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主生活会“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价值追求更加坚定”方面参考素材(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
落实“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价值追求
更加坚定”方面问题查摆
1.群众观树得不牢,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平时工作中主动走近群众、贴近群众少,在服务群众上没有摆正自己的公仆位置,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减弱,群众工作标准降低,主动帮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少,没有真正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平时到部门街道、社区居民区以及相关企业调研走访多一些,真正走到群众家里时候少,每年只是在“七一”“春节”等节假日进行集中走访慰问,走访的对象也都是老党员、老干部和部分困难群众,涉及面比较窄。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少,导致对群众的真实心声倾听不足,这实际上就是脱离群众的表现,说明自己内心深处与群众的感情还不深,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作亲人。
2.在基层党建工作方面,系统性还欠缺。对基层党建工作,能够做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推进,带动了各级抓党建的氛围,责任意识、工作举措都在强化。不少方面都有探索、创新,做法、经验得到省、市肯定,如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服务居家养老等。但在整体提升推进的系统性研究、措施上还有不足。特别怎样更好解决基层党员作用发挥,整体提升相对软弱村支部战斗力方面,深入思考研究不够。虽然都有些措施,也发挥作用,但系统性、基础性方面还不够。
3.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意识是强的,到XXX工作后的第一个星期,就利用周末时间走遍了XXX的所有乡镇。年底工作很忙,事务性工作很多,但也还是尽量挤出时间走村入企。但由于自己主观上急于想多走一些、多看一些,尽快把XXX的情况熟悉起来,有时候安排的点较多,一定程度上存在“走马观花”的情况。走访调研过程中,与乡镇领导、村干部交流较多,直接面对面与群众交谈偏少,对农村群众的真实情况、真实呼声了解和倾听的还不够。就面临的住房困难、公交偏少、就学不均衡等群众关注的问题专门开展调研还欠缺。
4.一是听取群众意见少。决策问题愿意听领导的意见、专家的意见,很少听群众的意见,甚至有时认为群众的意见比较狭隘,没有参考价值。即使有时召开群众座谈会,也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比如在民生投入上,虽然很多村民都对生活环境和出行环境差的问题反映强烈,但自己总觉得还是XXX形象更重要,自觉不自觉把惠民工程和形象工程联在了一起。因而,这几年大部分的投资都用在了城市社区,而对村一级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了城乡工作不平衡,村民们不满意。二是解决群众困难少。工作中存在关心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不够的问题。特别是对群众提出的入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对一些群众提出的生活困难X就业困难问题关注较少,解决力度不够。比如,我区仍有XXXX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不配套、安防措施不完善、物业管理跟不上,群众意见很大。虽然列入了治理范围,但是跟踪问效不及时,建设慢、效率低。三是对群众需求关注少。目前辖区人口XXX万,而便民服务设施不足,各类市场布局不合理,群众生产生活感到不便,虽然建设了XXX个便民菜市场,由于管理不到位,有些被挪作他用,群众反映强烈。发展社会服务组织力度不大,全区成型的社会服务组织寥寥无几,无法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社会管理机制也不完善,辖区各级民调组织人员不足、素质不高、服务能力差、群众不满意等问题没有引起重视,因而一些矛盾在基层化解不了,导致越级反映诉求增多,影响了社会稳定。
5.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强大力量的实际行动不多,疲于应付会议、检查,紧贴党员群众的时间较少,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没有很好发挥。6.漠视群众利益,忽视群众期盼。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挂在嘴上,却落不到行动上。对群众期盼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研究不多,推动不够,出行难、饮水难、通讯难、住房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XXX个村XXX公里公路未硬化,XXX个村未通客车;未硬化串户路XXX公里,未硬化通组公路XXX公里;XXX户XXX人安全饮水无保障;XXX个村不通固定电话,XXX个村不通互联网;还有XXX户危房需要改造。常把教育优先挂在嘴上,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公办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公办幼儿园园数只占全县的三分之一,城区入园需摇号;教育项目建设缓慢,县XXX中学建了XXX年未完工,周围房开都建起了,但师生还未入住,家长反映强烈。XXX片区棚户改造项目揭牌至今已有XXX年,由于求稳怕乱迟迟未动,自己既未主动破题,也让分管同志小步推进,就怕掌控不好,对自己有影响,就没有顾及群众心中的期盼,导致群众居住条件未得到及时改善。
