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组关于当前基层“微腐败”问题的调研报告
2020-06-20 276

当前基层“微腐败”问题的特点及工作建议


基层发生的“微腐败”成因复杂,种类繁多,既有主观思想层面,也有监管不严的问题,还有制度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有效治理基层“微腐败”既要立足当前严肃惩治,也需着力长远强基固本,努力营造良好的基层政治生态。近年来,我组在区纪委监察的正确领导下,在切实加强党内监督、查处基层“微腐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我组近三年针对基层“微腐败”的整治情况 

我组综合运用派驻监督“探头”、巡察“利剑”、办案“深挖”等各种监督主渠道作用,结合基层正风反腐专项治理工作成果,不断强化督导措施,巩固基层正风反腐督导工作成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近三年来,我组及监督联系单位立案查处正科级以下职级的干部共x人,占立案查处总人数的x%,其中移送司法机关x人;收到反映村(居)工作人员问题线索x件,占问题线索总数的x%,其中立案x人,占立案查处总人数的x%。 

二、基层“微腐败”的特点 

基层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看似不起眼,实际危害极大。特别村(居)等基层的许多问题并非“一日之寒”,仅靠抓几个、端几窝,永远只是“割韭菜”,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治本,首先要分析一下基层“微腐败”以下几个特点,总结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一)表现形式特点——以权力交换财富为主 

现阶段基层“微腐败”的表现形式仍以权力交换财富为主,权力可以用来交换财富,掌握权力,就占有了财富,比如各经济社往往会利用职权为指定租赁人专门设定“三资”交易条件,为工程承包人串标围标提供便利等,导致低价租赁层出不穷,工程项目长期被几个工程队承包等,在侵占集体利益的同时,背后也存在着不为人知的腐败行为。这都直接促发了“村官”等基层干部对权力占有的渴望,导致权力竞争的激烈。随着有权等于有钱这种畸形逻辑的演化,错误的思想观念在群众的心中也开始根深蒂固,当权者不贪不占就会被认为不正常,最终导致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当“村官”,既可以巩固财富,还可以发展财富。过去群众竞选“村官”是为了给老百姓管好这个“大家”,是真正的想为人民服务,但现在大多已经严重变性了。如何限定限制这些含金量极高的权力,破解用权不慎、滥用职权,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首道重点难点问题。 

(二)分布特点——以经济领域为主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