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建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蹲点调研报告
浙江省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
基层宣传文化队伍是提升新时代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效和水平的根本所在,也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根据中宣部大调研和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的部署要求,3月中旬,我带领调研组赴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围绕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这一课题,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蹲点调研。期间,调研组走访了鸬鸟镇及所属全部6个行政村,走村入户近距离对话农村干部群众,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进行深入调研分析,认真思考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举一反三地提出对策建议。
一、鸬鸟镇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地处余杭区西北部的鸬鸟镇,总面积7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3万人。该镇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8%,是全区仅有的无工业功能区块镇,区政府对其实行生态补偿机制。经济产业主要为农业和旅游业,特色农产品以毛竹、蜜梨闻名,每年接待游客约85万人次。2017年全镇实现经济总收入41.98亿元,财政总收入23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2万元。调研中的一个强烈感受就是,当地广大群众对我们党富民政策有着高度认同,对乡村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示由衷的赞叹,对目前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和幸福,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更是充满期待。
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是这次蹲点调研的主题和重点。座谈走访过程中,许多受访者表示,近年来,余杭区无论在基层宣传文化队伍的建设、培育,还是作用发挥、机制保障上,都出台了不少举措,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正是在区委、区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下,全区各乡镇、村(社区)的宣传文化队伍普遍得到了加强。就鸬鸟镇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配备好镇级宣传文化队伍基本力量。贯彻执行中央和省级相关部门文件精神,以镇级队伍建设为重点,配备宣传文化工作人员。目前,有专职宣传委员1名,确保专人专职;从实际出发配备宣传文化干事(兼综合文化站站长)1名,乡镇中层正职待遇;综合文化站配有专职工作人员4名。
2.实现村级宣传文化员配备全覆盖。落实杭州市和余杭区政策,各行政村均配备1名宣传文化员,主要负责宣传教育、组建基层文体团队、组织文体活动、管理农村文化礼堂等工作。宣传文化员采取聘用制,或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返聘,或从热心宣传文化活动和乐意为群众服务的文化志愿者中挑选,也有部分为村干部兼任。每两年一聘,由村里签订聘用协议,经费由市、区、镇三级财政共同承担。
3.吸引城市能人助力乡村文化发展。发挥本镇旅游资源优势,搭建村企合作平台,吸引一批有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的城市能人为农村文化发展出力。如经营户李映10多年前到鸬鸟镇山沟沟村创业,主要从事山村旅游产业。近年来,他看到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如火如荼,便与山沟沟村进行村企合作,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共建文化礼堂,既建设施又培训乡土文化人才。在李映的带动下,一批城市文化人纷纷来山村创业发展。如在国外从事过创意设计的杨诤老师,每年定期来村里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发挥所长带动村民参与舞蹈彩排等,培养本土文艺队伍。
4.组建宣讲团队开展接地气的宣讲。取当地特产蜜梨甜蜜之意组建“小甜心”宣讲团,共有成员50多名,其中核心成员14名,主要由教师、村务工作者、农家乐业主、乡村医生等组成。如雅城村宣讲员郑金金将自家“美丽庭院户”创建经验作为案例,宣传生态环保理念,让村民跟着学;山沟沟村农家乐业主施爱琴以自身创业体会为例,号召业主抱团发展,提高服务水准。特别是结合当地冬天晚上农户围炉拉家常的风俗,创新推出“围鸬夜话”宣讲模式,鼓励宣讲员走村入户,在聊家常过程中宣讲党的政策。
5.因地制宜培育一批特色文化队伍。鸬鸟镇全镇有省级和市级非遗传承人各1名,各村共有文艺队伍31支,文化志愿者300余人。如仙佰坑村依托该镇唯一的省级非遗项目鳌鱼灯,组建了女子鳌鱼灯队;太平山村将滚灯传统特色和现代健身元素巧妙结合,组建了滚灯操队。各村文化队伍发挥所长,在家门口自编自导自演,举办“新风汇鸬鸟”“我们的村晚”等文化活动,每年约200场次。
6.以常态化培训辅导提升队伍能力。加强与区文化馆的对接,发挥镇文化站作用,派送一批文艺辅导员、文化指导员到各村开展文艺辅导、创作指导等,促进基层文化队伍成长。邀请文艺工作者、文化爱好者和文化志愿者到当地进行文艺创作采风,吸收他们的先进理念,提升基层文化队伍的思想层次和专业水平。组织村级宣传文化员定期参加培训,举办“我有我特长”“我有我主张”等系列才艺展演和活动方案策划大赛,通过以赛代训,提高基层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二、鸬鸟镇宣传文化队伍建设面临的几个问题
1.基层宣传文化人才总量不足,文艺骨干比较缺乏。各村1名宣传文化员,相对于2000人左右的村民数量,人员明显不够,特别是一些宣传文化员还兼任村干部,兼管计生、统战、民政等工作,真正从事宣传文化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调研也发现,各村普遍缺乏文艺骨干,有一技之长又热心文化事业的文化带头人更是一人难求,导致文化活动组织比较困难,群众参与度不高、参与面过窄,存在着女多男少和中老年人多、青少年人少的现象。以太平山村为例,全村人口2690人,虽然有龙灯、健身等9支文体队伍,但经常性参加文化活动的不过百把人。
2.基层文化人才专业水平不高,文化活动层次较低。有的文化管理员没有文艺特长,对文化专业基本知识缺乏了解,在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难有作为。有些地方农村的“乡土人才”正在老化,而新人培养严重滞后,文化项目传承后继乏人。如山沟沟村被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鳌鱼灯,目前仅剩一位年过半百的传承人在苦苦支撑。从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来看,不少文化活动只是打打腰鼓、扭扭秧歌、跳跳排舞,文化层次明显偏低。有些文化活动不适应当前农民群众的需求,缺乏吸引力,如送电影下乡,放映的影片过老,群众观影热情不高,观看人员寥寥。
3.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普遍缺少“几把刷子”。一些年纪较大的基层干部在传统活动方式上有经验,但对如何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不熟悉。而年轻干部普遍有学历但没实践经历,不熟悉群众工作,缺少方法手段。基层宣讲员的能力素质也有所欠缺,存在宣讲手段单一、效果不佳的问题,有的宣讲员只能对着文件读、拿着稿子念,有的则把布置工作当成了宣讲内容,难以做到把宣讲党的政策与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工作缺乏针对性、有效性。
4.农村青年人口流出严重,文化领域创新创业人才比较缺乏。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大量为推动乡村发展和满足农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美丽环境提供整体规划和设计的文化创新和创业人才。鸬鸟镇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还相对较低,对城市文化人才来此集聚创业缺乏足够吸引力,而本地年轻人大量外出创业也引发了空心化现象。调研发现,该镇在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时,懂创意策划、市场运作的人才很少,几乎还是一个空白;一些村庄环境、农家乐集聚点和农户庭院建设,由于缺乏规划、设计,存在着布局凌乱、品位不高等情况。
5.地方财政对宣传文化工作支持力度有限,基层宣传文化队伍经费保障还不够有力。鸬鸟镇各行政村集体收入普遍只有30~40万元/年,而维持村务运行起码要100万元/年以上。村级宣传文化员作为各村组织宣传文化活动的主力军,待遇普遍偏低。他们往往是兼职干,导致主业变成了“第二职业”甚至是附带业务,精力投入不足。据了解,由于财力不足,该镇宣传文化员的工作经费和宣传文化队伍培训经费主要靠市、区两级财政保障,镇、村两级缺乏资金配套。
三、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鸬鸟镇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更多带有普遍性,必须深入分析、精准施策。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立足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际,我们的对策建议是:
1.强化定向培养,解决基层专业文化人才“哪里来”的问题。联合文化、教育等部门,发挥艺术类院校的优势,建立面向基层的文化人才定向培养机制,为乡村文化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改革招聘机制,针对农村文化管理人才特点,改进招录办法,强化专业条件,严把进人关,真正做到把专业对口、有文艺特长的人选聘到宣传文化员队伍中来。
2.构建联动体系,推进县、镇、村三级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以县域为单位,探索建立县—镇—村三级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整合各级各方力量,开展以宣讲理论政策、组织文化活动、培育文明风尚、加强培训教育、提供人文关怀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各种优质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到农村。明确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县级设总队,负责制定全县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对镇、村两级志愿者进行系统化培训辅导,指导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同时以组织化方式到村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镇级设分队,承接总队安排的活动任务,做好村级志愿者培训辅导,定期进村入户开展志愿服务;村级设小队,组织各类常态化文化志愿服务。
3.加大创新力度,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新动能。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农村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土地资源等优势,以优惠政策和良好服务吸引外来企业落地创业,积极开展村企合作,搭建起乡村与城市的桥梁,带动城市优质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鼓励城市文化人才到乡村舞台一展身手,形成文化设施共建、文化活动联办、文化生活共享的良好局面。激活内生机制,充分发挥农村民间力量作用,探索设立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农村文化礼堂独立法人理事会,通过社会化运作,为文化礼堂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推动实现农村文化活动由村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4.创造良好环境,发挥“新乡贤”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乡贤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特征,要培育发展乡贤理事会、参事会、议事会等乡贤组织,引导一批威望高,有学识专长、创业经验,热心农村发展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和文化建设。为“新乡贤”发挥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切实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建立“新乡贤”荣誉关爱激励机制,对作出积极贡献的“新乡贤”团体和个人给予褒奖。
5.注重培训辅导,提升基层宣传文化队伍能力和素质。建立分层分类培训辅导机制,对宣传委员、宣传干事、信息员、宣传文化员和文化骨干进行分类、分主题培训,选派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党委宣传部门组织的培训班。瞄准农村文化活动带头人、文化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制定专门化培养措施和个性化培养方案,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建立结对帮带机制,定期邀请宣传系统各级专家和优秀师资进行授课指导,开展师徒结对。建立上挂下派锻炼机制,有重点地选派乡镇和村级年轻宣传文化员到上级机关上挂学习,在重点工作、中心工作中加强历练。
全力打造“枫桥经验”网络升级版
——关于“龙游通+全民网格”模式的调研报告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根据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部署,5月中旬,我和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有关同志在衢州市龙游县蹲点调研,着重就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探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先后走访了大街乡新槽村、贺田村,龙洲街道后田铺村,罗家乡席家村,湖镇镇地圩村和詹家镇浦山村等6个村,走村串户,聊天交流,从村容村貌、山水人居、田头村落、屋内庭外、文化礼堂和村民的言谈举止中,欣喜地看到,十多年来该县农村贯彻落实“八八战略”、推进“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其间,听到当地村乡干部和群众多次点赞龙游县借助“村情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党建+”“互联网+”,推广运用“龙游通”,推进县域社会服务和治理体系建设。随后,我又专门到龙游县综合信息指挥中心,详细了解“龙游通”的运用情况,还同“村情通”的创始者——张王村党支部书记袁平华作了交流。经过调研,我认为这是一个基层社会服务治理具有典型意义的创新实践案例,它来自基层,源于创新,依托网络,依靠群众,实现一网覆盖,一网打通,有效破解了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发挥难、村情民意掌握难、群众办事诉求难、参与治理难等问题,是可以复制、拓展、推广的“枫桥经验”升级版、“三民工程”智慧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提高版,且具有整合现有人力资源、技术支持基础好和资金投入少等良好条件。
一、事情缘起
“龙游通”发端于“村情通”,最早起源于基层党支部的探索创新。2015年前,地处衢江畔的张王村环境脏乱差,村民之间矛盾多,干群冲突、邻里纠纷多发常发,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上访村”。临危受命的村支书袁平华,当时是一名由东华街道聘用的“临时工”。从协警转岗到村干部,工作性质完全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要不停地沟通化解矛盾。到任后,袁平华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发现问题的根源大多出在村务公开不规范、“信息不对称”上。村民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回复,村干部缺少了解村情的有效途径,成为隔在彼此信任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如何在村民与村两委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袁平华想到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e平台,于是“村情通”APP诞生了。初期设置了“三务公开”“村民信箱”“随手拍”“红黑榜”等板块,虽然内容相对单一,但让村民反映问题有了去处,干部了解民情有了来源。想不到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使用,张王村的信访件迅速减少,至今持续保持在零位运行。
2017年4月,龙游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少华到张王村调研,无意中发现张王村通过“村情通”管理村务这一新颖又实用的村务管理模式,立即将这一“草根创新”向县委主要领导报告。龙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认真调研后,进行了深入总结研究,对系统进行升级优化,形成“一号两端”构架,即微信公众号应用前端和PC、手机钉钉管理后端。通过信息收集发布、网络在线服务、掌上电子办公、线上即时沟通、后台推送流转,实现村级事务信息在前端和后端动态交互式管理。此后,龙游在全县域推广“村情通”,包括党建、平安、管理、服务、信用等五大体系,覆盖全县262个行政村,农村群众关注超过20.23万人(包含实名认证11.62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2.9%,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户户联、人人用。在“龙游通”成熟应用的基础上,2018年5月,拓展推出面向社区的“社情通”,将服务对象延伸到县城的社区居民,又推出了面向工业园区的“企情通”,为企业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村情通”“社情通”“企情通”三通合一,融合成覆盖全县域的“龙游通”。
二、应用成效
几年来,“龙游通”从党员积分、民情档案、应急互动,到网上议事、指尖办事,将农民、居民、企业关心的信息电子化、掌上化纳入“四个平台”建设,打造了一个政府网上“服务超市”,基本实现了人民群众“最多跑一次,跑也不出村”。“龙游通”公众号成为基层群众用得着、用得来、喜欢用的平台。扫一扫、点一点、看一看、拍一拍、晒一晒、聊一聊成为群众的“新生活”“新姿势”“新习惯”,大家用在其中、议在其中、乐在其中。这一新生事物还被《浙江日报》等媒体关注和报道。龙游县连续1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县”荣誉称号,捧走了“平安县”金鼎;被中央综治委、中央政法委命名为“全国平安县”。这一切都得益于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社会服务和管理方面务实有效的创新探索。2017年,龙游在全省“平安三率”调查中位列衢州市第一,其中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高达98.24%,是国务院确定的“无证明示范县”。概括起来,其阶段性成效有以下几点。
一是破解基层组织作用发挥难,让党建更活跃。龙游县依托“村情通”,采用实绩比选、积分晾晒的方式,引导党员积极参与“五四三”、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根据积分评选星级党员,实行贷款优先权等相应激励,切实使基层党建“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实现“党建统领活的灵魂,一根红线贯穿始终”,有效破解了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公共事务缺干将,党员履职缺载体”的难题。
二是破解社情民意掌握难,使民情更真实。龙游县以村为单位,线上建起“村情通”民情档案库,将村务公开、土地、务工等40余项信息电子化、掌上化;线下建立健全网格“一长三员”走访巡查制度和群众随手拍信息发布渠道,实时掌握村庄动态。通过“线上+线下”“网络+网格”“静态+动态”,编织成了一张生动管用的民情网,实现了“基础信息不漏项、社情民意不滞后、问题隐患全掌控”。有位乡镇领导谈到,以往需要半年时间熟悉的乡情村况,现在“指头一动、民情尽显”,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破解体制内外贯通难,让干群关系更通畅。龙游县通过发动乡镇(街道)部门派驻干部、全科网格员、各类群团组织、村(居)民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变“全科网格”为“全民网格”。“自上而下”依托“村情通”创新“三务公开”形式,凝聚人心、提振信心、接受监督;“自下而上”探索村级民主协商,通过民情信箱等方式让群众对重要事项、热点问题有表达权、参与权、话语权,有效解决了群众参与村务决策和监督难的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
四是破解群众办事难、诉求难,让办事更顺手。龙游县以便利基层群众办事为突破口,采用网格治理、组团服务模式,村村推广“网上代办”+“线下代跑”,形成网格指导员、专职网格员、代办员三支服务队伍,让干部跑、数据跑、物流跑代替群众跑,极大地方便了基层群众办事,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管理变治理、民主促民生。
五是破解组织发动群众难,让群众参与更热络。调研中看到了农村群众弘扬“贺田模式”,利用“村情通”反映和参与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等村务管理的事例,以及由此发生的可喜变化。这是一切工作“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思想的又一生动体现,深受教育和鼓舞。截至目前,“龙游通”的关注使用用户超过20.23万人,每天更新的动态信息多达4万余条,充分说明了群众的认可程度和参与热度。
三、实践启示
“枫桥经验”是60年来被实践反复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模式,其核心和关键是党和政府与群众的紧密团结、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的紧密结合,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于根据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不断发展丰富创新,因时而变、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前几年推广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是网络时代“枫桥经验”的新模式,而“龙游通”则把这种创新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版本。
“龙游通”从草根创新提升为基层服务和治理的掌上“法宝”、群众参与的便民“神器”,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迪:新时代党和政府的工作,要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情况,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特点,精准聚焦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和群众开放共享需求,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理念,努力拥抱互联网,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龙游通”的迭代创新实践告诉我们,新时代社会服务和治理要强化三个意识。
