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2022-01-09 11

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全国各地“小火亡人”现象频发,各地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和对“九小场所”、出租屋业主等开展的消防宣传教育从未间断,但未能从源头上得到解决。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宣传教育工作流于形式,群众消防安全知识不足,自救技能差。因此,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对于防范火灾隐患、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至关重要,而建立科学有效的消防宣传教育体系是其中的关键所在。现行《消防法》对消防宣传教育进行了专门规定,确立了多方主体的消防宣传教育义务。调研发现,各地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明显短板,亟待优化完善。

一、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

各地对于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较为重视,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消防救援机构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格局基本形成。《消防法》第6条、第53条确立了多元主体的消防宣传教育义务,调研发现,在实际工作中,法律规定的各类主体均能在各自领域发挥部分教育宣传作用。从各地消防宣传教育的实践来看,都是消防救援机构发挥主导作用,作为消防宣传教育主力军,其他主体利用自身优势参与消防教育宣传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媒体合作、教育渗透、全民参与”的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格局。

第二,消防宣传教育投入基本能够保障。各地在消防宣传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投入:一是消防宣传教育资金投入,比如XX市每年投入消防宣传教育资金近X亿元,其他地方也在消防宣传教育方面有一定资金投入;二是部分地方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如XX省XX市2020年建立了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先后接待各类群众XXX余人,取得良好效果;三是消防教育宣传人员投入,部分地方设立了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岗位,确保消防宣传教育专职化和专业化。

第三,消防宣传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呈现多样化。各地积极创新消防宣传教育的方式和形式。一是部分地方借助新媒体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如XX市打造了“一抖一快两微三端四号”的新媒体宣传矩阵,借助新媒体加强消防宣传教育。二是部分地方尝试体验式消防宣传教育方式,借助火灾事故展开现场教学,提高群众对火灾隐患的切身感受。消防宣传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提升受众兴趣,提高宣传教育效果。

二、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虽然各地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但仍然不少存在问题和短板,制约了消防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第一,消防宣传教育“形式化”。部分地方缺乏对消防宣传教育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将其视为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导致消防宣传教育存在“走过场”“形式化”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义务主体缺乏宣传的主动性;部分义务主体只关注宣传教育任务的完成,缺少对效果的反馈和总结;部分义务主体将消防宣传视为辅助,并未意识到消防教育宣传与应急救援同等重要。消防宣传教育的形式化,不仅无法起到应有效果,还浪费了人力物力。

第二,消防宣传教育“理念化”。当前的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存在“重理念、轻技能”“重警示、轻方法”“重宣传、轻教育”的误区。具体表现为各地将宣传教育的重点放在火灾危害的警示和火灾事故及应急救援事迹的宣传报道上,对火灾隐患的识别、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的技能、消防产品质量把关等知识则缺乏足够的教育培训,这是导致大量“小火亡人”事故和安全隐患频发的重要原因。

第三,消防宣传教育“同质化”。各地虽然尝试与新媒体结合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在形式上有一定创新,但内容上仍然高度同质化,即每次宣传的内容几乎相同,缺乏实质创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相关义务主体对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轻视和误解。高度同质化的内容,缺乏创新的宣传教育材料,都无法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效果自然无法保证。

第四,消防宣传教育“专业化”。部分地方的消防宣传教育过分追求“专业化”,惯用专业术语、专业图表,导致教育培训不接地气,不适合中小学生和普通公众的需要。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简单易懂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专业术语和知识既不实用,也不好理解,也影响宣传教育的效果。

第五,消防宣传教育“保障差”。虽然各地在消防宣传教育方面做了一定投入,但突出的问题在于,各地宣传教育经费投入差异较大。一是消防宣传教育投入主要受制于当地政府和领导的重视程度,缺乏刚性保障,领导重视则经费投入相对充足,领导不重视则经费投入不足。二是部分地方反映消防宣传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还有些地方消防宣传教育基础设施欠缺,消防教育宣传缺乏有力依托。

三、健全优化消防宣传教育机制的几点建议

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开启新时期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健全《消防法》中的宣传教育制度。现行《消防法》只在原则上规定了各主体的消防宣传教育义务,对于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程度、激励和惩戒机制等均未作详细规定,这是很多地方的消防宣传教育流于形式、保障不足的重要原因。对此,在将来修订《消防法》时,应当明确规定各义务主体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的具体内容、保障措施、激励与保障机制,并辅之以相应的法律责任,使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真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第二,将消防安全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域外经验来看,包括消防安全在内的公共安全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在我国,虽然消防安全教育已经进校园、入社区,但并未形成成熟稳定科学的教育体系,运动式、过场式的活动仍是目前学校和社区消防宣传教育的主要形态。为了保证消防安全教育取得实效,有必要将其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一是将包括消防教育在内的公共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二是教育部门与当地消防救援机构紧密合作,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具体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