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讲稿:中国安全是世界安宁的定海神针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迎来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的第十年,也是我国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国家安全教育深入人心,国家安全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不断强化,这是每一位公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的繁荣稳定,也与每一位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回顾过去十年来国家安全教育的丰硕成果,更要展望未来,进一步深化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防线。日前,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也特别印发通知,强调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我们更应该以实际行动践行“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的主题活动。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守护国家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国家安全工作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需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以构建国家安全体系为统领。
下面,便从以上六个方面,谈一下中国安全,聊一下国际时政,共同体味一下国家安全乃至世界安宁的弥足珍贵!
一、人民至上:加沙血泪映照东方安宁
老师们、同学们:谈起国家安全,提及人民至上,我想和大家谈谈一个令人心碎的话题——加沙地带的苦难。
加沙地带是一片位于地中海东岸的土地,面积不足360平方公里,人口却超过200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鲜血,每一双眼睛都噙满泪水。这就是巴以冲突给加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就是战争留给我们的伤疤。
让我们用数字说话。加沙地带的人口密度是全球最高的地区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生活着超过5500人。这意味着,在这片狭小的土地上,平均每秒就有1.7个孩子出生,而每分钟都有3.2个家庭因轰炸而流离失所。2021年5月的冲突中,仅11天就有256名巴勒斯坦平民丧生,其中包括66名儿童。这是一场人间悲剧,是战争机器对无辜生命的无情碾压。
加沙的医院,本应是生命最后的庇护所,却在战争中成为轰炸的首选目标。2023年6月的冲突中,加沙地带的10家医院中有8家遭到袭击,超过100名医护人员伤亡。在加沙最大的希法医院,每小时要接收10名重伤员,而每分钟都有一个家庭在为逝去的亲人痛哭。
加沙的学校,本应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殿堂,却在战争中沦为废墟。平均每所学校都要接纳500名流离失所的难民,教室里挤满了无家可归的孩子。一位12岁的男孩说,他每天都在恐惧中度过,因为炸弹声比书声更响亮。过去10年,加沙地带的学校被毁坏了超过700所,超过40万儿童失学。这些孩子原本应该在教室里朗读课文,却只能在废墟中寻找生存的希望。
加沙的农田,本应是生命的绿洲,却在战争中化为焦土。以色列对加沙实施了15年的封锁,使这里的经济几乎完全瘫痪。超过80%的居民依赖国际援助生存,而失业率高达50%。
同学们,战争的残酷不仅仅是伤亡数字,更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一幅幅支离破碎的人生。它让我们看到,当子弹飞过天空,当炸弹炸毁家园,当生命在瞬间消逝,什么是最重要的是和平,是安宁,是每一个家庭的团圆,是每一个孩子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