一要强化用户主体意识。人民群众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在互联网时代更加凸显。人民群众作为互联网用户主体,新时代基层社会服务和治理更加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而且从单向参与转化为双向互动。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必须发挥好人民在民主、自主、参与方面的主体推动作用。公众可以不受时间、地点、人员数量的限制,及时向政府部门报送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提出合理建议、表达利益诉求,真正推动社会治理全民参与。政府要认真倾听百姓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托网络技术,多发布群众需要的信息,及时回答用户的咨询,尽快完善网上办事工具,让数据多跑腿,让百姓少跑路。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充分满足群众对基层公共服务的需求,走出一条新时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网上群众路线。
二要强化开放共享理念。不少地方反映,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较之前更加难以奏效,其根本原因在于不了解社会公众对政务公开透明等方面的需求在不断提升,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径和方法。在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基层治理体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更加强化开放共享的理念,发挥信息化工具实时、公开、留痕的特点,凡是网上公开事项就没有暗箱操作的可能,凡是网上办事流程就都有痕迹可查,解决群众参与村务决策和监督难的问题,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打造“全民参与”“全民网格”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实现个人、单位、社区和政府的共管共治、共建共享。
三要强化融合发展理念。融合发展是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规律。互联网时代,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信息网络正在改变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党建统领怎么领、智慧治理怎么治、群众工作怎么做,是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参与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资源和力量的互融互合、线上线下的互融互通,打破“信息孤岛”“信息烟囱”,决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为此,在以“互联网+”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中,要更加注重全局层面的统一规划和部署,让党政、群团、企业等管理服务资源扁平化面对群众,把治理资源在一线真正整合到位,强化服务型、数字型政府和群众自治的有效融合,推动党建和群建深度融合,基层组织和基层网格深度融合,“三民工程”和智慧治理深度融合,线上管理和线下服务深度融合。
四、对策建议
龙游县的实践探索扎实深入,成效很好,对于我省持续弘扬“枫桥经验”和正在深入推进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基层社会服务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此,提三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化“数字政府”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智能化社会治理平台体系,实现精确、高效、便捷的新型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体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和重要路径。浙江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在继承好、创新好、发展好“枫桥经验”的过程中,有良好的信息化条件和社会氛围,要主动推进政府服务和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利用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基础,推广龙游县探索运用“龙游通”的实践做法,建立建强城市大脑,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在线互动、共商诉求,以“数据多跑路、网格员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来推进服务和治理的创新,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网格”的社会治理新局面,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与“法治德治自治”互促共进。
二是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实向基层延伸。推广龙游县发展“龙游通”的经验,系统研发县级社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作为推进县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有力抓手,深入推进平台整合、资源融合,构建统一高效、规范运行、层级明确、职责明晰的基层社会治理大平台、大体系、大系统,建立一个中心(县级联动中心)、一个平台(乡镇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合)、一个网格(村全科网格)、一个APP(党员群众APP),推动基层组织和基层网格深度融合,线上管理和线下服务深度融合,打造“互联网+大党建”“互联网+基层社会治理”“互联网+基层综合治理”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浙江经验。
三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要统筹强化对县(市、区)运用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指导力度,帮助打造干部群众“用得来、用得着、用得好、用得安”的民情数据库,用群众个人信息的绝对安全提升群众的内心接受度;建立健全“一长三员”(网格长、网格指导员、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等基层治理队伍的日常培训、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准入门槛、加强后续管理,配优配强、用好管好。
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义乌蹲点专题调研报告
浙江省文化厅调研组
根据省委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和领导干部蹲点调研的要求,前段时间,我们调研组来到“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义乌市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我们走访相关企业5家、相关社会组织2个、基层单位3家,召开由相关管理单位、社会组织、文化服务机构、外向型企业负责人及外商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5次。通过蹲点调研,摸清了基本情况,也得到了启发,加深了思考。
一、探索与成效
义乌市人口超过200万,其中外来人口达145.3万。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有50余万人次,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名外商常驻义乌,52个民族的人群集聚义乌创业生活。近年来,义乌市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汇聚本地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引进外来文化,实现了多元文化融合,由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到文化交融、民心相通,实践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升了文化自信。
一是汇聚了本地文化。在调研中了解到,义乌市成立了新丝路经贸文化交流协会,其主要任务就是讲好“义乌故事”,传播“义乌精神”。重点打造“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品牌,举办外国人迎新春联谊会、清明上祀节中外友人采茶活动、端午节中外友人赛龙舟和包粽子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外国人参与活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在与Party365等企业的座谈中,我们获悉,义乌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企业、品牌企业与重点企业,以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影视动漫等为主体的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二是传播了传统文化。调研中,我们走访了“世界商人之家”“美国之窗-马斯卡廷中心”“鸡鸣山国际社区”等3个“丝路文化驿站”。这是由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热心人士创意并发起的一个公益性文化资源平台,采取政府引导、机构运营、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运营,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调研中还了解到,义乌大力发展国际教育,出台了外籍学生就读义乌公办学校扶持政策。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自2007年以来已累计培养来自五大洲7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5000余人次。义乌还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深入实施精品文艺“走出去”工程,组织义乌精品婺剧登陆巴黎、柏林、马德里等数十个欧洲中心城市;义乌文交会举办13届以来,交易额已累计超过487.54亿元,外贸出口额累计超过296.41亿元;“义新欧”班列开通运行以后,大量文化产品更是源源不断地出口。
三是引进了外来文化。在义乌市外侨办座谈时获悉,义乌举办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中非民间论坛、中日韩友好城市交流大会、中国-北欧青年领军者论坛、中非智库论坛会议等高端外事活动,加强国际文化合作。调研组走访了义乌容象美术馆,这是一家民营的非营利性美术馆。作为义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该美术馆通过引进乌克兰国家艺术家联盟建立中国创作基地,开展学术交流与艺术创作,促进了文化交流。在国际商贸城调研时,我们看到,这里设立了各类进口商品馆,非洲产品展销中心的南非馆已成为非洲商品乃至非洲文化在中国的重要展示和交流平台。
二、问题与短板
切实推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探索实践。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和补齐的短板。
一是工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目前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尚处于由社会自发向自觉转变的过程中,除宣传、文化、外侨办等部门有一定推进措施,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小组在宣传文化系统发挥了一定的协调作用外,尚需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多元文化融合工作协调机制。
二是政策宣传落地还需加强。亟待在市里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决定》等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各部门的有关政策,做好统筹协调,切实加强政策宣传,促进政策能够真正落地。
三是载体平台创建有待提升。“丝路文化驿站”等载体平台尚需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等方式,巩固提升工作效果,同时在继续创新搭建更多更好的中外交流平台上要有进一步的顶层设计和项目谋划。
三、对策与建议
建议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强化和谐共融,健全治理机制,为推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制度保障。
一是加强领导、注重谋划。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必须始终牢牢把握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确保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强化政府主导,推进政策引导,将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建设中。
二是统分结合、齐抓共管。在发挥文化部门主力军作用的同时,还要通过统筹协调、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调动发挥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合力。
三是强化法治、加强自治。要继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保障;要以平等为管理的基础,以尊重为管理的理念,以共融为管理的目标,探索建立“以外调外”“外国人自我管理”等自治机制,提高文化服务效能。
四是社会参与、营造氛围。坚持共建、共享的方针,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人民群众成为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以实现中外居民和谐共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来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不断增强外来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经验与启示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义乌市推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实践,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激活文化内涵,是推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调研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本地文化是根本,外来文化是补充,只有通过挖掘本地文化的价值,发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才能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一是挖掘本地文化,展现精神内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挖掘整理本地文化,激发传统文化活力,形成本地文化的开放性,为多元文化和谐共融提供深厚土壤。二是挖掘文化遗产,弘扬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三是融入文化符号,提升产品价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拓宽传播渠道,是提升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影响力的基本平台。调研中我们体会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需要创新传播方式。一要打造文化传播新平台。通过搭建平台载体,打造文化传播金名片,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二要建设传统文化就地传播新模式。通过在本地设立文化传播平台,就地传播传统文化,有利于当地外籍人士深入体验中国文化,共享中华文明的成果。三要开展境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贸。加强文化对外传播,做到政府和民间“两条腿走路”,让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产品走出国门,提升世界影响力。
——打通引进渠道,是推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义乌的实践启示我们,在保持传统文化固有历史血脉的基础上广泛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打造开放、包容、互通、共赢的文化合作模式。一是引进先进的外来文化理念。多元文化融合发展需要对先进外来文化理念兼容并蓄,激发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力,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自身竞争力。二是借鉴先进的外来文化。如外来文化中先进的文化消费方式、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服务方式等,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三是引进优秀的外来文化产品。通过对外文化贸易,引进优秀的外来文化产品,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国际化、个性化的多元文化需求。
高质量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项永丹
为积极响应省委关于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的号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我带调研组分赴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杭州和绍兴两市,对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置、“城中村”(棚户区)和农村公厕改造等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情况开展调研。调研中,我们实地察看了杭州大江东围垦外六工段填埋场、临安绿能环保垃圾焚烧厂、嵊新污水处理厂等9个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项目和杭州临安区“城中村”改造现场,以及杭州临安区和绍兴柯桥区的5座农村公厕改造点,发放了200余份抽样调查表,查阅了6家单位和企业的工作台账,并先后与市县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的40余名干部、职工和群众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调研,进一步掌握了情况,对如何尽快补齐短板,以点带面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全省城乡人居环境等有了一些思考。
一、现状和特点
总的感觉,杭州、绍兴两市对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细化责任分工,有序有力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一)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有序推进。杭州、绍兴两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狠抓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一是责任清晰。两市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都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二是措施合理。两市都研究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整改措施,部分问题整改效果明显。三是推进有力。截至3月底,杭州市已完成“十二五”遗留垃圾处理设施项目两个、调整1个,完成填埋场渗滤液问题整改项目1个,新建成垃圾处理设施项目1个;绍兴市已完成填埋场渗滤液问题整改项目3个,其余整改项目正按计划加紧推进。
(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成效明显。2017年以来,两市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城中村”改造工作规模大、速度快,杭州市在这方面尤为突出。特别是该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完成后的土地61%用于公共服务、公用设施、公共空间,新建幼儿园、中小学、医疗卫生和文化设施,以及增加公园绿地、打通断头路等城市有机更新等项目,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提升了人居品质。据满意度抽样调查,82.9%的受访市民感到“满意”和“比较满意”。
(三)农村公厕改造全面展开。杭州、绍兴两市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公厕改造。这次我们实地察看的5座农村独立式公厕,其中4座利用原建筑改造提升,1座新建,但无论是改造还是新建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能基本满足本村人集聚活动需要和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两市农村公厕日常管护基本由村庄保洁员兼任,做到管理规定上墙、卫生保洁经常。
二、问题和原因
(一)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部分项目推进较慢。一是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杭州、绍兴两市及下辖萧山区、余杭区、临安区、嵊州市、新昌县等餐厨垃圾处理能力缺口较大,部分地区现有垃圾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行。另外,杭州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布局不尽合理,处理能力存在缺口,七格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严重。二是整改进度不理想。绍兴市循环产业园垃圾焚烧厂项目、杭州大江东围垦外六工段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杭州市临平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进度与预定目标还有差距,须加紧推进。三是垃圾分类工作还不到位。调研中发现,临安绿能环保垃圾焚烧厂进厂垃圾成分混杂,未实行有效分类,餐厨垃圾、工业垃圾等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焚烧,不利于炉温控制。
