间,各级各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要求,有效开展了社会大救助流程再造工作。但从现实效果看,流程再造不到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希望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抓紧调整工作思路,充分认识流程再造既是放管服的一个改革,也是一个完善本单位本系统救助流程政策的机遇,是规范政策落实、规避问责风险的有利时机。大家务必要根据减不可减、放无可放乡镇审批是常态、县以上审批是例外的原则,尽量缩短审核时间,减少申报材料,下放审核权限。二要推动政策的完善创新。要结合上级文件要求,从困难群众的需求与保障出发,从政策保障、社会补充、物质+服务救助多层次分析,查补政策缺失、不足与漏洞,及时健全完善,不断夯实体系运行的政策基础。三要将救助政策落实及时纳入大救助平台。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市工作专班将部门救助政策措施及时纳入平台运行。在这里再明确一下,所有救助政策必须无条件纳入大救助运行平台,所有福利政策本着自愿的原则纳入运行平台,所有福利与保险政策数据必须实现和大救助平台的实时对接、互通共享。市里已经制定政策,从xx日起,各种政府性救助资金全部纳入大救助平台统一出单,从如今到2020年年底作为调试期,从202111日起,所有政策性救助资金不通过大救助平台出单的,各级财政部门不予资金拨付。

  (二)完善提高工作体系建设。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基础支撑是制度、平台、网点、队伍与保障五大体系。这五大体系是器之底座、车之底盘、楼之桩基。一要持续推进制度体系的构建、完善与提高。大救助的制度体系从类别上看有五大类,即救助政策、福利政策、保障政策、动员社会力量的政策与大救助运行政策体系。这五大政策体系的统筹、衔接、融合是大救助体系的根本,这既是一项需要长期奋力长效推进的工作,也是迫在眉睫需要从当下做起的工作。希望各级各部门对照自身现实,从最紧迫最需要的事情入手,推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今天的会议上,提交了三个政策性文件供大家讨论,希望会后按时限要求提报意见。二要推动平台体系的健康运行。目前,大救助一网三平台已建成运行,当前保障平台的健康运行是关键。这次建设的x大救助新平台,核心内涵是依托大数据、运用云计算技术构建起的新体制。因此,数据是平台健康运行的关键与根本。从前段时间看,各级各部门克服困难,静态数据已全部提供到位,下一步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动态数据的实时共享,只有这样,贫困人口进取识别、政策找人实时预警才能准确及时。希望各级各部门抓紧行动、进取作为,和大救助工作专班及时对接,实现动态数据实时共享。三要扎实建好市县乡村工作网点。当前各级工作网点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就网点建设,市工作专班已下发了引领意见,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市县建中心、乡镇(街道)建工作站、村(社区)建服务站的要求,把网点体系建设好。按照了解的数据,全市已建成市县中心网点x个,乡镇工作站x个,村(社区)服务站x个。这些网点建设质量怎么样?是不是符合要求?请同志们先仔细的梳理查摆一下,自我论述、完善提高。四要确保工作队伍体系的完备与高效服务。当前,市县大救助中心基本都配备了工作人员,下一步的工作着重是在工作专班继续发挥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市县专班制中心制的改变,让大救助中心逐步全面接手工作,真正运转起来。五要不断健全完善保障体系。各县市区要严格贯彻执行《社会救助资金实施意见》的各种要求,结合本地现实出台贯彻落实意见,确保年底前实现救助工程资金全部在平台内发放。要当好和民生资金监管平台的对接,及时公开发布社会救助信息。要对接好x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失信惩戒数据库,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要真正发挥社会大救助监督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对各级各部门工作成效给予客观公正评价,真正起到奖优罚劣的鞭策效果。

  (三)完善提高机制核心功能。三大机制是构建起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核心功能,也是下一步工作的着重重心。一要完善提高相对贫困人口进取发现识别机制。社会大救助体系的最大特色在于对困难群众的进取发现与进取救助,这一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数据的完整以及实时动态更新。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工作专班的工作,及时提供有关数据,并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更新维护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平台的进取发现与进取救助作用。二要完善提高救助保障机制。各县市区要建立特殊困难群众一事一议制度,在强化政府和社会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