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精彩范文中,学习人物宣传报道怎么写
(文章来源于网络)
“多帮群众做些事,我心里踏实”
9月18日,在常德市武陵区扫黑办,从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抽调来的欧波在忙着整理资料。记者采访他时,翻看了5本他在武陵区和安乡县基层司法所的工作笔记,上面记载着他帮群众做的一些事。他说:“多帮群众做些事,我心里踏实。”
今年45岁的欧波于2002年底考入安乡县司法局,被分到芦林铺司法所工作。为尽快打开局面,学财税专业的欧波边工作边学习法律,并印发工作联系卡,沿芦林铺码头发放。当地一商户以为他是作秀,当场撕了联系卡。这让欧波更加坚定信念:“要获得大家认可,一定要多为大家分忧解难。”
当地一村民长期在外务工,夫妻因两地分居而闹起了离婚。家人通过联系卡找到欧波。欧波租摩托车,5次到其家中调解。最终两人还是离婚了,但在欧波的调解下,双方对小孩抚养、老人赡养、财产分割等方面做了妥善处理,没有留下后患。
2003年至2004年,是农村土地纠纷发生较多的时段。土地纠纷涉及群众根本利益,很难调解。欧波带着调解文书和公章四处跑,最多的一天调解了3起土地纠纷。安德乡有一户村民租了一块地种棉花,土地“主人”却改了主意,擅自把地租给第三方,于是三方起了冲突。欧波调解时,有一方出言不逊威胁他。欧波没有畏惧,摆事实、讲法律、谈后果,反复磨了三四轮,最终保
护了受损方的合法权益。
欧波始终把群众的诉求放在心中,努力维护群众正当利益。安乡县安裕乡有一块四五十亩的水面,由外乡人齐某夫妇承包。在合同没有到期、也没有协商的情况下,由村里转租他人。“我们不能牺牲养殖户的利益。”面对乡村两级支持第三方承包的压力,欧波立场鲜明,他前后一个多月奔走于乡村和养殖户家里,让齐某夫妇得以按合同继续承包。
2010年,武陵工业园一个薯片生产企业与津市白衣镇荷花村签订了马铃薯收购协议,后来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以马铃薯不合格为由拒收,引发跨区域涉农纠纷。欧波冒着大雪,经过两天沟通,使该企业拿出3万元,弥补了农户的损失。
在基层工作这些年,欧波平均每年调解纠纷100件左右,签订书面调解协议40多份。他总结的调解“三步法”——普法宣传、向纠纷双方发放告知书、司法调解,在常德市司法系统推广。2011年后,欧波在武陵区司法局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在册矫正对象有200多人,没有一人脱管漏管。在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工作期间,他每年受理申请200多件,没有出现一起投诉,多次受到省、市、区有关部门表彰,被评为“湖南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
“绿色卫士”张建伟
拍摄湘江,记录湘江,是我们的责任。
人生在世,一定要为社会、为国家做点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保护湘江了,这是我们志愿者
共同努力的成果。
“东八线有垃圾焚烧!”5月2日下午,在环保微信群里,张建伟发送了这样一条信息。长沙县环保局执法人员立刻反应,赶到现场阻止了垃圾焚烧。
张建伟,湖南省绿色卫士捞刀河大队队长、长沙市雨花区洞见公益文化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从事公益事业多年。先后参与湘江、浏阳河、捞刀河全流域环保漂流等活动,被称为“绿色卫士”。
作为保护湘江“绿色卫士”的一员,张建伟最常动用的“武器”就是他手中的无人机。“用无人机巡逻可以更加快捷地发现污染源,让志愿者、执法者能及时地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2012年,张建伟购进第一架无人机,开始在湘江边巡逻,监控秸秆焚烧、企业污水排放。“我手中这架无人机,已经是第14架了。”他笑着说。
2011年,张建伟参与湘江全流域环保漂流与调研;随后几年时间里,他分别参与策划执行了“湘江全流域环保漂流”“浏
阳河全流域环保漂流”“捞刀河全流域环保漂流与调研”。
调研过程中,张建伟用相机记录上万张照片,发放宣传资料超过3万份,被各级政府采用的视频线索上千条。“仅2017年‘捞刀河全流域环保漂流与调研’,我拍摄的素材就有500多G。”他细数着,“这几年下来,素材都有上千G了。”
“拍摄湘江,记录湘江,是我们的责任。”张建伟告诉笔者:“人生在世,一定要为社会、为国家做点什么。”
2013年11月,湖南启动“绿色卫士”行动计划,将其作为湖南省“一号重点工程”——湘江保护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全省湘江流域400多名志愿者分布在湘、资、沅、澧、洞庭湖“一湖四水”,“绿色卫士”环保志愿行动将延伸拓展到全省14个市州。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保护湘江了,这是我们志愿者共同努力的成果。”张建伟一边观察手机中无人机拍摄到的图像,一边巡视捞刀河边上的污染情况,“对我而言,生命不息,则环保不止。”
