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行政审批局坚持以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围绕高效X建设攻势,坚持改革创新,深化流程再造,持续推进审批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深化流程再造,构建政务服务“新格局”
(一)以“生态思维”为基础,打造更加高效精简的审批服务体系
履行好X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职责,全力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和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以全力满足企业群众“进一扇门办舒心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市民中心功能布局,完善管理机制,持续提升X市民中心服务效能;开展“政务服务品质提升年”活动,通过“运行规范管理”“改革提质增效”“服务优化升级”“品质服务护航”四大行动,向企业群众提供流程简约、服务规范、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努力打造政务服务“X品质”;在X个区(市)开展X项审批服务提质增效改革试点,积极培育示范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深入推进水路运输领域审批标准化改革,以国内水路运输业务经营许可为切口,推动出台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许可办理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申报要素,推行标准化审批,助力我市水路运输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以“用户思维”为导向,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办理
以企业群众办成“一整件事”为标准,建立主题式场景化政务服务模式。聚焦企业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和双招双引、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以“接触点最少、申请材料最简、办理时间最短”为原则,将“一整件事”由原来相对独立多个部门串联办理改为同时并联办理,实现“外部流程内部化”。编制集成化“主题式”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企业群众“一次性获取办事信息,一次性找准办理流程,一件事一次办成”。加快推进“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一件事和“政务服务一事全办”场景有关工作。
(三)以“工业互联网思维”为核心,实现政务服务“一体化”管理
借鉴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模式,建设X市一体化智能审批服务平台,整合数据资源,优化系统流程,打造审管无缝衔接、审批过程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探索推进一体化智能审批服务平台与“卡奥斯”平台、X政策通平台的互联互通,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政策查询、业务申办服务。依托X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基于“一号一码”(个人身份证号、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一人(企)一档”数字画像,不断提高审批服务数字化水平。
(四)以“法治思维”为引领,打造更加公平正义的行政审批服务环境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相关要求,定期开展行政许可案卷评查、通报检查结果,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试行首席审批服务官制度,提升审批效能。加强“法务小秘书”队伍建设,确保行政审批合法合规。
二、持续提升审批效能,取得政务服务“新成效”
(一)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丰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利用电子营业执照权威统一、实时更新、不可篡改的特点,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企业登记、公章刻制、涉税服务、社保登记等政务服务和商务领域的应用,力争省内率先实现企业银行账户“无纸化”开户试点。推行电子证照联展联用“一照通”,力争率先实现“证照联展联用”。
二是深化我市住所承诺制改革。修订《X市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建设住所核验系统,通过智能比对功能,自动核验不动产登记数据,推动住所登记制度迭代升级,最大限度杜绝住所虚假登记行为。同时,出台集中办公区登记管理细则,简化入驻集中办公区企业住所登记材料、明确集中办公区管理方义务,进一步强化对“一址多照”登记的风险防控。
三是深入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工作。在全市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扇门”方式分类推进照后减证,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创新创业门槛。
四是为国有企业改制登记制定“一企一策”。从混改、重组、出清等多方面发力,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和动力,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项目落地
一是服务保障“项目落地年”。出台《关于服务“项目落地年”助力重点项目快审批快落地的通知》,推行模拟审批、土石方整理施工许可、重大项目施工许可预审查等服务,建立重点项目顶格协调、帮办代办等机制,服务保障重点项目早开工、早落地。
二是再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市政公用工程和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流程,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实施市政公用审批服务“多审合一、一事全办”,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推行简易低风险项目分阶段验收和重点项目验收指导服务。
三是持续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功能。推行审批全过程电子化,对项目审批环节实行“亮灯”制度,逐步实现系统之外无审批。扩大工程建设类电子证照应用范围,实现电子证照数据100%归集、线上共享、线下亮证和社会化便利应用。
四是推行“清单制”审批。结合主题式、情景式智能应用场景,定制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小型工业等6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建设单位首次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进行项目登记时,智能生成审批事项清单,为建设项目提供“菜单式”服务。
(三)持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一是继续完善和优化X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区一体化信息平台系统功能。以X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区一体化信息平台系统为总抓手,探索推进地铁类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现政府采购全方式“双网双系统”融合,提升政府采购效率。扩大远程异地评标范围,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开发手机端程序,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掌上开标”。推行公共资源交易智慧协同监管,在电子招标投标行政监督系统中部署风险预警、流程追溯、异常行为监测等功能模块,提升对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甄别和发现能力。
二是加快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结合《X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招标代理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X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标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招标代理机构及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人的信用管理,加快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设。
三是全面推行电子化、智能化、标准化“三化融合”工程交易新模式。搭建BIM技术应用交易平台,推进BIM技术与招标投标相融合。深化智能交易应用,扩展智慧评审范围,完善智能小秘书功能。
四是按照应进必进原则,结合《X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2020年版)》及我市实际,起草《X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2022年版)》,进一步扩展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类别,规范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秩序。
(四)完善商业协会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促进商会协会健康发展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