(二)“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工作出现新问题。大规模拆迁改造,短时间内对城市交通带来一定影响,也对城市管理带来挑战,特别是对城市设计和拆后土地利用提出新要求。建筑垃圾的及时清理、就地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等,也带来了新的命题。另外,大规模的集中拆迁安置,对商品房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也造成一定影响。
(三)农村公厕改造困难多。我省农村公厕大多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配套建设,已使用10年左右,既有标准低、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的问题,也有实际使用率不高、管理维护不到位的问题,有的甚至成为农村“脏乱差”的死角,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和村民日常生活。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农村公厕建设改造还存在“三难”:一是选址难。一方面,“邻避效应”使然,农户都不希望公厕离自家太近;另一方面,村中心人群集聚区合适的公厕用地缺乏,即便规划上有布点,也因“邻避效应”很难落地。二是筹资难。公厕新建或改造资金主要来自村集体自筹,大规模改造农村公厕,村集体筹资压力较大。三是管理难。农村保洁员待遇普遍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日常保洁难以跟上。
分析上述问题的成因,有城乡建设投融资难等客观方面的因素,但更多还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认识站位不高、压力传导不够。个别地方对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站位还不高,满足于应付、交账,没有真正树立主动推进、强势推进的意识;有的地方甚至抱着等待、观望的态度,“走一步,看一步”;也有的设区市对所辖县、市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管比较薄弱,压力传导不够到位。另一方面,统筹谋划不细、整体推进不力。个别地方没有把加快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放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进新型城市化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中思考筹划,缺乏顶层设计、长远打算。
三、对策和建议
一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近年来,全省建设系统承担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多、任务重,特别是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相关,领导高度关注、群众高度关心、社会高度关切。每一项工作都必须高质量完成,都必须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都必须注重新型城市化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的引领作用,切实把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营商环境、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制等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比如,环保督察整改要与垃圾分类、污水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等有机结合、联动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公厕改造要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来落实;“三改一拆”、“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等要作为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切入点来推进。
二要压实责任,全面推进督察整改。做好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关键是要防止“上热下冷”、责任不落地。要通过建立定期督查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时掌握所有整改项目的进展情况。对责任不落实、工作推动不力、进度滞后的地方和单位,要及时通报,严格问责。同时,围绕督察反馈问题,全面谋划,尽快补齐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能力短板。对调研中发现的绍兴市及嵊州市、新昌县,杭州市中心城区及萧山区、余杭区、临安区等地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能力缺口问题,将督促上述地方加快建设一批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全面提升处理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度,真正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末端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要全面启动城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不断提升城镇治污水平。
三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厕所革命”。针对目前我省农村公厕尚缺专门的标准和规范,抓紧制定《浙江省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和管理服务规范》等标准文件,指导各地有序开展工作。农村公厕改造要针对各地不同情况,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和整齐划一。按照“对标”“提升”“补缺”三类进行改造。“对标”类和“提升”类,做到结构安全、通风明亮、与周边环境协调;“补缺”类为新建农村公厕,要作出规范,使农村公厕既符合国家标准,又切合我省农村实际。在日常管护方面,推广淳安的公厕所长制,实施责任上墙、定期检查,并逐级纳入考核。在经费保障方面,参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各级财政应实施奖补政策,给予资金支持。
四要聚焦民生,高水平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始终把让老百姓得实惠、城市发展得空间、人居环境得改善作为推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功能统筹考虑、资金总体平衡、效益整体提高、形象全面提升。要坚持规划设计先行,把做优做精城市规划设计,作为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前提,并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力度,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增强群众获得感。
由山村蝶变看乡村振兴之路
——天台县金满坑村蹲点调研报告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调研组
金满坑村地处天台县西部偏远山区,距县城30公里,全村下辖5个自然村,共197户596人,耕地870亩、林地6600亩。此次蹲点,我们重点对85户在家农户逐家进行了走访,分层面召开村两委成员、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镇领导、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4次。通过对金满坑村全面深入的走访了解和“解剖麻雀”,我们对于近年来农村的变化和发展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实践进行了理性思考。
一、巨大的发展变化
近年来,金满坑村从一个“环境脏乱、矛盾不断、增收缓慢、工作瘫痪”的山区“空壳村”蝶变为以涂鸦文化体验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强村,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通过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巧借唐朝诗僧寒山子在该村寒山石径周边涂鸦写诗的典故,探索引进涂鸦文化,举办涂鸦节、徒步比赛、“天台好越剧”票友大赛等活动,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游客超20万人次,直接带动旅游收入1200多万元。
村民从业结构由农业一元化转向三产多元化。全村从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50人、第二产业134人、第三产业104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技术工等新型社会群体不断涌现。2017年人均收入已达21232元,是10年前的9.6倍。
近年来,村里先后拓宽硬化村主次干道,整修寒山石径游步道,整治提升溪堤和饮用水工程,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强力拆除200多座旱厕,相继实施圈养鸡鸭等系列举措,生态环境明显优化。
金满坑村当年是有名的党建“后进村”,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村班子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团结一致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村两委在2017年的年终测评中,赢得了95%的群众满意率,名列全镇45个村前列。
二、主要做法和不足
金满坑村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从脏乱差臭到清新宜居,一举成为“世外涂鸦村”的代名词,其成功蝶变对于浙江大多数山村的转型发展,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抓住机遇,精准把握农村发展的好政策。金满坑村先后以美丽乡村建设等为工作抓手,实施了20多个村级项目,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使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机遇,借助天台县发展全域旅游之契机,以文化渊源为根,积极打造“涂鸦艺术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村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2、重视党建,逐步搭建团结干事的好班子。多年来,各级持之以恒抓好金满坑村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由省委党校结对联系以来,党校发挥组织优势,积极“送智扶志”,十年间先后精心选派出5名责任心较强的同志担任驻村农村指导员,潜心扎根基层,帮助加强村级建设。
3、巧借外力,积极构建助推乡村发展的好机制。在发展起步阶段,金满坑村干部主动走出家门,积极寻找外力支持,“三顾茅庐”的不懈精神终于招来“金凤凰”,成功引入寒山湖度假村投资人对金满坑村开发投资,帮助引入“涂鸦村”创意和项目实施。
4、特色发展,充分挖掘底蕴深厚的好文化。金满坑村通过对寒山文化的深度挖掘,以创新的思维,把寒山子亦俗亦仙、亦疯亦癫、自由奔放的文化基因,传承到同根同源的信手涂鸦艺术。积极举办越剧大赛,开展越剧培训,使金满坑村的乡村旅游“有声有色”。
金满坑村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需要正视的不足问题。
一是乡村旅游产业链有待延伸。金满坑村没有编制旅游系统规划,村旅游产业发展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农家乐只有村集体一家在经营,食宿等接待条件有限,游客吃、住、游、娱延伸不足,在村里停留时间往往只有几个小时,尚未形成乡村旅游的完整产业链。观光农业发展不足,还有近300亩优质山地未开发,受限于信息、技术、资金、市场销路等因素,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二是村集体经济运行面临压力。由于近年来持续高投入和日益增加的刚性支出,金满坑村集体经济颇有压力。2017年,村集体收入36.3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只有7.3万元(村办农家乐承包费6.8万元,集体土地流转0.5万元),而仅每年环卫工人的工资费用支出就要10万元。目前村里还有150万元的负债。
三是干部后备力量比较缺乏。总体上看,目前金满坑村班子配备较强,但班子平均年龄偏大、年轻干部缺乏、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村班子6名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56岁,最年轻的也有51岁。村干部文化学历不高,都不会操作电脑,对省委党校下派的现任村“第一书记”方跃辉较为依赖。从党员队伍看,存在一定的老龄化现象,全村30名党员平均年龄56岁,男25人、女5人,男女性别比5∶1,60岁以上党员18人、占60%,35岁以下党员仅有5人、占16.7%。高中学历13人,其他大部分是小学学历。
四是村班子存在一定的依赖思想。由于金满坑村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村干部多次流露出对上级加强帮扶力量的强烈期盼,在政策扶持、业务指导、力量增派等各方面有着很大的实际需求,希望各级对金满坑村予以更为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三、几点启示和建议
我们认为,金满坑村的未来发展应立足本村实际,顺应当前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势,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努力走出农村发展新路子。
1、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要充分利用“能人治村”的优势,注重村年轻干部培养,通过村干部“传、帮、带”,加强村干部后备力量建设,在农村党员发展、培养、教育等环节加强规范化管理,让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2、进一步坚定绿色发展路径。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逐步把自然生态优势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发展生态旅游业,提升乡村旅游的品位和档次,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传统农业,扩大有机蔬菜和优质水果规模种植面积,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绿色品牌农产品。
3、进一步传承发展乡村文化。依托自身历史文化底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挖掘寒山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创意,实施科学开发。比如在寒山游步道建设开发过程中,把寒山子涂鸦、吟诗、交友等文化活动融入其中,使其更具文化韵味。策划文化项目,在继续举办好涂鸦、越剧比赛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思路,争取创办一些体育、戏曲活动,进一步提高金满坑村的文化韵味。
4、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一是提高农民就业技能。由政府帮助加强就业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务工技能。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兜底。当前,新农合医疗保障虽已全覆盖,但门诊报销比例低,看病住院仍然是农民的大笔开销,农村因病返贫现象还是农民最担心的事情。三是及时实施困难救助。一些缺乏劳动力的低保边缘户,生活上的困难还不少,需要各级多加关心,定期摸底、掌握动态,及时予以帮扶。
5、进一步健全工作帮扶体系。一是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发挥政府经济部门的业务优势,帮助村里挖掘特色产业和资源潜力,金满坑村目前迫切需要旅游部门指导下一步发展方向,尽快延长产业链,把高人气转变为高收益。二是帮助加强技术指导。在农业栽培、林业种植、土地开发利用、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下派专业力量,帮助发展各类生产活动。三是帮助强化关系协调。有些基础相对薄弱的行政村,工作合力形不成,特别需要上级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农村指导员,帮助化解矛盾,促进团结合作,把那些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并且认真负责的同志选派到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多作贡献。
精准施策乡村振兴
——缙云县河阳村蹲点调研报告
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副厅长刘国富
4月17日至20日,根据省委要求,我带3名同志到缙云县河阳村开展蹲点调研。这期间,我们在村里召开基层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会,走访调研河阳小学、村卫生院、村黄茶加工厂,慰问5名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对7名村民代表进行了深入访谈,并随机走访30多名村民,还查阅了《缙云县志》《走进河阳》等文献资料。调研后,我对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了一些思考。
一、河阳村情及特点
河阳位于缙云县城之西15公里,面积4.7平方公里,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全村现有1642户3788人。现有党员121人,其中60岁以上49人,50年以上党龄的就有19人,年龄结构偏大;党员中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的28人,高中18人,初中56人,小学19人。2017年河阳集体经济收入173万元,人均年收入1.5万元左右。河阳村的主要特点有:
(一)河阳人和景美,展现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踏入河阳,巷道整洁有序,农院干净舒适,溪水潺潺,翠竹摇曳,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展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这几年,村里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拆除违法建筑,开展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村庄绿化工作;推进“五水共治”,2014~2017年已投入近千万元,今年又投入1095万元用于饮用水库建设和自来水管道更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对部分古民居进行了修缮,加大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让河阳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老百姓对这几年的变化普遍很满意,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
(二)传统文化得到保存传承,淳朴民风得以延续。河阳不仅有保存完好的古旧建筑,深厚淳朴的村俗民风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村内现有大小祠堂15座,古庙6座。河阳村一直保留着尊宗敬祖的传统,每年清明节前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每年3月还举办河阳民间非遗文化节,在200米古街大摆千人“状元宴”,传承耕读文化。我们观察到,河阳村民风淳朴,对父母长辈都很孝敬,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关系融洽,村里的治安很好。
(三)“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到乡镇,老百姓满意度高。据统计,2017年河阳所在的新建镇便民服务中心共办理事项3680件,我们对随机抽取的20位办事村民进行了电话回访,除1人自己忘带材料跑了两次外,其余全部一次办结,受访者对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满意率100%。
(四)养老、医疗保障比较充分,兜住了民生底线。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237人,参保率80%,154名失地农民全部转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861人,参保率98%,基本医保加上大病保险总报销比例为55%左右。村民对现在的保障政策满意。
(五)职业技能培训效果好,深受广大村民欢迎。近年来,缙云县人力社保局组织的培训针对性强,效果好,河阳村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很高,烧饼师傅、母婴护理培训更是热门,报名踊跃火爆。据统计,2014~2017年,河阳共有134人参加了技能培训,其中烧饼师傅73人、电子商务24人、母婴护理师7人、育婴师7人。
二、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振兴乡村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调研中,我们对河阳的产业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和了解,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外出养虾产业很不乐观。前些年,养虾产业行情好、利润高,很多养殖户外出到广东、广西等地养虾。但近4年来,受环境、种苗、饲料、技术等因素影响,多数养殖户亏本,主要问题是这些养虾户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技术指导,基本上是靠天吃饭。二是黄茶产业有无序发展趋势。黄茶产业这几年发展较快,政府也鼓励村民种茶,种两亩以上每亩补贴1800元,村民种茶积极性很高,当地黄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同时四川、湖北等地也开始大面积种植缙云黄茶,再返销过来,导致黄茶价格下降,利润降低。三是毛竹产业不赚钱。
(二)如何留住年轻人集聚人气。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河阳出去的人多,回来的少。近3年来,每年考上大专以上的有25人左右,但回村发展的基本没有。据统计,目前回村发展的大学生只有11名,主要从事电商、经营民宿、种植黄茶等。虽然村里的基础设施不错,但村里留下的多是老年人。整个村人气不够,缺乏生机和活力。
(三)如何处理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目前,河阳正在创建4A级景区,当地干部和村民在保护和开发之间举棋不定,不开发村民收入上不去,随意开发又怕破坏了古村落风貌。目前县政府已划出120亩土地,打算用于古村落居民迁移安置。河阳景区管委会已对古村落部分危旧房进行了加固、修缮,共投入2000余万元,也在考虑古村落发展业态和开发问题。
(四)如何更好落实惠民政策。河阳村老人多,文化程度不高,对政府出台的政策不熟悉。当地基层干部表示,现在的政策比较多、碎片化,有些连自己都吃不准,老百姓更弄不清楚。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由于历史原因,不同时期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不同,一件事情可能会出好几个文件,存在打“补丁”现象,再加上有时政策宣传不够到位,影响了效果。
三、启发与建议