“环保达人”张运和
几年时间,张运和足迹遍及长沙一江八河,累计徒步700多公里,拍照2万余张,走访企业100余家,与当地居民座谈200余人次,最终拿出3份总计3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并向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寄送建言信30多封
5月23日清晨,没有舞台、灯光、掌声,几张桌子一围,“绿色营”废旧物资再生利用作品比武大赛,在岳麓区银盆岭街道银星社区的空地上开锣。废旧扑克牌变成花瓶,塑料汽水瓶扎成扫把……100多件作品,参赛者和市民围着桌子边看新鲜边投票。
可别小看这场简单的比赛,作为发起者,即便有着33年环保活动经验的张运和,也筹备了好几天——在群发给参赛者的信息中,他甚至不忘提醒:记得自带手帕和茶水,不要使用矿泉水
和一次性用品!
全家人均拥有10条手帕,每人都属典型的“手帕族”,30多年坚持用竹篮和布袋买菜购物,冲厕、拖地用水90%来自洗衣、洗菜的水,住酒店从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至今不买车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在不少人眼里,张运和一家人的环保行动可谓到了“苛刻”的地步,但正是在他的身体力行和推广下,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开始积极践行环保。
今年64岁的张运和是浏阳人,来长沙之前,他以看似“笨
拙”的方式——徒步浏阳河与支流数百公里实地调研,拿出了生态环境调研报告与治理对策。
5年前,他来到长沙。湘江长沙流域及圭塘河、龙王港、靳江河等流域均留下了他的调研足迹。“为了搞清污染源,二级支流也不能放过,有时一天徒步20多公里。”几年时间,张运和足迹遍及长沙一江八河,累计徒步700多公里,拍照2万余张,走访企业100余家,与当地居民座谈200余人次,最终拿出3份总计3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并向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寄送建言信
30多封。
刚来长沙那会儿,张运和人生地不熟,如何宣传环保?“我自掏腰包6000元制作了可折叠的宣传板,足足60块,每次都是和老伴一起扛着去学校、社区、公共场所。”回想起当年的“笨”办法,张运和憨笑,“宣传板展出了七八十场,观展人数破万,6000元花得值!”为了宣传环保,他还自费印发了400多万份资料宣传环保,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总计超过8万小时。
为发动大家拒食野生动物,张运和采取了实名签名的承诺形
式,目前累计4万余人签名承诺不再吃野生动物。“记得一次在湘江边搞宣传活动,两个陌生女孩突然跟我打招呼说认识我,还感谢我让她们不再吃野生动物,让我十分惊喜。”
由于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不如从前,他找到了更加适合自己的宣传方式,精心制作了8个主题PPT课件。近3年来,他主讲的环保课超过300场,2万余人次听过这位“编外”环保老师
的课。
微博、微信一流行,张运和第一时间紧跟潮流,以“护绿一族”为名开通微博、微信账号,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宣传环保,通过微信、微博交流发展环保志愿者100人以上。
“自蓝天保卫战以来,张爹不仅是在岳麓区的各个街道、社区宣讲,长沙县、浏阳市等多个区县(市)都邀请他去讲课。”长沙市岳麓区老干部局副局长周娴静介绍,今年张运和计划宣讲100场,目前已宣讲约60场。
工地副总工是个俏Y头
名片
李璐,女,1988年出生,2014年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同年入职中建五局科技设计部,后任项目技术员,现任中建五局湘江欢乐城项目副总工程师、党支部书记。
故事
9月8日,天气晴好,虽是周末,但位于湘江新区大王山片区的湘江欢乐城项目却是一片繁忙。
上午10时,李璐来到工地解决技术难题。“现在项目建设进入关键阶段,我们正抓住施工黄金季节,争取年底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李璐介绍,项目建设千头万绪,很难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日。
技术方案编制、设计图纸优化、进度计划编排、主持图纸会审、技术复核……作为项目副总工程师,事事都要谋划落实,一进入工地,李璐脚步带风。
“作为一名80后女孩,每天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常年在工地上日晒雨淋,苦不苦?”
