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平安建设暨信访稳定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5-07-08 0

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平安建设暨信访稳定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平安建设暨信访稳定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街道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平安建设和信访稳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守土有责,筑牢平安建设“铜墙铁壁”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工作都将失去基础。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意识,把平安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以扎实有效的工作筑牢平安建设的坚固防线。

(一)构建严密责任体系,确保任务落地见效

责任是推动工作落实的“牛鼻子”。只有明确责任、压实责任,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明确各级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全街道平安建设工作负总责,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按照分工承担分管领域的平安建设责任。各村(社区)书记是本村(社区)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细化任务分工。制定平安建设工作任务清单,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明确工作标准、完成时限,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已完成的任务及时销号,对未完成的任务跟踪督促,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构建网格化管理。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划分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一名网格员,负责网格内的信息收集、隐患排查、矛盾化解等工作。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网格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网格工作考核机制,对网格员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激励网格员积极履行职责。强化协同配合。平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工作联动,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牵头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推动问题解决。

(二)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坚决防范事故发生

隐患是事故的源头,排查消除隐患是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患于未然。全面开展安全检查。聚焦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定期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安全检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实行闭环管理,确保隐患及时整改到位。突出重点领域整治。针对安全生产领域,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特别是对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高危行业,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在消防安全方面,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整治违规用火、用电、用气等问题,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食品安全方面,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隐患排查、登记、整改、监控等工作机制,定期分析安全形势,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加强应急管理。制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调运及时。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响应、迅速处置。

(三)加强重点领域防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重点领域的安全稳定是平安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要针对当前社会稳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重点领域的防控,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做好特殊人群管理。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动态管控机制,落实帮扶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防止发生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关爱和教育,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对涉黑涉恶、涉枪涉爆、电信诈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保持高压态势,露头就打,形成强大震慑。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的智能化水平。关注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强对金融、房地产、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风险排查和防控,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对非法集资、房地产领域纠纷等问题,要加强监测预警,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防止引发群体性事件。做好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的安全稳定工作。在重大节日、重要会议、敏感时期等节点,要加强安全稳定工作部署,强化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做好重点人员稳控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二、心系群众,搭建信访稳定“暖心桥梁”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问题的重要途径,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畅通信访渠道,方便群众表达诉求

信访渠道是否畅通,直接关系到群众能否及时、便捷地表达诉求。我们要进一步拓宽信访渠道,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便捷化的信访方式。完善传统信访渠道。加强信访接待场所建设,改善接待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每天安排一名领导干部到信访接待室接访,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信访案件交办、督办制度,确保群众信访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拓展网上信访渠道。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网上信访平台,开通手机信访APP、微信公众号等信访渠道,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反映问题。加强网上信访平台建设和管理,提高网上信访办理效率和质量,实现信访事项网上受理、办理、反馈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开展定期下访活动。领导干部要定期深入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主动上门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下访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建立信访问题收集机制。在村(社区)设立信访意见箱,定期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的诉求和意愿,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二)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及时解决群众问题

矛盾纠纷化解是信访稳定工作的核心任务。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形成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化解的工作闭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村(社区)每周排查一次,街道每半月排查一次,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梳理,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的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隐患。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村(社区)、企业、行业协会等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实调解队伍,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对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承包等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调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强化部门联动调解。建立健全由信访、司法、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门参与的矛盾纠纷联动调解机制,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矛盾纠纷,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联合调解等方式,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的沟通协作,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法治化水平。开展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对信访群众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情绪、解开疙瘩。为符合条件的信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引导他们依法维权,理性表达诉求。通过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提高信访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理性维权能力。

(三)坚持源头治理,从根本上减少信访问题发生

源头治理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从政策制定、工作落实等方面入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科学制定政策。在制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时,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考虑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让群众了解政策内容,避免因政策不透明、不理解而引发信访问题。扎实推进工作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对因工作失职失责、政策执行不到位引发信访问题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村(社区)是信访稳定工作的前沿阵地,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参与信访稳定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居)民自治制度,让群众参与基层事务管理,提高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群众正确看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让群众懂得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加强对信访老户、重点人员的思想疏导和教育转化工作,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促使他们息诉罢访。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