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依靠新的伟大斗争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在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提出我们党的伟大斗争精神,并提出了新时代全党同志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时代要求。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对于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基因。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全部矛盾的基础。矛盾双方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对立的斗争”。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的结合,造就了万事万物的运动与发展。没有矛盾和斗争,就没有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了实现远大目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选择。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列宁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并且认为“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毛泽东强调:“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来看,无产阶级政党始终遵循矛盾和斗争的基本原理,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体,把人民的需要状况与人民需要的满足状况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围绕解决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或者同一历史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所呈现出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伟大斗争。这些前赴后继的伟大斗争,本质上都是为了有效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和人类的大同。因此,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基因。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近代中华民族无尽的苦难催生和激发了中华儿女挽救民族危亡、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连绵不断的各种斗争。在各种斗争方案都不能解决中华民族悲惨命运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在总结前人各种斗争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斗争的学说特别是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启了具有中国共产党自身特色的伟大斗争实践。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伟大斗争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历史,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发扬伟大的斗争精神,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基础上,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伟大斗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