“不苦那是假话,但在项目一线这3年,是我成长进步最快、最有收获的3年。”面对记者提问,李璐笑呵呵回答,脸上写满坚毅。
2015年,李璐的师傅向她抛出了一道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选择题:“现在项目上缺人手。你是党员,是不是带个头?”
当时的李璐已经在中建五局科技设计部工作了7个月。继续待在机关,选择安逸的生活?还是下项目,去迎接诸多不可预测的困难?
“下项目!”勇于自我挑战的李璐没有丝毫犹豫。
她的第一站是长沙世茂广场项目,这是中建五局当时在湘承接的首个超300米的超高层项目。
“女技术员花拳绣腿”“太年轻没经验”……李璐一到工地就引发质疑。
天生就不服输的李璐,没有辩驳,而是主动出击。从此,人们发现工地上多了一个纤瘦的身影:挽起长发,头戴安全帽,一遍遍放线测量、勘察现场,到处拉着师傅、施工员请教问题……
结合扎实的专业知识,李璐用汗水与敬业,让人刮目相看,一个个超高层技术难题被她解开。3个月后,李璐被委以重任,成为项目技术攻坚小组组长。她牵头编制的《超高层楼承板钢筋预留预埋》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超高层核心筒加强层的施工技术要点》荣获湖南省土木工程学会二等奖。
“第一个扎根工地的女工程师”成为她在中建五局的新标签。
2016年,小有名气的李璐,被派往湘江欢乐城项目。湘江欢乐城冰雪世界,是在一个废弃矿坑上修建的建筑面积近10万
平方米的冰雪主题乐园,矿坑内地势陡峭、地质复杂,主体结构向下深达100米,施工难度国内外罕见。
李璐刚到项目不久,就遭遇了第一个难题——由于项目工程量极大,矿坑坑底垂直距离达100余米,日常施工需要大量运输混凝土。如何解决运输问题?在她的推动下,以项目党员骨干为主体组建了“百米深坑建筑技术创新工作室”。
李璐带领工作室成员深入坑底20余次进行实地考察,反复修改10余次技术方案;经过大量试验,李璐和同事们大胆提出以溜管向下输送混凝土方式解决用料问题,并最终取得成功,实现了向下100米输送混凝土的创举,刷新了全国混凝土向下输送深度纪录。
随后,在李璐的带领下,项目部接连攻破了岩壁爆破、岩壁切割等技术难点。由她主导的“百米深坑长距离大落差溜管输送混凝土工艺研究”,荣获2016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一等奖。
李璐因“看得见”的努力和成绩,先后获得“2017年度湖南省巾帼建功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生活中,李璐是个爱笑爱美的俏丫头,总是面带笑容,平易近人;但作为副总工程师,李璐工作上要求十分严格,不留情面,特别是对质量和安全,她总是精益求精。
“因施工技术问题,也被她批评过,但每次她都会指出问题并和我们一起想办法改进,虽然挨了骂,却感到心服口服。”项
目部同事何炳祥说。
虽然工地生活比较单调,但眼看项目一天天从图纸变成了现
实,李璐感觉,自己的青春岁月,仿佛在拔节生长。
王传喜:一个人改变了一个村
坐落在山东兰陵县城西南的代村,曾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城郊村。可如今,代村人已数不清有过多少考察团到这里参观学习。来到代村,人们总会问:为什么一个欠债380余万元的穷村、乱村,崛起为产业总值超20亿元、村集体收入1.1亿元的先进村。
代村人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感谢我们有个好书记——王传喜。”
代村之乱:欠着外债数百万,还要分家想单干
现在的代村,已是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所辖面积3.6平方公里,村民1200多户3600多人,社区居住人口超过1.1万人。走进代村,只见一排排单元楼前水泥硬化路铺到楼门口,晚上盏盏路灯点亮人们回家的路。可在19年前,代村却几乎散了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代村人心散、治安乱、环境差,土地乱圈乱占、违建成风,村委会瘫痪。村民更是分成几帮几派,河西、前圩子、后圩子三个自然村闹着“分家”,都想着多分些集体财产,对村集体债务却是避之不及。
1999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代村全体党员一致推选30岁出头的王传喜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他,已是兰陵县一家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下海经商见过世面、业有所成独当一面、
年富力强敢于担当,许多年后,代村的老党员这样解释推选王传喜的原因。