在河阳的调研,引发了我对乡村振兴的思考。我以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格局中来思考和把握。就河阳而言,我们的建议是:
(一)一定要将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当前河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应当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比如养虾业,政府可考虑组织专家把脉会诊,开展针对性的技术指导。鼓励引导虾农成立协会,开展相关培训,引导虾农参加农业保险等。又如黄茶产业,政府要有系统的考虑,不能让村民一哄而上,要引导他们赚长钱。要从土壤改良、种植、养护、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产业链升级,系统打响缙云黄茶品牌。要加强原产地保护,提升加工工艺,提高黄茶品质,打响品牌。再如毛竹产业,出路还是在毛竹的深加工。现在毛竹经过初步加工成竹地板、竹凉席,每根价值20元左右,但如果能够进一步深加工,进行综合利用,价值会更高。
(二)振兴乡村要吸引并留住人,特别是年轻人。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只要家乡有机会,有些年轻人还是愿意返乡创业的。吸引集聚年轻人,需要政府摸清年轻人需求以及适合从事哪些产业,进行精准施策,充分运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为年轻人创造平台和载体,让他们有发展机会。
(三)要让乡贤能够回归农村作贡献。乡贤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从河阳出去当干部、做学问、办企业的人很多。这些人有知识、有人脉、有能力,也有家乡观念和乡愁情结,愿意为家乡发展做点事。尽管现在各地都很重视乡贤,但大多缺乏制度性安排,乡贤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我们认为,还是要从制度安排上作些探索和突破,让乡贤能真正回得来、住得下来,专心为村里贡献自己的余热。
(四)注重古村落的原生态保护,不宜由资本主导和控制。河阳古村落历经千年依然生生不息,是“历史活化石”,关键在于有原住民住在里面生活。我们认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还是要着眼于未来,不能完全让资本来主导和控制,不能搞大拆大建大迁,把人都迁出去。在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可以作一些商业开发上的探索。
(五)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提升新时代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农民,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要抓好新时代农民的教育培训。不仅要进行技能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还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理念、职业道德、文明生活习惯等培训。要开展大规模、有系统的培训,一批一批地教、一年一年地教、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改,这样持之以恒抓几年,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一定会发生巨大变化。
(六)去芜存精,发挥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河阳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平安戏等传统习俗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对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推广传承很有意义。但我们也有担忧,毕竟唱的戏基本都是传统剧目,其中难免掺杂了糟粕,还是要有所扬弃。有关部门要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传统剧目进行合理的改造,利用唱戏这个受百姓欢迎的宣传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旋律内容融入其中,使唱戏民俗彰显时代价值。
(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各种政策还是很多,越到基层需要落实的政策越多。我们想,应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对政策进行定期梳理,解决政策碎片化、补丁化的问题,然后再精准宣传、精准落实。考虑到就业、社保等民生政策比较多,这次我们商请缙云县人力社保局选择20个村先做试点,每个村选择培养一名村民作为人社政策志愿者,向村民宣传、解答人社政策,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在缙云试点后,再适时向全省推开。
(八)加强党的领导。如何发挥党领导农村的政治优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件大事办好?我们建议:一是切实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在这方面继续加大制度探索和创新。支部书记选得好,可以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一面旗帜。二是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下村任职。基层是培养年轻干部的“淬火炉”。现在80后、90后年轻干部,直接从学校门到机关门,没有在农村和老百姓一起生活过,对农村、农业、农民缺乏了解。我以为,对机关年轻干部要抓紧补上这一课,建议省里探索从省直机关选派一定数量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驻村挂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
温岭、淳安两地教育工作在全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温岭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990.4亿元,居全省第9位,但教育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淳安是省重点扶持的加快发展县,是我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市、区),但经济总量和教育资源总量都不大。选择这两个市、县作为调研对象,可以以点带面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推动解决我省教师队伍建设的共性问题。
一、现状和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近年来,温岭市、淳安县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坚持党管教育、党管人才,以党建促师德,积极开展学校党建工作,有效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业绩考核、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强化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学习优秀教师、师德群体创优、争做教育铁军等专题实践活动,组织评选表彰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楷模、师德标兵、十大“感动教育”人物(群体)等。
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把好教师进口关,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实行逢进必考、好中选优。重视教师的专业研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训制度,强化新招录教师的职前培训,选送骨干教师赴海外研修。温岭市规定新招录教师统一参加“4+1”模式培训,培训不合格不予转正。淳安县规定教师出国培训不受“三公”经费指标限制。统筹推进名师名校长等骨干人才梯度培养,引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淳安县每年投入1300万元专项经费,开展名师名校长培养。
教师收入逐年增长。两地在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持续提高教师收入待遇。温岭市从2016年开始设立48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一线教师的绩效考核奖励;2018年提高到9600万元,2015—2017年全市在编教师年人均收入(含五险一金)分别为11.49万元、12.62万元、14.15万元。淳安县2015—2017年在编教师年人均收入(含五险一金)分别为9.85万元、11.97万元、13.52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中发现,两地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总体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数量不足。数量不足既有绝对数量的不足,也有结构性的短缺。
首先是绝对数量不足。我省教师配备在数量上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各地小班化教学成为常态,即使在学生总数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班级增多,配备的教师势必要增加。同时,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城市化的推进,学龄儿童也在逐年增加,而且不断往城市集聚。为此,各地都新建、扩建了一批幼儿园、中小学校,教师数量不足问题随之凸显。如淳安县近2年计划新建、扩建5所学校,但是没有足够的教师可供调配,教师缺口达100多人。温岭市也面临新建公办学校没有足够的教师可供调配的问题。另外,由于我省山区、海岛较多,再加上农村人口大量流出,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小规模中小学校。这些学校由于学生数量少,不能按一般的师生比来配备教师,往往出现既缺教师又“超编”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加剧教师数量不足问题。
其次是结构性短缺。结构性短缺主要表现为性别结构的矛盾。目前全省中小学教师中女教师占72.84%,其中34周岁以下育龄女教师占女教师总数的55.63%。学段越低,女教师比例越高。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女教师生育请假导致的教师临时性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此外,我省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后,不同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物理教师普遍富余,地理、技术等科目教师则出现不足。
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首先是工作积极性问题。受社会价值多元、职业荣誉感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把教书仅仅看作一份谋生的职业,教育理想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缺少长远的目标,从教热情有所下降。其次是专业素养问题。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地区的教学质量。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目前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的能力水平普遍不高。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但有些教师还是老观念、老办法,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储备,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专业知识“老化”的现象,影响了改革的成效。从区域差异来看,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明显低于城市教师,水平不高问题更加突出。农村骨干教师不断流失,让农村教师队伍陷入低质徘徊的“怪圈”。2014年至2017年,全省从农村学校调到城区学校的教师占调离人数的34.5%。
二、原因分析
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既有教师队伍建设内部的原因,又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从内部原因分析,在招生环节,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的主观意愿不强。当然,这也与师范类高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有关。在培养环节,主要存在重知识轻素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缺少责任感、使命感。教学实习只有短短8周时间,真正能够站上讲台给学生上课的实践机会很少,教学实践经验明显不足。在准入环节,教师行业的准入门槛不高,教师招聘普遍允许非师范生报考,非师范生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并不难,师范生培养与教师招录脱节、错位的现象比较严重。淳安县最近一批招录的160名教师,师范生只有60人,而非师范生为100人。大量师范生最终没有成为教师,造成了师范教育资源的浪费。在使用环节,普遍反映教师的职业并不轻松,除正常教育教学任务之外,额外的工作名目繁多,占用时间和精力很大。据温岭市一所小学的校长反映,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间,上级组织学校开展的示范创建等各类各级达标、评比、检查达20余项,老师们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应付。在培训环节,教师在职培训形式单一、工学矛盾导致学时不足、远程学习监管不严、培训机构敷衍塞责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不能很好满足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从外部环境分析,首先是教师地位待遇偏低导致职业吸引力下降。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文件明文规定“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近年来,各地教师收入逐年有所提高,但由于公务员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情况不同,最终的收入差距仍然在扩大,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职业吸引力和工作积极性。其次是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在弱化。教师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下降。再次是新时代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从而也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老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高。四是城乡差距加剧了农村学校的进人难、留人难。城乡二元结构带来城乡不均衡发展,城市生活便利性、人文环境、职业发展机会、子女教育资源明显优于农村,这些因素都在促使农村教师流向城区学校。定向生从教、农村特岗教师等成为大多数人的“临时安顿”,而非真正的“职业终点”。农村师资队伍不稳定又造成农村地区适龄学童流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恶性循环。
三、对策和建议
这次调研发现的问题,有些由来已久,有些则是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解决难点问题,加快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整合教育资源,做好“增量”文章。进一步优化各地学校布局,确保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分布状况、生育水平和城镇化进程等相适应,改变校点分散、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局面。对偏远农村的极小规模教学班、教学点,也要审慎布局,科学安排教与学,力求在质量和覆盖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结合新时期新特征,综合考虑城市化进程、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统筹区域内现有编制存量,适当向教育系统倾斜。同时,要严肃清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挤占的教师编制,加强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到民办中小学校任职任教管理,清理被非教学岗位挤占的教师编制,为教学岗位腾出更多编制。推动教育系统“员额制”管理改革。鼓励公办学校向民办学校、社会力量购买教学资源或管理服务等,缓解编制压力。
优化管理机制,激发“存量”活力。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试点,盘活现有教师编制存量,突破试点中出现的瓶颈,抓住“管”“聘”关键环节,引导各地公开公平公正地配置每所学校的教师编制和岗位结构比例,解决结构性短缺和区域性矛盾,有序推进教师合理流动。逐步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推进校长任期制、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校长年薪制,加强校长专业化队伍建设。扩大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审方面的自主权,将中级及以下职称评审权下放给有条件的学校,在高级职称评审中进一步提高学校对教师评价的话语权,实现使用人与评价人相统一,让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得到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做强师范教育,把好师资“源头”水准。大幅度增加现有师范院校的经费投入,支持师范院校办好师范类专业,提高教师培养水平。适度加大农村学校教师定向培养力度,引导立志扎根教师行业、服务乡村教育的优秀青年进入教师队伍。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设师范专业。选择部分师范学校开展“一专多能”(复合型)教师的培养试点,适应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需求和高考改革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提升培训质量,拓宽职业发展“空间”。以师德师风建设、知识技能强化和专业素质提升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青年教师入职常规培训、中年教师价值认同、骨干教师转型升级等常规培训,优化线上线下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提供开放共享的菜单式培训,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提升基层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水平,打造一支敬业又专业的教师队伍。推动省、市、县优质培训资源重心下移,建立送培训下乡入校制度,对基层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经常性定期指导,达到科学引领、雪中送炭的效果。完善中职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学校与企业实质性的产学互动,提高中职教师培训的适用性和先进性。鼓励高校、教育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针对一线教师教学需求,研发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专题培训项目与课程。
落实教师待遇,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按照《教师法》和中央文件有关规定,督促各地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明确“不低于”的标准和统计口径,切实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统筹整合现有的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农村教师特岗津贴、乡镇工作人员补贴等政策,按照越是边远艰苦待遇越高的思路,优化农村教师待遇保障。研究改进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指导学校合理运用考核评价结果,在绩效工资分配上突出教育教学实绩,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
加强人文关怀,创造教师乐教“环境”。当前,社会对学校教育期望值越来越高,教师群体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诸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要切实为教师“减负”,从物质上、情感上、心理上予以关心、理解和支持,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避免简单地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尽量减少教师从事与教学无关的超负荷工作量,精简优化各类检查评比达标活动,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要切实关心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鼓励农村学校利用自有土地或校网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建设集体宿舍,解决广大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为他们长期扎根农村教育提供坚实的保障。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衢州市龙游县龙洲街道半爿月村蹲点调研报告
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根据省委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和领导干部蹲点调研的要求,前段时间,我们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主题,专门赴基层联系点——衢州市龙游县龙洲街道半爿月村开展了为期3天的蹲点调研。调研期间,调研组住农家、访农户,共召开由县、街道、村干部和村民党员、群众、种养植大户、工商户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两个,入户走访村民22户。通过蹲点调研,调研组感到,半爿月村就是浙江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值得认真解剖的一只“麻雀”,对于研究、思考我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半爿月村基本情况
