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长在创建省信用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22-01-01 18

县市区长在创建省信用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对创建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明确任务,齐心协力,狠抓落实,确保省信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圆满成功。

刚才,xx同志宣读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要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认领创建工作任务,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创建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创建信用示范城市的重要意义

第一,创建信用示范城市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客观需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XX多次强调,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公开与共享。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通过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建设、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刘家义书记也要求,要像爱惜眼睛一样,珍惜山东人诚实守信的好口碑,让诚信者一路绿灯,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精准把握、深刻理解,切实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抓在手里、落到实处。

第二,创建信用示范城市是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举措。人无信不立、政府无信不公、社会无信则乱。对于一个城市来讲,信用示范城市是城市的标杆和名片,体现着一个地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6年,我省开展了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济南、济宁、诸城、寿光等8市(县、区)创建为首批示范城市。今年3月,全省启动了第二批省信用示范城市创建,拟从国家综合信用监测排名前列的城市中评选8-10个工作成效显著的城市,命名为第二批示范城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把握机遇,加大创建工作力度,确保把这块“金招牌”争到手。

第三,创建信用示范城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我们去南方先进地市考察学习,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的经济得以持续高速发展,很重要一个因素就是政府、企业、民间行业组织持续不断地加强信用建设。当前区域竞争的重点,已从过去资源、区位等“硬要素”的竞争,转向生态环境、服务环境、产业环境、人力环境、信用环境等“软环境”的竞争,特别是信用环境等“软资产”已经成为吸引投资的核心要素。我们只有牢固树立诚信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环境,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和高端人才来到xx县,为我市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全面加快“信用xx县”建设,建成了xx县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开通了“信用xx县”网站,“信用监管让xx县农产品漂洋过海”案例获“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奖;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告知承诺”信用创新应用案例入选全省典型案例汇编,在国家城市信用监测综合排名中,我市位列全国X个县级市前X名。

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信用体系建设与创建信用示范城市标准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整体社会信用意识不强,信用应用缺乏创新,部门协同配合不够,推广宣传形式单一,等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与先进县市相比,青州、新泰、莱西、海阳等市连续位居全国县级市信用综合监测前20名,创建工作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认清形势,把创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直面问题、创新举措、加压奋进,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

二、着眼实效,突出重点,全面提升信用示范城市创建水平

要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进一步创新思路举措,以创促建、以创提质、以创争优,重点把握好四个环节。

一要加快数据共建共享。信用数据不足是制约我市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短板。从目前情况看,全市信用信息平台仅归集信息400万条,不足诸城等先进县市的一半(诸城市信用平台已归集1000万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数据归集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任务分工,迅速行动起来,力争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我市的数据数量。发改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快完善“一网三库一平台”(一网:“信用xx县”网站,三库:企业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非企业法人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一平台: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确保信用信息收集和整合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要加强部门间协作联动,加快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互联网+监管”系统、“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数据的互联互通,逐步形成信用信息“一张网”。特别是具有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职能的部门、单位,要将“双公示”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自做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并同步报送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二要创新拓展信用应用。信用信息应用是信息采集的主要目的,也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行政审批、商务、文旅、交通运输、农业农村、金融监管等部门要结合职能分工和我市实际,在购物消费、乡村旅游、优质安全农产品、银行贷款、交通出行等领域,积极拓展多元化信用应用场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