村会计郭志国记得,王传喜上任后就组织清理村集体账目。“之前听说村里欠了不少外债,可没想到外债总额达到386万元。”郭志国说,这如同天文数字的债务,像一座大山。上任两天后,王传喜就收到了法院的传票。之后的一两年里,王传喜作
为被告,先后出庭100余次。
怎么办?王传喜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父老乡亲没有看错人。
代村之治:人均耕地患不均,调整土地聚民心
王传喜带着年轻的村委委员们,靠一件件实事推动代村改变。“鲁南战役时,代村曾是临时指挥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代村还当过红旗村。只要找对路,不怕困难多。”王传喜说。
债务压头、官司缠身,王传喜就跟债主说好话、做工作,欠款一次还不清,就东挪一些、西凑一点分期还。同时,王传喜立下了规矩,拖欠了村集体的钱要交,强占了村集体的财产要退。
“新书记上任三把火,王书记先催着跟自己亲近的人补交款项。有人就讲,还没跟王书记沾到便宜,反而被先开刀。”郭志国说。为了能有周转资金,王传喜还以个人名义向当地信用社贷款几十万元,一年光利息就要好几万元。
对代村老百姓来说,耕地分配不均比债务更堵心。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地多人少”与“人多地少”在代村同时存在。代村共有11个生产队,有的生产小组人均耕地近三亩,有的生产小
组人均耕地才三分。
土地,在农民眼里是最金贵的。将土地调剂余缺,无异于动了少部分人的“命根子”。村干部们在田里打下的界桩,没两天就不翼而飞。王传喜就带着人再打一遍。有的地块,前后打了三次界桩,村干部在地头搭了窝棚守着才最终保留下来。
调地方案公布后,却没人敢带头执行,少数人还极力阻挠。有的人满腹牢骚找上门来,有的人往院里扔刀子、丟石头以示威胁。王传喜正在上学的孩子被人恐吓。顶着压力,王传喜咬着牙带着一班人完成了土地调整,更让老百姓看到了“敢干事、干成事”的决心。
代村之兴:生活富裕心情美,乡村振兴更可期
盛夏夜的代村,灯火通明。“沂蒙老街”商业街人头攒动,天南地北的美食小吃聚集在此,吸引着来自十里八乡的人们一饱口福。
王传喜上任后不久,一手解近忧,一手谋远略。他制定了代村第一张发展规划图,仔细谋划代村的未来。当周围村庄出让村
集体土地、建小工业项目时,任旁人怎样劝,他就是不为所动。
“卖地能挣钱,可钱花完了呢?上工业项目能挣钱,可环境呢?”王传喜1999年制定的规划图,在办公室一挂就是13年。代村的土地一分不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2005年,王传喜抢抓机遇将全村2600亩土地流转归村集体经营。2007年,又流转周边5个村的7000多亩土地,高标准建
起现代农业示范园。
2010年,王传喜带领规划投资建设了代村商城。凭借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新名片,代村商城带动就业超过6000人,集体经济收入4000多万元。
王传喜用10年时间完成了旧村改造,建起了65栋居民楼、170户小康楼。社区医院、小学、幼儿园、老年公寓拔地而起。村民年人均纯收入6.5万元,全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实现了人人有工资性收入,家家每年都有村集体“分红”。
从落后到先进、从贫困到富裕,代村用19年的时间实现了全面发展。这里的干部群众说,大家希望跟着王传喜再大干二十年,让代村再上一个新台阶。
叶会生:从怕电到爱电
——记国网湖南电科院状态评价中心主任叶会生
叶会生,国网公司优秀技术专家、国网湖南电科院状态评价中心的领头人。
“我其实是个挺怕电的人。小时候调皮,没事总喜欢玩开关,有一次不小心,被电了一下。”9月初,叶会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这段往事,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幸好触电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但被电得生疼的感觉,却永远记在了他心里。那时起,叶会生就开始对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一探究竟。
2000年9月,他考进了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2004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就读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高压硕士研究生。2007年硕士毕业加入了国网湖南电科院,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电力人”。