半爿月村位于龙游县西南,距县城7公里,属半山区丘陵地段,全村地域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10亩,山地面积2970亩。相传,半爿月村的村名来自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村名一直沿用至今。全村共辖10个自然村,共分12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713户,人口1693人。近几年,半爿月村先后获得了省卫生村、省民主法治村、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五好党组织、市绿化示范村、市便民服务示范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县法治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半爿月村发生的主要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半爿月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1.村民收入来源的变化。2012年半爿月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23元,到2017年达到了16342元,增长56.8%,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了79.6%,经营性收入减少了14.5%,财产性收入增长了13.9%,转移性收入增长了6.5%。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半爿月村以劳务输出为主;经营性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村中务农人员减少和种植成本的上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虽有上升,但在全部收入中的占比还不高,其中财产性收入主要是田亩租金、利息、房屋出租收入;转移性收入主要是每年的政府补贴和补助收入。
2.村民生活条件的变化。吃的方面,2012年半爿月村老百姓花在吃上面的费用平均每户1.2万元,2017年提高到平均每户1.8万元,提高了50%。住的方面,全村农户基本住进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村里还出现了许多别墅式庭院。行的方面,全村家用小汽车数量从2012年的63辆增长到了2017年的155辆,增长了146%。家用消费方面,2012年全村拥有电脑的农户为200户,2017年提高到了351户,增长了75.5%。
3.村庄生态环境的变化。党的十八大后,村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全村污水处理系统全部安装到位,并实行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拆除违建面积4万多平方米,道路硬化10多公里,安装路灯120余盏,几乎覆盖村内所有小路;新建公厕6个,立面改造房屋墙体和庭院绿化28户;新建了村景观潭、水车水碓、古窑址、健身步行道、党建广场、休闲公园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村生态环境更加美丽。
4.村级集体经济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长,现在每年约有30余万元收入。村里结合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流转土地706亩建立种养殖基地,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约5万元,并为村民每年增加收入70万元,解决村劳动力70余人,实现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村民增收致富共赢。
5.村级基层治理的变化。一是用活“村情通+民情档案”,将最基本的“村务公开、户籍、土地、建房、务工”等40余项信息电子化、掌上化,实行分级管理、动态更新;二是建好“村情通+民情驿站”,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建设村网上代办服务点,让群众享有无差别的“掌上服务”;三是推进“村情通+民情沟通”,实时公布党员干部做实事、村级重要事项、热点问题情况,接受群众点赞、监督、评议。
6.村级组织建设的变化。一是创新“村情通+农村党建”,依托“村情通”平台,将党支部建在平台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群团建在群众“指尖”上,使农村党员“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二是推行“五组一联”机制和“先锋红卡”工程,积极调动广大无职党员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三是推行服务群众“三定三包三评”机制,对党员服务群众的事项“月度计积分、季度亮星级、年度评指数”,并把结果作为年底评优评先和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
(二)半爿月村村民的感受。调研组充分感受到,这几年半爿月村发生的重大变化,老百姓都有着同样的感受:一是对党拥护,充满感激。不管是参加座谈会的党员、群众,还是入户走访的22户村民,都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发自内心地拥护。二是对生活普遍感到满意,获得感强。每到一户,在与村民的交流中,都感到村民对生活现状普遍感到满意,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比较强。三是对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满期待。走访过程中,老百姓谈得比较多的是,希望村里的绿化搞得再好一些,能多种一些树,村里的主干道能够拓宽一些,也希望把停车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优质的医疗资源能够下沉到农村等,表达了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半爿月村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半爿月村发生的重大变化,是历史性和根本性的: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三农”问题发表重要讲话。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一直聚焦“三农”问题。从我省来看,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一以贯之地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部署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重大工程,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向经济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全省开展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行动,在促进农村发展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有一个好的“领头雁”和一个好的基层组织。实践证明,农村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头雁”,有没有一个好的基层组织,事关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座谈和走访过程中,许多村民都对村支部书记和村两委班子工作给予了肯定和点赞。三是有一个好的乡风和民风。走访过程中,调研组成员都有一个普遍的感受,就是半爿月村“民风朴实、百姓勤劳”。半爿月村的变化,离不开一个好的乡风民风,离不开村民的勤劳、朴实。
二、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几个问题
通过蹲点调研,解剖半爿月村这只“麻雀”,调研组发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一些问题。
(一)农村党组织建设问题。从半爿月村基层党建工作来看,党支部作用发挥充分,总体赢得了群众点赞,但也存在全村年轻党员偏少、党员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等问题。如半爿月村85名党员中,35岁以下党员只有5名,占总数的5.9%,全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才7名,占总数的8.24%,农村党员的结构问题需要进一步引起关注和重视。
(二)农民增收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问题。从农民收入看,2017年半爿月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2元,既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4956元),也低于衢州平均水平(20225元)。在16342元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性收入为13554元,占比82.9%,高出全省(61.9%)21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1315元,只占8.04%,低于全省(24.5%)16.46个百分点,印证了半爿月村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实际情况,说明离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还有很大差距。从集体经济收入看,半爿月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为30多万元,主要依靠租金和分红,结构和层次还不是太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特别要重视集体经济构成问题,尤其要增强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可持续性。
(三)农村产业振兴问题。从半爿月村整体情况看,全村农产品特色还不明显,种养殖规模普遍不大,还没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村产业如何形成规模效应、提高社会化保障水平,以及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农村产业振兴,值得思考与重视。
(四)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调研组入户走访的22户农户中,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只有两户,其余均为上世纪40、50、60年代出生,很多家庭平时只有老两口在家,孩子大多在外求学、打工或者学校毕业以后留在外地工作,特别是现在浙江农村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农村子女在外求学或者毕业后在外工作的越来越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果没有人,没有劳动力,不仅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乡村振兴更谈不上。对当前比较突出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问题。从教育来看,走访过程中,村民最大的希望是孩子上学有接送的校车,特别是对于父母在外打工需要爷爷奶奶接送的,老人感到力不从心。从就医来看,半爿月村乡村医生今年71岁,年龄偏大,不会电脑操作,对病情只能作一些基本处理,走访过程中村民也希望优质医疗资源能下沉到村。从参保情况看,2017年半爿月村合计参保1672人,占户籍总人口的98.76%,全村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70人,退休人员平均待遇为168.6元/月。农村医保、养老保险事关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需要在统筹考虑支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符合农村特色的社保体系。
(六)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像半爿月村离龙游县城只有10多分钟车程,对类似离城市和城镇距离较近的乡村,要积极探索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因此,对于城乡统筹发展,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因地制宜、因村制宜。
三、对策建议
根据这次调研,结合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一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农村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地位。二是要进一步突出服务功能。要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农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动乡村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大平台”向村级延伸,努力消除城乡之间的数据鸿沟、信息孤岛,让数据多跑路、农民群众少跑腿。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和党组织骨干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大在农村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乡贤、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士兵、优秀大学生村官等党员中优选村党组织书记。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后备力量建设,注重在农村现有优秀人员、青年农民、在外农民工中的优秀分子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切实改善农村党员的年龄、知识结构。
第二,要做大做强农村产业,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活力。一方面,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效、生态、高质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农村土地资源。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启动百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下一步要规划和试点先行,前提是农民的利益得到优先保障。
第三,要做实做细农村民生保障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一是要大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通过多种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要在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高水平医疗联合体和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加快培育乡村全科医生,弥补乡村医生“短板”;要高度重视农村老龄化和留守老人问题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满足农村养老需要。二是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的原则建议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化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加强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及其他医疗保障制度有机衔接,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加强对农村困难人群的保障,深化农村精准扶贫问题研究,完善精准帮扶机制,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第四,要因村制宜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要充分利用城市和农村两种资源,统一谋划,使临近城市的农村,不仅能够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也能享受农村生活的宁静,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特别是要结合大花园建设行动,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加强农村绿化,推动农村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充分展现诗画浙江的美丽风光,使农村真正成为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第五,要加强农村基层治理,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一是要不断创新农村治理的组织形式。特别是要积极培育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鼓励发展乡贤理事会、参事会、议事会等乡贤组织,推动从农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技能人才等回馈故里;二是要大力推进农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基层治理四平台”向村级延伸,完善村便民服务中心,努力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三是要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联动体系,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特别是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扫黑除恶行动,坚决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致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小岛”
——普陀区偏远海岛发展的调研报告
舟山市普陀区委书记张立军
根据省委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的有关部署,3月21日至27日,我率调研组5人先后赴桃花镇、东极镇、白沙岛管委会、蚂蚁岛管委会等海岛乡镇,就偏远海岛的发展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对各岛常住人口、基础设施、资源条件、发展定位等情况的排摸、梳理,发现偏远海岛在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结合近期工作及调研情况,就如何解决海岛发展的实际困难作了一些较为深入的思考。
一、现状问题
在普陀区域内,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455个,其中有人居住岛屿32个,是我省海岛数量第二多的县(市、区),发展潜力巨大。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偏远海岛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
1、“空心化”“老龄化”严重。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偏远海岛“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大双山岛户籍人口1300人,常住人口100人,平均年龄68岁;葫芦岛户籍人口1855人,常住人口160人,平均年龄68岁;柴山岛户籍人口1112人,常住人口129人,平均年龄72岁;黄兴岛户籍人口1099人,常住人口40人,平均年龄65岁。
2、产业发展乏力。海岛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人口结构失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年轻人缺失,海岛产业发展缺乏智力支持,现代化产业在偏远海岛发展缓慢。又因缺少保护机制,渔农村传统风俗、风貌正逐渐淡化,海岛特色文化日渐消逝。
3、基础设施落后。人口流失过快,加上自然条件制约,许多海岛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海岛与大陆、海岛与海岛、海岛内部远未形成互通便利的内外交通网络。如白沙本岛与柴山岛之间,居民曾靠小渡船摆渡过港,如今因年轻人外迁,已无固定交通渡船通行。再如黄兴岛,通讯网络不健全,村民获取信息手段单一,部分渔民仍通过广播等方式获取信息。同时,各海岛出现了民房空置,土地、国有资产闲置现象。
4、群体保障弱化。渔农村老年群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医疗、养老、文化等供给困难。葫芦岛等海岛老人,大多仅靠最低基本养老保险生活,许多海岛不同程度地出现“老无所依”现象。人口流失,又加剧了海岛生活不便,目前,葫芦岛上仅1家商店,黄兴岛上1家商店也没有。
二、原因分析
海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海岛建设投入大、产出少,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投资海岛的意愿不强。加之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惯性思维使得我们更多地注重于城市建设发展,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偏远海岛的建设。城市反哺海岛、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远远不够,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效不够明显。此外,城乡发展的差距导致城市吸引力远远大于偏远海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都向城市集中。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流入城镇,偏远海岛人口数量、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让偏远小岛重新焕发生机,让留守居民共享发展成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经调查摸排,我区选择黄兴、大双山、葫芦、柴山4个小岛作为第一批试点,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和美小岛”。“和美”就是要处理好合理开发与科学保护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小岛环境大提升、民生大改善、收入大提高,实现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小岛”是属性也是形态,首批4个试点岛屿总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均不足200人,是名副其实的小岛,但小不意味着少,要将“小”变成“小而精”“小而美”。
三、对策建议
根据调研,结合普陀偏远海岛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精准定位,绘制海岛规划“蓝图”。围绕打造乡村振兴海岛样板的目标,坚持对标乡村振兴“五个振兴”标准,拿出符合海岛实际的乡村振兴推进标准。一方面,要注重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结合普陀海岛发展实际,制定4个“和美小岛”试点专项规划方案。方案要突出指导性,既提出思路要求又明确办法举措,既兼顾当前又考虑长远;突出科学性,把征求意见范围扩大到村一级,确保聚民智顺民意;突出衔接性,把“和美小岛”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注重突出特色。小岛发展定位要结合自身优势、招商引资情况以及周边海岛情况错位发展。坚持因岛施策,实行“一岛一品”,循序渐进实现“和美小岛”特色化、主题化、差异化发展。
