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以XX关于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为引领,紧扣全市“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经济发展实现中高速、城市建设迈上超高层”的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好“规划编制、要素保障、生态建设、资源保护、政务服务”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逐步构建好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一、构建科学高效的规划体系,引领城市建设迈上超高层
1.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目前,X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完成了三调数据梳理分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一致性处理等工作,正按照自然资源部的要求,统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2022年,将紧密衔接十四五规划,统筹考虑全市未来发展诉求,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绘就未来我市融入X、融入X一体化发展经济圈的统领蓝图。
2.完成X湾保护控制线优化调整。大沽河防洪线调整已于2020年11月2日经X省水利厅批复;新修测海岸线方案已获批;X湾保护控制线优化调整工作正同步开展。2022年,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和实事求是、尊重现实的原则,将X湾各条控制线一次性调整到位,实现“多线合一”,并落实到在编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为上合示范区建设释放出发展空间。
3.有序推进控规、专项规划和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控规方面,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组织开展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少海片区、临空经济区核心区、青年水库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进一步完善控规编制体系,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专项规划和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方面,重点开展好《X市国土空间重大交通设施布局规划》《X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专项规划》、《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3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同时,依据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划定的更新单元,采取“量体裁衣”方式,开展规划路打通、支路及街坊路增设、城市功能修补、重要节点片区更新、TOD项目开发建设等方面的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科学有序。
4.做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与X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做好衔接,推动X4个镇完成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时,组织镇街梳理新村村庄规划编制计划,结合村庄规划编制需求,确保城镇开发边界外所有村庄规划应编尽编。
二、全力提供资源要素保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高速
5.做好用地指标保障文章。落实好“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政策,按照“集约节约、从紧把握、鼓励用好存量”的原则,积极推行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通过在里岔镇、洋河镇、铺集镇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土地整治项目,深入挖潜用地指标,围绕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统筹好用地计划安排,健全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管理,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好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区域以及临空南部商务区、海尔空调等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同时,全面加强计划执行目标绩效考核评估,推动精细化和全流程管理,发挥好计划对自然资源利用总量、方向、结构、效益等的调控作用。
5.做好土地储备供应文章。制定详实可行的土地储备出让计划,对预期产出效益高的土地,按照“应收尽收、能储尽储”的原则,充实到储备库,形成集中连片的储备地块,优先向优质项目投放,推动土地要素向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同时,全面推行帮办代办、容缺受理制,打造并联会审的土地供应新模式,重点做好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区以及新兴产业的供地,确保好项目来之能落、落之能开工。
6.做好高效集约文章。贯彻落实“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理念,在地下,严格执行《X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和控制要求,对未规划利用地下空间特别是学校操场、广场等公建项目,一律要求增设地下空间利用方面的设计,全面提升地下空间利用效率;在地上,严格执行容积率1.5以上、新建厂房不低于3层等要求,对新增的工业用地除重大项目、民生项目外,一律不予安排用地,倒逼项目高效集约利用土地。同时,积极推行“标准地”供地,建立由固定资产投资、亩均税收、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组成的指标控制体系,凡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一票否决”,以此推动土地由“粗放供给”向“精准配置”转变,全面提高用地强度。
7.做好土地盘活文章。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对全市剩余的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实行“一张图”动态管理,“一地一策”研究解决办法,加速盘活利用,特别是对供而未用的土地,将持续加大处置力度,对于长期不开工的项目依法依规收回土地,让“错配”的资源变“适配”。
三、持续推进城乡绿色建设,助力城市颜值再提升
8.持续推进村庄绿化工作。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绿美并举”的原则,结合乡村生态振兴,持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