7.群众感情淡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被动解决多,主动化解少,要求基层解决多,直面群众解决少,主动到矛盾多的地方与群众面对面听取诉求少,宣传政策、化解问题方法简单,态度生硬。如:在XXX高速公路安征迁工作中,由于宣传工作做得不深入不细致,一些群众不理解,时有阻工,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情发生。XXX村当年为XXX路建设进行整村搬迁,现在高速路建设全村又有1/3的房子要二次搬迁,留下的房子还紧邻高架桥边,施工期间给群众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群众意见大。而面对来访群众,往往认为高速公路建设事关XXX全局,是列入省委、省政府“县县通高速”目标的重点工程,就气不顺、心里烦、口气硬、声音大,工作方法简单,不仅难以化解问题,而且与群众的距离疏远了,感情淡漠了。
8.工作中,自己很重视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很多工作都想办法与分管同志及时沟通、充分讨论,形成一致意见。但有时研究工作,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还是不够充分,在集体决策研究的时候,畅所欲言的局面没有完全打开,没能把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有时对一些时限性强的工作,在征求分管领导、基层群众和专家学者等多方面意见上做的不彻底、不全面,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激发干部工作干劲上,自己很注重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采取办法有效凝聚和统一全县上下的思想和力量,但在如何实现调动激情和凝聚力量最大化上下功夫还不够。比如,在推进协同发展上,各级干部都能立足本职去想事、干事、干成事,但是对照克志书记提出的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要求,抓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还没有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精神状态还没有达到最佳。
9.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始终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心关注群众疾苦,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但对照党的根本宗旨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在加强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推动民生事业上,关注基层群众冷暖还不够积极主动,对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等热点难点问题,大多研究布置后安排相关部门去办理,自己带头抓落实的作用发挥还不到位。带着题目拿出专门时间到基层搞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的次数不够多,一些日常性工作大多是听取分管同志或部门、乡镇的同志汇报。走村入户与群众坐下来聊一聊的时间少,到先进村、示范村调研多,一般村、后进村调研少,对群众内心真实想法把握还不准确。
10.一是普通党员身份意识不够强。在思想根子上还是偏重于县委书记的身份,参加所在支部活动少,和同志们交流少,对支部部分同志还不认识,“三会一课”制度坚持的不够好。二是律己要求上还不够严。公务出差、外出招商等虽然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报告,但电话汇报、口头汇报的多,没有严格履行书面报告和请销假制度。三是监管深度不够。存在少数同志没有及时向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我在这方面监管力度不够。
11.组织生活制度抓在经常、重在日常执行不严格。对组织生活制度执行管得不严不细,基层为筹够参加组织生活人数采取为党员发“补贴”方式,针对这种现象没能及时引导教育,没有看到本质问题,是现在基层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出现严重滑坡,党员内心不服、不愿参会,这也是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最大危险。平时没按要求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会,常因工作忙未能参加县委办支部学习,比如,今年仅在县委办党支部参加两次专题学习,上过一次党课,对照《准则》要求,发现自己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还真不够经常。
12.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和作用发挥不够。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得不紧、不细、不到位,全县仍存在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反映村党组织书记问题的信访件还相当的多。基层组织的硬件水平虽然上去了,有些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发挥得不到位,个别服务中心是个“空架子”,没有切实发挥作用。
13.组织生活制度有“落空”。能够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但是对党内政治生活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活动少,有时会不自觉地以“领导”身份对同志们提要求、作指示;与支部成员交流不多,有时还停留在口头上、墙面上、文字上,有时因事务性工作不能及时参加所在支部活动;对基层党组织生活开展缺乏有效监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14.检查工作村上去得多,进社入户、接触群众少。在任XXX党委书记一年多时间里,许多偏远的地方还没有走到,一些XXX干部还叫不上名字,对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蹲点调研、解剖麻雀不足。不善于与干部群众交心谈心,舆情信息掌握不准不全。检查工作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点上去的多,面上和其他工作督查过问少,深入一线协调解决问题不够经常,对一些工作关键节点现场指导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