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清单
一、政治纪律与规矩:强化学习领悟,坚定政治立场
(一)理论学习深度不够,体系把握欠缺
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学习过程碎片化,多为通读,精读甚少,对新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及实践要求领悟不深。例如,对党的XX全会精神的学习系统性不强,对中央最新要求和规定中的关键要点理解不够深刻,未能充分融会贯通。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时,投入精力不足,常以工作繁忙为由放松学习,在中心组学习和理论学习中存在“走过场”现象,未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学以致用。
(二)政治站位与大局意识待提升,执行纪律有偏差
政治站位不够高远,面对复杂问题时,从全局高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不足。在推动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差距。政治纪律执行不够严格,有时因时间紧、任务重而简化程序、降低标准,影响工作质量,反映出在执行政治纪律上不够坚决彻底。例如,在落实某些重要政策时,未能充分考虑整体利益,推进速度缓慢。
(三)“两个维护”践行不彻底,决策部署执行打折
虽深知“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上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不够坚决有力。有时因局部利益或工作困难,对上级要求执行不到位,缺乏从政治高度看待和推进工作的敏锐性和自觉性。在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措施不够精准,部门利益考虑较多,缺乏全局一盘棋思想,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新思路、新举措不足。
(四)学用结合存在差距,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足
在学用结合上存在欠缺,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例如,在政协工作中,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委组活动不够活跃。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政治形势分析研判不及时、不全面,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把握不够准确,践行“政治三力”的成效未能充分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方法。
(五)政治理论学习表面化,深度与系统性欠缺
政治理论学习缺乏深度,仅满足于表面了解,未深入钻研。例如,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对重要文件通读而不深思,未能将其与实际工作中的廉政建设、作风整顿等紧密结合,导致执行从严治党举措时理论依据不精准,工作推进缺乏深度和系统性。日常学习方式单一,多为泛读,缺乏精读和系统研究,重工作轻学习,思想深处未重视学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未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
(六)政治站位影响决策执行,学用脱节问题突出
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时,政治站位不高,存在打折扣、搞变通情况,未从全局高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如在落实某些政策时,因担心阻力而采取不当策略,影响整体推进速度。在学用结合上存在差距,谋划工作时未将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全过程,决策时未能将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方面做得不够。
(七)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力,党员教育引导不足
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部分同志因不愿得罪人,在决策过程中不提反对意见,缺乏独立思考和积极参与。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对分管部门同志的教育引导不够,自身及分管部门同志在高标准严要求上存在差距,未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八)理论学习深度广度不够,政治敏锐性待提高
理论学习深度和系统性不足,对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学习不够深入全面,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时显得力不从心,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受到影响。对党的“六项纪律”学习缺乏钻研精神,理解把握不够精准到位,政治敏锐性尚需进一步提升。
(九)思想政治建设薄弱,政治警觉性需增强
抓思想政治建设力度不够,个别干部出现政治修养松懈、定力不强、免疫力缺失等问题。政治警觉性和鉴别力有待提高,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斗争的警惕性不足,对新情况、新问题敏感性不够,研究不深入,对违反纪律规矩的现象抓早抓小意识和力度欠缺,抵制不良思潮和错误言论的方法不多。
二、党性、纪律与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
(一)组织生活参与不积极,思想认识待深化
组织生活参与度不高,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常满足于组织安排,未主动提出开展主题活动的建议。对重要思想论述的学习认识不足,未将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二)群众路线践行不深入,服务能力需提升
群众路线贯彻不够深入,与群众沟通交流不足,对群众需求和利益诉求了解不全面准确。制定政策和推进工作时,未充分考虑群众接受程度和实际困难,导致群众满意度不高。随着社会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创新思路和有效措施,习惯用传统方法处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不佳。
(三)享乐奢靡之风犹存,务实作风尚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