2、创新机制,活用改革这一“法宝”。一是理念创新。“和美小岛”建设,要围绕生态、生活、生产三方面的内容创新机制。生态上,注重海岛与海洋的保护,融入绿色竞争力观念;生活上,着力民生改善,有效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生产上,围绕产业兴旺要求,引导村民共建共享,促进持续增收。二是创新运作模式。探索经营模式、商业模式创新,厘清政府与企业的职能与职责,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开发、居民参与的模式。三是创新制度供给。要做好“地”的文章,探索小岛渔农村集体用地流转机制改革,加快构建海岛用地保障机制;因地制宜,采用整体收租、合作、统一管理等多种模式,着力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推进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
3、细化项目,有效打造海岛“肌理”。一要做好政府性投资项目设计。加大与海岛振兴发展相关的码头、道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与污染治理,统筹推进渔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风貌改造等项目。实施渔农村立面彩化亮化工程,打造美丽村口和景观小品。提升改造现有养老服务中心等,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二要做好农旅结合、城乡结合文章。修缮海岛古村落,挖掘渔村文化,发展民宿、采摘、海钓等旅游产品及配套服务,让海岛成为城市人的乡愁记忆。三要谋划好项目。依托试点小岛自身优势,突出重点区块开发,选择性地做好产业发展。葫芦岛作为东港健康养生、休闲度假项目的重要延伸,推动整岛开发和海岛旅游业发展;大双山岛可做游艇停靠基地及服务配套项目;柴山岛靠近普陀山,可发展康养产业;黄兴岛可开发海钓、帆船等水上运动产业。
4、着重招引,为可持续发展“造血”。要围绕项目引进、企业培育、资源整合、提档升级,全力推进海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海岛公共服务建设,投资“和美小岛”旅游产业,盘活闲置资产,建设完善海岛与周边岛屿的餐饮、酒店、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逐步将偏远海岛打造成主客共享的“和美小岛”,实现“改善民生、振兴小岛、发展经济”的目标。
把“两山”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
——湖州中心城市能级提升的调研报告
中共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
根据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部署和“‘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大调研安排,自4月初以来,我和湖州市委一班人一起,谋划实施了以“十问湖州”为主要内容的“提标杆、破难题、助赶超”专项调研,并牵头开展了中心城市能级提升问题的研究。调研过程中,带队实地查看了市域河湖水系、森林绿地公园、交通枢纽场站、旅游集散中心、商业文化街区、教育医疗设施、居民生活社区及重要平台、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现场,巡查了环太湖周边城市滨湖开发情况,累计下基层蹲点7天,考察基层点65个,召开座谈会6次,与350多名专家学者和干部群众进行了深入探讨,征集到意见建议120多条。通过深入解剖麻雀,基本掌握了中心城市的基础优势和问题短板,对如何推动城市能级提升有了一些思考。
一、基础优势
近年来,湖州全市上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坚持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并举,统筹老城有机更新和新区开发建设,城市框架全面拉开,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功能品质显著提升。目前,中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1088.6亿元,常住人口145万人,建成区面积129平方公里,形成了以主城区为核心、长兴和南浔为两翼的带状组团城市格局。特别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自身条件的持续改善,湖州的组合优势越来越明显:
1、生态文明优势。湖州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诞生地,良好的生态是湖州辨识度最高的城市名片。总书记指示我们要“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省委要求湖州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
2、区位交通优势。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紧邻上海、杭州、南京三大城市,铁路、公路、水路综合交通十分发达,随着商合杭、沪苏湖高铁的建成和申嘉湖高速西延的贯通,在湖州将形成“十字型”高铁网和“三纵三横”高速网。
3、文化底蕴优势。湖州是丝绸文化、茶文化、湖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人文荟萃、名人辈出,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文化典故和历史文化遗产,这是城市软实力的象征,更是城市能级提升的优势所在。
4、战略叠加优势。湖州被全域纳入上海“1+10”同城化都市圈、宁杭生态经济带、G60科创走廊等重大区域战略,是全省“四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陆续承担了“中国制造2025”、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全域旅游示范、内河水运转型示范等多个国家级试点。
5、后发空间优势。从环太湖区域遥感卫星图片可以看出,目前太湖以东和以北地区开发强度明显高于以南和以西地区,湖州以16.48%的开发强度,在区域内形成了可用空间资源的洼地。
二、问题短板
1、经济发展带动力不够强。由于传统产业升级不够快、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中心城市在全市经济中的占比始终较低。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占比44%,地方财政收入占比42%,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36.4%,出口仅占比28.4%。虽然拥有1个国家级、两个省级开发区和一批乡镇平台,但“多而散”导致承载力不强、集聚度不高,多数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如织里童装产业缺乏设计环节和高端品牌,虽然年产值超500亿元,但税收仅为1.7亿元。
2、人才创业吸引力不够强。人气不旺、留不住人,是调研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两所本地高校每年培养大学毕业生8200多人,仅有20%左右留在湖州就业。目前,主城区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万人,按照每平方公里1万人规模计算,缺口25万人。人才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城市经济不够发达。尤其是缺乏集聚人气、商气的高端业态、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众创空间。
3、公共配套支撑力不够强。中心城市的公共配套能力与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差距。特别是交通的通勤效率不够高,缺乏贯穿城市组团的快速路网,从主城区到南浔40公里左右路程需要1小时。医疗方面虽有两所三甲综合型医院、1所三乙综合型医院和3所三甲专科型医院,但整体医疗水平不够高,病人越来越多选择到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就医。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全市在校大学生仅为嘉兴的28.6%、绍兴的27.1%。
4、生态环境保障力不够强。虽然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但不平衡、不稳定的现象仍然突出。水环境方面,部分河道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监测断面水质反弹压力较大。大气环境方面,虽然每年都有进步,但由于受输入性影响,加上道路扬尘、燃煤锅炉等治理不够到位,空气质量与群众期盼还有不小差距。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三个县已实现100%全覆盖,但两个区分别仅为79.5%、67.3%。
5、城市精神向心力不够强。很多群众认为,湖州的地域文化比较“散”,缺乏统一的城市品牌、城市象征和城市符号,导致城市知名度不够高,甚至在外不如三县的名气大。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不强,既有客观原因,很多居民都是外地移民,对湖州本土文化认同感不强;也有主观原因,中心城市发展不够好、能级不够高,对三县的辐射力、影响力不够大。
三、对策思考
根据调研分析,我们认为,推动湖州中心城市能级提升,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州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协同、集约高效、彰显特色,持续优化城市布局、繁荣城市经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带动力、人才创业吸引力、公共配套支撑力、生态环境保障力和城市精神向心力,推动中心城市提高首位度、打造增长极、实现新发展,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强大动力、提供重要支撑。具体要打造“六个城市”:
1、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着力打造生态样板城市。这是省委的要求。始终把“两山”理念作为最大的遵循,融入到城市开发建设全过程中,坚持科学规划引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到2022年全市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达标率、地表水出境断面达标率达到100%;空气质量优良率大幅提升,在全省排名逐年提高。
2、坚定不移实施重大战略,着力打造绿色智造城市。这是我们实施“中国制造2025”、绿色金融改革两大国家试点的战略方向。积极抢抓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大力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度参与G60科创走廊、宁杭生态经济带和全省大湾区建设,统筹推进平台整合提升,规划建设南太湖新区和湖州科技城,打造高能发展平台,构建产城融合高地。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等政策体系,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
3、坚定不移建设全域景区,着力打造滨湖旅游城市。这是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点任务,也是提高旅游发展档次的客观要求。深度做好“旅游+文化”的文章,邀请国内外一流设计团队,对太湖溇港、桑基鱼塘等重点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设计,打造一批5A级景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建设全域大景区。特别是以太湖龙之梦开业为契机,整合滨湖旅游资源,串联各区县乡村旅游、古镇旅游、红色旅游等资源,打造一批有吸引力的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形成以滨湖区域为集散中心、辐射各区县的全域旅游网,着力打响滨湖旅游度假品牌。
4、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打造现代智慧城市。这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顺应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社交网络等信息经济发展趋势,以全面深化改革和技术创新为手段,将数字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方位构建智慧产业、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安全、智慧环保、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政务等智慧体系,不断提高城市运行的经济性、便捷性和安全性,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5、坚定不移构建现代交通,着力打造枢纽门户城市。这是由湖州区位交通基础优势所决定的。站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大格局中谋划湖州的对外交通,以实施“五年千亿百项”综合交通大会战为抓手,加快建设接轨上海、融入杭州、联通苏皖、辐射内陆的大交通体系,早日实现每个区县都有高铁站、通两条以上高速路,着力构建到长三角周边主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和全市域“半小时交通圈”,努力成为长三角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枢纽和上海都市圈辐射中西部地区的重要门户。
6、坚定不移促进民生改善,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城市。这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理念,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深入实施老城区有机更新,统筹抓好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城市公共配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养老等社会事业,着力打造便捷舒适的社区生活圈,推动城市人居环境持续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刻意蕴
——赴诸暨蹲点调研报告
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昌荣
根据省委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部署,5月15日至17日,我到绍兴诸暨市开展蹲点调研。其间,先后到枫桥等5个镇街,永宁、栎桥、杜黄新、紫草坞等4个村,枫桥派出所镇南警务站等4个基层政法单位及6个基层社会治理现场点,夜访4户村民家庭,个别谈话24人次,并在枫桥镇主持召开座谈会。通过调研,我对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有了新的体会、新的认识。
一、诸暨市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及成效
调研中,我真切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诸暨市把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贯穿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主线,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地解决问题的基本精神不动摇,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城乡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2016年、2017年诸暨市平安考核蝉联全省第一;2017年以测评总成绩同类城市全省第一、全国第三,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枫桥镇实现全国综治先进集体“五连冠”。5年多来,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方式,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问题的发生。近年来诸暨市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市委、市政府每年办好十大民生实事,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方式,谋民利、顺民意、达民情,切实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比如,按照省委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部署,推行了“一证通办一生事”,让群众感受到了便利和实惠。推行“一网统揽八方事”,把“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全科网格深度融合、一体推进,畅通了矛盾就地化解新渠道。枫桥派出所镇南警务站自创了“十访十清”“五议一创”“十小十好”等载体,当好辖区群众的“好邻居”“好帮手”,群众满意率达99.8%。在店口,当地派出所牵头成立“流动人口服务之家”,组建流动人口党支部,使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当地,实现安居乐业。直埠镇紫草坞村对闲置房屋进行“集约化”改造,创建了出租房“旅馆式”管理新模式,做到了“政府放心、村民开心、租户暖心”。
(二)积极探索矛盾不上交的机制和办法,尽最大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诸暨市准确把握“枫桥经验”就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精髓,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建立了“零上访村”“零上访镇”的创建机制,开展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的互学互比,激发了各级抓信访、破难题、重化解的主动性,推动各类矛盾问题在镇、村层面得以解决。2017年,140个村创成“零上访村”,占全市行政村(社区)的1/4以上。健全落实县级领导接访下访制度,建立“谁接待、谁跟踪、谁回访”机制,实现责任和服务双闭环。探索建立信访积案化解机制,总结推广“化解七法”,历年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0%以上。
(三)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实质性作用的发挥,基层治理社会化水平大幅提升。诸暨市积极培育、推动发展社会组织,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搭建了许多新的载体和平台。2014年12月,由市民政局牵头,建立了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至今已孵化社会组织96家。目前,全市共有社会组织2236家,参加人数达273970人,占150万常住人口的18.3%。枫桥镇目前有覆盖各个阶层、各类人群的社会组织近50个,涵盖了治安巡逻、矛盾化解、网格化管理、心理服务、特殊群体帮扶等各个方面,参加人数达17850人,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参加了社会组织。同时,积极探索以政府采购、定向委托等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推动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实质性作用,解决了许多政府想管而又管不了的问题。“枫桥大妈”“店口红帽子”、乡贤参事会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志愿服务和基层治理,成为诸暨的靓丽风景。
(四)调解组织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形成了矛盾纠纷就地就近化解的有效机制。针对矛盾纠纷主体多元、诉求多元、类型多元的新特点,诸暨市调动和组织各方资源,坚持“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积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拓宽第三方参与纠纷化解渠道,成立了涉土、医患和纺织、汽配等几十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做到专业纠纷专业化解。鼓励镇、村德高望重又热心公益事业的新乡贤、老党员、老教师、老政法干警担任志愿者,涌现出像“老杨工作室”“老朱工作室”“娟子工作室”等一批群众认可的品牌调解组织。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推动线下调解向线上调解拓展,实现跨时空、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比如,“全国十佳人民法庭”枫桥法庭,推行“互联网+调解”新模式,开展网上立案、在线调解,让群众足不出户轻松实现纠纷化解。
(五)不失时机地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打造群众的精神家园。诸暨以创建“文化新家园”为载体,坚持“枫桥经验”与当地独特的文化融合升华,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在村、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立“红枫”书吧,举办“红枫”读书交流会,建立“三贤文化”研究会,创建“中国诗歌小镇”,编排“调解故事”等系列乡村舞台剧,让老百姓自己讲述“枫桥经验”故事。通过兴建乡村记忆馆、农村文化礼堂和创建孝德村,弘扬孝义文化,营造敬孝向善、重义守信的浓厚氛围。注重挖掘、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智慧,村规民约、乡贤参事会、道德讲堂、红黑榜等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元素的有机融合。
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和时代价值
实践证明,新时代“枫桥经验”已不限于矛盾纠纷化解的经验,不限于政法综治领域的经验,而成为新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经验。我感到,15年来,在习近平同志坚持发展“枫桥经验”重要指示指引下,“枫桥经验”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其核心内涵和时代价值已远远超出了“经验”二字,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基层治理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实践运用。我们要以开展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同志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活动为契机,努力在“变”与“不变”的大逻辑中提炼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新时代“枫桥经验”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落脚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不变的初心,也是“枫桥经验”的核心和灵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前基层群众对政法工作、社会治理、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需求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他们盼望过上更高品质的生活,期待全方位、持久的平安,期盼更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希望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新时代“枫桥经验”启示我们,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做到经常想一想群众最盼望什么,最关心什么,最怨恨什么。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看问题、想对策、抓落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有更充分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这几年来,诸暨大量社会组织应运而生,广大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热情空前高涨。这进一步启示我们,要深刻懂得人民群众的实践往往走在我们认识前面的道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自觉拜群众为师、向人民学习,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动性、创造性,做到社会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
