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观评价2021年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一个引领、三区带动”的工作思路,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克难攻坚、持续求进,我区经济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2021年,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X亿元,同比增长X%;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亿元,同比增长X%;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X亿元,同比增长X%;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X亿元,同比增长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X亿元,同比增长X%。具体来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持续”:
(一)项目建设持续推进。2021年,全区新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X万元以上项目X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X个。年初确定的X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X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X%。北驰车轮X万套无内胎车轮等X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X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X%。路太高速公路除雪装备、振森木业高密度纤维薄板生产线等X个项目竣工或投产。宏伟实业标准化厂房、裕丰纺织年产X万米高档服装面料生产线等X个续建项目加快实施。华丽纸业年产X万平方米包装制品等X个新开工项目有序推进。全市第三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主会场在我区举办,投资X亿元的中棉集团纺纱及物流园项目成功签约并开工建设。项目的开工或投产,有效拉动了投资增长,缓解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增添了经济发展后劲。
(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克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千方百计组织收入,月均入库X万元,财政收入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X-X月,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比去年同期增收X万元,占年预算X万元的X%,增幅居全市第X位,增幅居全省X个县(市)区第X位,全省X个区中第X位,财政收入目标在全市综合排名第X位。税收收入完成X亿元,占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X%,增长X%(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X万元,占年计划的X%,增长X%;地税部门组织收入X万元,占年计划的X%,增长X%),收入质量居全市第X位。税收收入中,主体税种完成X亿元,占税收收入的X%,增长X%;小税种增势强劲,完成X万元,增长X%。
(三)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服务业总量稳步扩张。X-X月份,服务业完成增加值X亿元,同比增长X%。裕丰公司棉花仓储交易等X个项目进入X年河南省服务业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储备库;曹丞相府景区功能改造提升项目成功进入河南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行列。招商引资势头强劲。积极组织参加第七届豫商大会等大型招商活动,2021年,全区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X个,签约合同金额X亿元,实际到位资金X亿元,完成引资X亿元,占年度目标X%,完成目标比例居全市第X位,履约率达X%、开工率达X%,资金到位率为X%。外贸出口大幅增长。完成外贸出口X亿美元,同比增长X%,占全年目标的X%,出口总额及增速均居全市第X位。
(四)城区建管持续突破。强力实施“和谐征收百日攻坚”活动,通过建立指挥长机制、县级领导分包机制,全区上下合力攻坚、服务项目建设,东关社区、五一路北延、光明路西延等项目拆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今年承担的X个城建重点项目中,龙祥路、许继大道给水管网、X片区弱电入地等X个项目基本完工,完成投资X亿元,占年度计划的X%;X个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启动拆迁X个,完成拆迁X万平方米,占年度计划的X%;X个社区启动安置房建设,其中吴庄社区安置房一期工程已竣工并实现群众入住。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圆满完成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考核。
二、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发展形势
2021年,尽管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密切关注、积极应对。从宏观形势看,经济下滑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过预期,随着国内外需求不足矛盾加剧,沿海地区经济增速回落传导效应逐步显现,全区经济运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形势更加严峻。一是运行态势持续下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市X个百分点,且呈逐月下降趋势,其中X月份比X月份低X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X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全市X个百分点,低于全省X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X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X个百分点。二是投资动力持续减弱。由于经济下行的压力和我区资金、规划、土地等要素制约,导致投资驱动动力不足,全区工业投资增长X%,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X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X%,销售面积同比下降X%。三是财政收支压力持续增大。总量上:禹州市X亿是我们的X倍,长葛市X亿是我们的X倍。增幅上,许昌县X%、鄢陵县X%、长葛市X%,均高于我们X%的增幅。收入上:征收压力巨大,完成全区全年任务还需X亿元,各办事处进度不平衡,X个单位没有达到时序进度。政策上:受个体市场监管户纳税起征点调整和制发企业即征即退政策影响,全区直接税收减收X余万元。近期国务院开会研究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范围,对税收而言也是不利影响,另外,受民生工程、事业单位津补贴等刚性支出和偿债、增资、还贷、城建项目、办公楼建设投入等因素影响,今后几个月我们的支出压力将更加沉重。四是企业困境持续延伸。受需求减弱和成本上升等综合因素影响,企业效益下降。纺织行业整体增速下滑严重,X-X月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仅X%,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X个百分点。部分企业不同程度出现停产现象。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仅X%,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X个百分点,X家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企业中,有X家企业出现负增长。规模以上发制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仅X%,X家发制品企业中有X家企业出现负增长。规模以上纸制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亿元,同比下降X%。再加上企业普遍存在流动资金短缺、原材料不断上涨、用工成本不断提高、企业贷款困难等问题,企业运行更加困难。五是城区建设难题有待进一步破解。受拆迁、招商等难题制约,如北关综合市场、兴华路农贸市场因招商难未完成拆迁影响了按时开工,导致我区第三季度城建重点项目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二。全区部分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启动多年,安置房建设进度明显滞后。
在分析不利因素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积极因素。首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其次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将有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三是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为我们发挥要素成本优势,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难得机遇。四是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省委、省政府实施“稳增长、促转型、保态势”行动计划,为我们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五是随着我区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服务业规划和特色商业区规划的批复,以及X区域的开发,为我们创造了新的发展优势。
总之,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发展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又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树立迎难而上的决心,变困难为挑战,变不利为机遇,自我加压,奋力冲刺,努力夺取全年经济工作的全面胜利。
三、全力以赴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现在已进入2022年,各部门各单位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把工作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人员。坚持持续求进,着力稳增长、着力惠民众、着力保稳定,统筹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
(一)集中精力补短板。要努力完成经济社会预期指标,我们务必集中精力、集中财力,狠抓重点、狠抓项目。各部门、各单位要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对承担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特别是重点工作、主要指标和重要数据,以及财税工作、产业项目和城建项目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招。对完成有一定困难的任务,要逐一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完成;对已完成序时进度的,要自加压力,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力争超额完成。
(二)围绕产业促提升。要紧盯项目的进度,抓牢“牛鼻子”,加快推进年初确定的X个重点项目,确保完成全年投资X亿元。X等尾工项目,要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尽快投产达效;世纪通讯、绿洲大厦等产业项目要细化施工节点,加快施工进度,中棉物流园建设要尽快实现实质开工;X综合商贸城及仓储物流项目、X等前期项目要做深、做细、做实,尽快具备开工条件。产业集聚区要集中力量抓好低效企业整治,抽调财税、市场监管、应急管理、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充实到工作一线,强化部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