11年来叶会生对电的好奇没有减弱半分。对他而言,越是害怕电,就越想了解它,正因如此,他始终保持着一种旺盛的工作状态。
2008年,湖南发生罕见雨雪冰冻灾害,一场“抗冰保网”的“战役”无声打响。
作为湖南电网的技术支撑单位,湖南电科院也积极参与到了
这场战役之中。
当时,叶会生所在的团队刚刚引入紫外成像仪检测技术。该项技术能很好地对设备外绝缘放电强度和电弧长度进行定量、客观、准确地检测和分析。作为该项技术主要研究人员,叶会生积极推广该项科研成果,为制定除冰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为电网设备冰灾期间的安全稳定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看着平常总是满脸笑意,可一旦在工作上碰到与工作原则相违背的事,他就立马变了一张脸。”周围的同事都深知这一点,与叶会生合作起来一点也不敢马虎。
2016年,韶山换流站建设进入高峰期,这是湖南电网第一个特高压换流站,众多设备都是首次进入湖南,许多交接试验也是湖南电网第一次做。
做为湖南省电力公司第一批特高压技术储备人才,技术监督与调试把关的担子沉甸甸地压在了叶会生的肩上。面对压力,他迎难而上,对每台设备严守质量关。
“那时,我不是泡在制造工厂监督设备生产质量,就是守在换流站工地指导现场试验进行。”叶会生说。
在韶山换流站现场,他带领湖南电科院状态评价中心特高压技术团队顺利完成了每一项特殊试验,很多试验在湖南省内都是首次开展,而国内具备这些试验能力的单位也屈指可数。
在调试阶段,面对调试发现的设备问题,叶会生带领团队与厂家据理力争,深入厂家解体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使得问题得
到了圆满解决。
叶会生的工作其实就像个“外科医生”,他们通过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来给电力设备问诊把脉。
这个过程既艰难又枯燥,但是叶会生却乐在其中。湖南的带电检测技术起步较晚,叶会生觉得只有靠着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迎头追赶。
他牵头组建了以博士为主的湖南电科院带电检测技术团队,2015年参加国网公司带电检测技能竞赛,获得团体第二名。目前,叶会生这支“战队”技术能力水平已迈入国网公司第一梯队。
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带电检测技术创新成果,也在全省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获得了湖南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加工作以来,叶会生先后获得了省部级创新成果奖4项、省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编制行业、企业标准14项,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1项。
“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从最初的怕电,到之后的懂电,再到最后的爱电,这是一个“电力人”标准的成长历程,更是一名优秀的电力专家该有的情感变化。叶会生与电的故事依然在延续,他说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好好工作,继续抒写他与电的美妙情缘。
石远军:让苗寨人“坐在家里金自来”
八月的清晨凉风习习,墨戎苗寨早已是热火朝天。一辆辆旅游大巴接踵而来,苗寨门口游人如织;一阵阵山歌从苗寨中穿过,穿着盛装的苗寨阿妹笑语盈盈。“墨戎”,苗语意为“有龙的地方”。这里山水风光秀丽,民族文化浓郁,苗寨至今还保留着农耕渔猎、银饰锻造、特色饮食、民间绝技等原生态苗族民俗文化。
作为古丈县墨戎镇龙鼻嘴村党支部书记,石远军一刻也没闲
着,走村串户,忙着处理村级事务与旅游接待工作。
顶着压力,牵头成立公司发展乡村旅游
墨戎苗寨,地处湖南省古丈县默戎镇龙鼻嘴村境内,位于张家界至凤凰黄金旅游线路的重要中转点。2012年4月8日,“墨戎苗寨”因发展旅游首次打开山门,正式对外开放营业。客人从长沙、张家界、凤凰古城等地涌向了苗寨。
客来了,问题也来了。停车场小了、游道窄了、服务跟不上、资金不充足……一系列问题让苗寨又恢复了往日的沉寂。
“我们的寨子以前虽然穷,但文化底蕴深厚,苗族民居、服饰、鼓舞等民族文化保存完好。”石远军认为发展旅游才是龙鼻嘴村脱贫致富的最大出路。为此,他顶着压力向银行贷款50万元,牵头以股份制的形式发动村民入股,成立“湘西墨戎苗寨乡村游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