(二)坚持党建引领。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保证。调研中,我感受到,凡是“枫桥经验”坚持和发展得好的地方,都是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融合得好的地方,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的地方。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神经末梢,是基层治理的“领头雁”。“枫桥经验”在新时代要创新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有机衔接、良性互动,通过政治领导、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要把村级党组织核心树起来,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带头人”。要发挥党员干部在基层管理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每个末梢,实现党委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三)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方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我省基层百姓的创造,也是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最新成果。诸暨“三治融合”实践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比如,坚持“三上三下”民主议决事制度,通过最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决策,从源头预防矛盾发生;制定村民行为约束“负面清单”和劝导式“正面清单”;设立村级法治大讲堂,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等等。我们要坚持以善治为目标,加大“三治融合”体系建设推广力度,创建一批“三治融合”示范村,完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更好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要强化自治的基础作用,健全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强化法治的保障作用,引导社会成员养成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纷争的习惯,遵循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强化德治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乡贤、道德榜样、村规民约、家训家风、生活礼俗的教化作用,引导人们行为,规范社会秩序,平息矛盾纠纷。
(四)提升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要求。在诸暨,2236个社会组织、38000多名平安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群众崇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日益浓厚,法治理念、法治意识已经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之中;雪亮工程、大数据运用等信息化建设正扎实展开;专群结合、专业人办专业事的导向进一步形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要在做好社会化这篇大文章上下功夫,培育和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要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基层治理上下功夫,使循法而行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准则和自觉行动。要在创新“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上下功夫,让大数据多跑路,让老百姓少跑腿。要在推进基层治理专业化上下功夫,既充分发挥政法队伍的主力军作用,又积极培育发展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工队伍,促进社会治理更专业、更集约、更高效。
三、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进而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的浙江元素,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五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党政推动与发动群众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党政推动,是“枫桥经验”的政治优势;发动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现代社会,善不善于发挥社会主体积极性,是衡量党委、政府社会治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千难万难,发动群众就不难。诸暨的实践表明,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坚持党政推动与发动群众相统一,既确立党委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又突出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两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二)正确处理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求实效、谋长远,求的不仅是一时之效,更有意义的是求得长远之效。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就化解矛盾而化解矛盾,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好社会治理领域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固化为长效机制,更好地指导和推动面上工作。当前,特别要从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入手,瞄准要害、精准发力,切实把风险防住、把漏洞堵严、把短板补齐;更要总结固化成功做法,建立完善科学治理、有效治理的长效机制,在创新制度、健全机制中丰富“枫桥经验”的内涵。
(三)正确处理压实责任与鼓励担当的关系。落实社会治理各项措施,需要明晰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追责清单,形成社会治理领域的责任链。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变“他觉”为自觉,变被动履职为主动担当,防止把层层压实责任变成层层转移责任、层层推卸责任。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就要更加注重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鼓励和支持基层大胆实践、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努力提升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能力和水平。
(四)正确处理培育典型与面上推广的关系。调研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新时代“枫桥经验”已在诸暨全域全面推开,各级各部门在相互学习借鉴中不断完善,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但从全省面上看,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重典型培育、轻典型引路,重“点”上包装、轻“面”上推广等倾向,影响了社会治理的效能。培育典型不容易,由点及面更困难。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就要本着“抓培育、树典型,抓推广、促提高”的思路,既注重培育、造就一批重量级社会治理工作“盆景”,更注重加大面上复制推广力度,努力变“盆景”为“风景”,聚“风景”为“全景”,真正使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省遍地开花。
(五)正确处理基层治理与地方发展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些年,诸暨市以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为牵引,在保障民生的过程中预防化解矛盾,以社会治理的成效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同步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诸暨的实践启示我们,抓基层治理不能就事论事,要把基层治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能单打独斗,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起来。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把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纳入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把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放到“两个高水平”建设大局中去谋划,更好地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
——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调研报告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平
为深入贯彻省委关于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的决策部署,今年4月,我带调研组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杭州、衢州、丽水及淳安县、建德市、桐庐县、常山县、缙云县等三市五县(市)蹲点,针对卫生健康领域改革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聚焦如何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开展调研。调研期间,我们走访了淳安县人民医院、常山县中医院、缙云县人民医院浙中肿瘤中心等7家县级医院,建德市乾潭镇中心卫生院、常山县招贤镇中心卫生院、缙云县新建镇卫生院等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召开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医护人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12次,随机访谈就诊群众30余人次;面向群众和基层医护人员开展服务需求和满意度调查问卷100余份。通过调研,进一步掌握了情况,对如何尽快补齐短板,以点带面加快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找准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现实问题
通过调研走访,我们发现当前基层干部和群众集中反映最强烈、最需要迫切解决的有三大问题:
一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这块“短板”一直没有补齐,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一是资源不足。目前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占全省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8.5%,每千人口床位数0.51张,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大大落后于邻近的江苏省。调查中发现,淳安县、桐庐县、缙云县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占总床位数的比例都在10%以下。其中,缙云县的实有床位数只有49张,仅占当地总床位数的2.54%左右。二是队伍不强。全省还有30家乡镇卫生院的职工数量不足6人,人才下不去、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村卫生室逐年减少。淳安、桐庐、建德等地乡村医生年龄普遍偏大,60岁以上的占60.8%。三是水平偏弱。5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住院服务功能,床位利用率还很低。目前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例仅有50.04%。桐庐县、建德市、常山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病床使用率均低于50%。
二是群众看病烦看病难。从调研中与群众的访谈及调查问卷反映的情况看,老百姓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一方面,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同时由于一些就医流程繁琐,使老百姓来回跑、反复跑,造成就医时间过长,很多医院需要挂号排一次队、看病排一次队、付费排一次队、拿药排一次队等,群众就医体验差、获得感少;另一方面,“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尚未全面形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仍须做实,存在有签约没服务或服务不到位的情况。
三是基层统计报表繁多。通过对杭州市、常山县等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解剖麻雀”的情况看,要求基层填报的报表目录多达362条,涉及报表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多达56个。汇总梳理后发现,报表填报中集中存在个案信息重复录入、业务信息统计交叉、基础信息系统统计功能不完善、信息系统接口需要改造、缺乏相对统一的业务信息系统登录平台及统计效率有待优化等六大问题,且大多数报表的填报工作都集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同志反映,一些同志“上午做业务、下午填报表”,碰到上面检查、年底总结评比时,常常要加班加点做报表、通宵达旦填表格,互相调侃昵称“表姐”“表叔”,有时根本无暇顾及为群众服务。
二、深挖卫生健康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根源
对照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烦看病难等问题,我们认真梳理、综合分析、深挖根源,发现卫生健康领域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一是从供给侧看,主要体现为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仍显不足,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效益有待提高。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仍将处于一个较快增长阶段,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的增长还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与总量供给不足相比,更为突出的是资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包括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医疗与公共卫生之间的资源供给不均衡,妇女、儿童、老年人和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的资源供给相对短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强与城市大医院服务过度并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碎片化,缺乏整合、系统、连续的服务;基层缺人才、缺技术、缺管理的问题突出。
二是从需求侧看,主要体现为群众健康意识、生活方式、就医习惯有待改善。调研中发现,这些年,虽然我们一直在推动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但工作效果和成果的转化还不够,居民健康意识有待提升,“宁可花钱治病,不愿投资健康”;不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仍然存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整体不高。就医理念不科学、不合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还未全面落实,群众对基层医生不信任,小病到“大医院”、找“名医生”,舍近求远的就诊习惯仍未转变,迷信“贵药”“进口药”“高端设备”“大检查”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三是从制度侧看,主要体现为重大改革发展政策缺乏统筹决策、整体设计和协同推进。当前,我省医改工作已经到了从打好基础转向提升质量、由单项突破转向综合推进的关键时期。但基层普遍反映,改革资源碎片化、部门化,“三医”联而不动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统一、高效、权威的改革领导体制亟待建立和完善。整体政策与具体政策、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长期规划与阶段性任务之间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特别是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人事薪酬制度和综合监管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还缺乏整体推进的制度设计;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促进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保障医保基金平稳运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和确保群众医疗负担可承受之间还缺少有效、联动的实践路径。
四是从治理侧看,主要体现为治理思维、治理能力、治理方式不适应新发展需要。在座谈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的个别干部还是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还比较单一,管理方法还比较落后,突出表现为: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习惯于做管控调配资源的“总院长”,不善于做过程和结果的“监管者”;重检查、评比和考核,轻指导、协调和推动,习惯于做台上的“裁判员”,不善于做台下的“施工员”;习惯于用简单的行政指挥和行政命令,不善于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跟不上社会化管理、大数据应用、信息化服务的步伐。
三、全力推动医疗卫生服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聚焦解决卫生健康改革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要紧紧抓住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群众看病烦看病难这一突出问题,“出实招、见实效”,部署实施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开展报表专项清理等三大改革举措,统筹谋划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积极谋划“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延伸项目,从群众需求出发设计改革内容,以群众语言设计项目名称,围绕让群众看病“少跑腿”“就近跑”“不跑腿”,从群众就医感受度最高的“关键小事”改起,重点解决挂号、就诊、住院等就医环节的难点堵点痛点,出台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检查少跑腿等十大改革举措。同时,切实承担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责任,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改革实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省政府《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数据共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要求,加快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数字化水平。以标准规范做实改革落地,出台《2018年改善医疗服务项目工作细则》,形成全省统一、具体量化的工作指标体系。以群众获得感评价改革成效,加强专业机构、第三方评估和群众满意度评价,让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推动者、受益者。
二是切实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把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补齐发展短板和深化医改的突破口,深入推进11个县(市、区)的建设试点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在全省面上推开。按照统一机构设置、人员招聘使用和医疗卫生资源调配,统筹财物管理、医保支付和信息共享,强化分级诊疗、签约服务和公共卫生“三统一、三统筹、三强化”的要求,通过重构管理体制、重组服务体系、重建运行机制、重塑就医秩序,整合县乡两级医疗卫生资源,着力推进县域卫生管理体制、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和就医秩序创新转型,着力提升群众身边的医疗服务能力,努力从根本上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问题。
三是开展报表专项清理活动。把问题反映最强烈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突破口,在严控检查评比、考核达标项目的同时,切实加强省级层面顶层设计,按照“一窗登录,集成填报”的思路,通过精简整合报表、搭建统一的信息报表平台、加快信息系统接口改造、清理整合业务信息系统等措施,达到减报表、减环节、减流程、减系统“四减”目标,着力减轻基层负担,让医护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把为群众服务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四是统筹谋划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导向,以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健康浙江为目标,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破难题”为主线,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全面实施医疗卫生服务强化工程,全面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切实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关于临海中小企业转型的调研报告
中共台州市委常委、临海市委书记蔡永波
改革开放以来,临海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逐步形成汽车机械、医药化工、户外休闲用品、彩灯、眼镜和合成革等六大传统产业。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要求,最近,我以临海六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主题,入园区、进企业、到车间,走访了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召开企业家、行业协会等座谈会6次,深入了解传统产业发展情况,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有了更加明确的思路。
一、传统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临海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八八战略”,着眼于打造“制造之都”主阵地,大力发展传统制造业。2017年临海被列入全省18个振兴实体经济试点示范市,并获得年度考核评价全省第一。
1、产业基础扎实。2017年,临海六大传统产业有规上企业304家,上市企业5家,实现规上产值696.9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8.6%。汽车机械,以吉利豪情为龙头,产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并参与大众、东风等著名品牌企业生产协作。户外休闲用品,2017年外贸自营出口额达86.2亿元,占全国比重约三分之一。医药化工产业,产值占台州一半以上。同时,临海还是全国最大的节日灯生产基地,是国内三大合成革生产基地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太阳镜生产基地。
2、发展态势良好。经过几代企业家的打拼和积累,六大传统产业都形成自身特色,汽车机械产业入选浙江省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医化园区顺利通过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验收,户外休闲用品产业被列入第二批省产业集群示范区区域国际品牌试点,眼镜行业获批创建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2017年,六大传统产业实现累计利税104.9亿元,同比增长27.9%,利润65.6亿元,同比增长22.0%,增速均居台州市第一。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19.2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3.2%,居全省前列。
3、行业优势明显。龙头企业在本行业内具有明显话语权,共参加制定国家标准97个、行业标准144个、省级地方标准5个,参加“浙江制造”标准起草8个。华海药业是国内首家通过美国FDA认证企业,永太科技是全球产品链最完善的氟苯精细化学品制造商,正特集团产品连续四年在德国获得工业设计最高奖“红点奖”。为积极应对贸易挑战,永强集团成立浙江永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为行业内企业提供产品检验服务,提供技术和标准支持。
4、平台空间广阔。目前已经形成以两大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特色小镇为支撑,小微企业园区为补充的产业平台体系。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着力发展湾区经济,目前正在打造占地20平方公里的汽车产业城,已经落户16家汽车生产及配套企业。临海经济开发区目前重点打造占地3.5平方公里的国际医药小镇,建成后将成为年产值1000亿元、税收100亿元的医化产业创新基地,总投资100亿元的华海制剂产业园去年已开工。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启动,将布局30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推动800家企业入驻集聚。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临海大部分医药企业以原料药和中间体生产为主,制剂在全市医药企业销售中仅占16%。休闲用品、彩灯、眼镜、合成革等产业总体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阶段。350家休闲用品企业中仅有上市公司1家,规上企业69家。900多家眼镜企业、600多家彩灯企业,规上分别只有8家、36家。休闲用品、彩灯等以出口加工为主,中小企业的利润约5%,去年受汇率波动影响,出现有订单有销售而没有利润的局面。
2、创新能力点强面不强。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建设、成果应用主要集中在少数龙头企业,华海、伟星、永强3家企业每年科技研发费用占规上企业的30%左右。全市授权专利中,汽车行业占比近1/3。12家省级研究院和38家省级研发中心中,医化行业占比为58%和50%。全市有“国千”人才12人、“省千”人才18人,30人中有29人集中在医化行业。
3、集约化发展水平不高。2017年临海六大传统产业有企业2500多家,规下2200多家。企业集聚度不高,除医化行业相对集中外,其他行业小微企业园只有港海小企业创业基地、新王开机筛有限公司小企业创业基地、大洋小企业创业基地等3家,入园小微企业131家。企业之间关联性弱,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雷同性高、协同性差。如眼镜行业,利润非常薄,国内销售的一般仅卖3元一副,出口的约2美元一副。
究其原因,从历史角度看,民营企业从家庭作坊起步,积弊逐渐显现。行业门槛低,改革开放初期,几台机器几间房屋就可以开厂,“家家办工厂、户户搞经商”催生了大量“低小散”企业。产品起点低,在全球制造业大转移中,临海作为承接地之一,逐渐形成以代工、贴牌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产品附加值低,依赖出口程度高。管理水平低,以家族式管理为主,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差距很大。
从内生动力看,不少企业家对优化升级顾虑多。主要表现为:一是惯性思维,由于几十年的粗放式经营,目前企业虽然尚能盈利,但改变的动力不足;二是守业心理,部分企业经营者仍为老一辈企业家,受年龄、阅历等影响,有求稳心态;三是不敢创新,面对各种经营风险,众多中小企业怕失控、怕麻烦,难以主动优化升级。
从外部环境看,要素制约严重。一是创新资源不足。县级科技资源缺乏,对人才吸引力不强。二是土地制约严重。存量土地进一步减少,土地政策处理难度加大,工业用地日趋紧张。三是企业融资较为困难。龙头企业融资成本较低,而资金相对紧缺的大量中小企业信贷总量有限且费用高,融资难、融资贵成为众多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思路
传统产业只有优化升级,才能凤凰涅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推动经济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
1、抓平台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既要加快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高质量打造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和临海经济开发区两大千亿级产业主平台,全力打造国际一流汽车产业园,继续巩固提升医化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成果,实现现代医药制造模式转型。又要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深化产城融合发展,高标准推进临海国际医药小镇、时尚休闲用品小镇、时尚眼镜小镇和彩灯小镇建设,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在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功能叠加、城镇产业互动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国际化的创业创新平台。还要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建设,以老旧工业点改造为抓手,彻底告别“三合一”,限期整治“低小散”,着力推动小微企业园区化发展、抱团式发展。
2、抓企业培育,夯实实业根基。一要兼顾抓大和活小。一方面,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深入实施“2513”工程和“凤凰计划”,发挥大企业在技术、品牌、市场中的整合作用,提升行业集中度;另一方面,狠抓小微企业优化升级,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丰富传统产业的“毛细血管”。二要兼顾引进和培育。一手抓增量引进,招大引强,“无中生有”引进高端制造产业;另一手抓存量提升,开展二次招商,推动传统产业“有中生优”。三要兼顾激励和淘汰。坚持“亩均论英雄”,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持续推进违法建筑、环境污染和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大激励力度,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资源要素向产出效益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集聚。
3、抓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灵魂。一要加大研发力度。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以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为依托,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发体系,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建立企业研究院,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建立省级研发中心,规上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中心镇建立主导产业科创园等“四个全覆盖”。二要加强智能制造。抓住“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机遇,深入推进“机器换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与推广,着力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三要推进“互联网+”。鼓励和推动企业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平台,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研发设计、生产管控、市场服务等关键环节渗透融合,提升两化融合应用水平。
4、抓人才培育,集聚发展核心。一方面,培育优秀企业家。引导领军型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坚持实业报国,以永不停歇的脚步打造行业领先、勇立潮头的领军企业和标杆企业。另一方面,培育工匠精神。加强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行业指导、企业和培训机构自主组织培训的运行机制,支持企业在台州学院等院校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同时,加大引才力度。用好临海“人才新政”三十三条,加大人才奖励和成果转化奖励。推行“人才+项目”的引进机制,以项目资金带动人才引进。
5、抓产品品牌,维护企业生命。坚持“品牌强市”,深入推进“三强一制造”,着力从供给端发力,以质量升级、标准提档、品牌增效为突破口,全力打响“临海制造”品牌。深化“标准化+”,标准引领与标准创新两手抓,帮助更多企业申报国家、行业标准。积极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品牌创建,坚持品牌“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企业产品品质、文化内涵、社会形象,着力打造一批市场认可、国际接轨的“拳头品牌”。
6、抓政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落实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改革,推行工业项目出让“标准地+承诺制”,大力优化线上和线下审批服务,确保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最多26天”。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两化融合等的扶持力度,严格落实企业减负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积极帮助成长型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保持生机和创新活力,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
——柯城区“三位一体”改革的调研报告
衢州市柯城区委书记徐利水
5月以来,围绕“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三位一体’改革作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我先后三次带队赴九华、万田、沟溪等3个乡进行专题调研,对各乡农合联运行情况、服务功能、发展势头等开展调查。通过与农合联产业互助会、乡村干部、部分农户等进行交流探讨,确实看到了问题,受到了启发,加深了思考。
一、基本情况
九华乡、万田乡、沟溪乡都是柯城区的农业大乡,也是最早实现乡级农合联全覆盖的乡镇。三个乡的经济产业各有特点。调研过程中,许多村民、农业经营主体和乡村干部向我反映,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有效促进了农民利益联结“紧”起来、涉农资源“统”起来、合作运转“实”起来,让农民尝到了改革的甜头,区级部门和基层“七站八所”找到了改革路径、明晰了改革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化运作体系基本建立。围绕来料加工、柑橘、中草药、农家乐等十大产业,我们成立了覆盖主要农业产业和主要涉农经营领域的互助会。同时组建4个区域性“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中心,把全区540家农合联会员都纳入服务范畴,并由十大产业互助会作为农业主体对接市场,农合联全力高效协助配合,实现农民与市场无缝衔接。
2.实体化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区农合联运营资产经营公司和农民合作基金两大平台,优化整合涉农资源,有效破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销售拓展、资金来源等一系列难题,形成了以九华乡方向明、万田乡郑华丽、沟溪乡徐志辉等一批能人带动下的合作创业格局,打造农民共建共享、共创共富的利益共同体。
3.精准化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比如,万田乡种粮大户郑华丽通过农合联将现有的45台农机农具和2条加工设备生产线以租赁方式为全区40家种粮户提供服务,将全区2100亩的种粮面积扩大到8450亩,并实现每亩节本增效300元以上。九华乡村民方向明注册成立衢州早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产品经纪人+农户”模式,仅一个经纪人就带动辐射500多户农民,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二、存在问题
1.缺少大机制保障,农合联服务功能的完善和涉农部门职能的转移还有待提升。农合联是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对农合联的介入并不是越深越好。按照省委文件“两分离”要求:管理与服务分离,监督与执行分离,需要将涉农部门的服务和执行的职能委托给农合联。但调研中发现,农合联毕竟是一个合作经济体,不是行政机构,不具备财政、税收等方面的资质。而各涉农部门的服务职能是在相对封闭管道内运行,职能转移涉及权力再调整、利益再分配。有些涉农部门在职能转移时存在“挑三拣四”“拖泥带水”的现象,服务职能“打架”情况仍然存在。比如,农民技能培训涉及农办、农业局等部门,让农合联来承接这项服务后,各方之间协调难度较大,在培训计划、资金保障等方面也难以统筹安排。
2.缺少大主体引领,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目前产业互助会成员均为本地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大户,新引进的资本主体很少。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为66.1%,在全省来看不算低,但平均经营耕地规模不足0.5亩,全区1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不足100户,20亩-100亩的不足200户,经营规模偏小,土地分割零碎,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推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仍显不够。此外,各类农产品品牌过多过滥,在产品营销、品牌打造、流通创新方面有效方法不多,缺少对接市场的龙头企业和品牌,柑橘等主导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3.缺少大规划统筹,资源的挖掘开发、综合利用不够。各农业主体更多的还是陷于“小农业圈”,就农业而发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拉伸得不够。“多规合一、多态融合、一体整治”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还不到位,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之间的多要素联动推进还不足,农村各类要素潜能的挖掘以及农民财产的赋权等力度不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与农村“三位一体”改革结合得不够紧密。这也导致乡村许多沉睡的土地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还没能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4.缺少大产业带动,愿意回归乡村、扎根乡村、建设乡村的人才不多。随着改革不断深入,确实带动了一些产业增效、一部分农户增收,但离形成燎原之势、推动全面振兴还有差距。全区农业户籍人口为22.8万人,可是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仅为5.27万人,而且50%以上是60周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农业收入只占26%左右。“小农意识”普遍存在,一些农民将承包地视为私有,有些兼业农户把种植业当成副业,即使土地荒芜也不愿转包或放弃承包,土地流转难度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依然稀缺,很多农户不论是生产还是经销都与市场脱节。甚至二十多年过去了,区里的农业大户和带头人仍旧是当年那批先闯先试的人。
三、对策建议
根据调研,我们应该把“三位一体”改革放到实现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下去思考,系统谋划、精准发力。
1.强化规划的引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房整治为抓手,把乡村作为一个大整体、生态圈,加快做好全域“一张图”规划。通过科学规划,充分发现和挖掘乡村的潜在资源和价值,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通过统一规划,着力破解农田碎片化、村庄无序化等问题,进一步促进耕地集中连片、质量提升,为乡村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充足空间。
2.突出产业的融合。要把准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坚持融合化导向,突出差异化定位,构建专业化的产业发展和服务体系,为生产合作提供方向。政府要整合好各方资源、资金,有意识地引导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重点抓好柑橘、中草药等产业发展,多产联动、多态融合,拉长产业链、构建生态圈,打造“农业+旅游+科技+文创+运动”的新乡村、新平台、新社区。
3.加强品牌的打造。品牌打得响,供销就不愁。要以市场为中心,围绕“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元素,从质量、设计、仓储、营销、保护等方面着手,构建一套标准化的品牌体系。着力扶持培育壮大“中澳柑橘风情园、农法自然、浙八味神农蝴蝶谷、大荫山丛林探险”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项目,让柯城特色农业品牌、森林运动品牌、乡宿柯城文旅品牌等系列特色品牌在市场上叫得响、站得住、铺得开。
4.用好金融的力量。借助金融的杠杆作用和专业能力,深化拓展信用合作。要结合绿色金融改革,把农村抛荒地、农民宅基地以及农房、农地的使用权、经营权转变成为农民融入乡村振兴的“注册资本”,让闲散土地成景区、荒芜田园成公园、闲置民房成客房,变乡村的资源、资产为资本、资金,促进康养休闲、民宿产业、文化创意、运动健身等新兴业态在乡村百花齐放。
5.吸引人才的回归。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我们要通过大规划的引领、新业态的培育等重塑乡村魅力。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搭平台、创机遇,鼓励更多在外“新乡贤”和青年人才回乡创业、扎根农村,成为带动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的带头人,不断引领并撬动各类资本、资源向乡村集聚,让新时代的美丽田园成为施展才华、收获成功的“梦工厂”“大舞台”。
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探索
——泰顺县探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省委党校领导干部进修班泰顺调研组
为了响应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号召,调研组于5月29日至6月1日,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推进美丽浙江建设为主题,深入样本县泰顺开展调研。其间,我们走访了泰顺塔头底温泉古村、云岚牧场、交垟土楼、廊桥文化园等生态产业项目,以及新城区、无区域生态移民区、石文化创意园、时尚体育小镇等生态转型发展平台。通过调研,我们对如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通“两山”转化渠道,解决泰顺等生态富裕县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有了一些新的启发和思考。
一、泰顺县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的探索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