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领导干部下基层,万名党员帮群众”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2020-08-10 724

区委书记在“领导干部下基层,万名党员帮群众”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领导干部下基层,万名党员帮群众”活动安排,今天来咱们村党支部,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农村党员和群众淳朴、朴素、朴实,来到大家中间感到特别亲切。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一下农村党员怎样做合格党员、农村党支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一、党员是一个光荣的政治身份

大家是党员,党员是大家的政治身份。政治身份不同于其他身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自己申请的、组织批准的,只有当你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才能拥有。我们自入党那天起,党员就成了自己的第一身份,无论何时何地任何情况下,首先是一名党员,然后才是其它的身份,学生、军人、农民、公务员,等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99年前,我们国家备受列强欺凌,民族灾难深重,社会战乱,人民饥寒交迫。99年间,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翻身作了主人;建国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拓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党的事业新局面,党风民风焕然一新。99年的历程,一个朴素的结论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发展成就,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业绩、开创新局面的根本所在、关键所在。

村的历史也印证了这一点。村历史上曾饱受战火和灾害之苦,建国后群众才过上安定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和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日子逐渐富裕起来。历届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党员、群众致富奔小康,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建起了集贸市场、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通了柏油路、自来水、有线电视,建设了工业园,引进了多家企业,解决了多名村民就业。近些年还走出了余名大中专毕业生。村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党员发挥模范先锋作用,群众踏实苦干换来的。作为一名党员,参与村庄建设发展,为集体富裕、群众增收做工作,应当感到自豪和光荣。

党员是光荣的政治身份,每个党员都要为这个政治身份增添光彩,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珍惜自己的第一身份。入了党,是政治上的进步,是组织和群众的认可,要有这种自信,也要有这份担当。现在,有的党员忘记了自己的第一身份,不敢亮身份、不敢站出来、不肯走在前面,有的认为党员不党员,就差几毛钱,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还不如一般群众。群众意见很大,质疑甚至指责,他还是个党员他还是个党员吗?有了党员这个政治身份,你就不是一名普通群众了,是有组织的人,有理想信念的人,有追求担当的人,有纪律约束的人,就要成为毛主席讲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这是党对党员的要求,也应当是党员的自觉追求。

二、要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

思想是个总开关,思想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建设,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都伴随着思想的改造和作风的锤炼。1941年,开展延安整风运动,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着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干部。1996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2005年,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把思想建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教育主题更加鲜明,教育标准更加明确,教育层次更加深入。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党的群众观点,坚定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改进党的作风。在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的标准立起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面向全体党员,覆盖到每一名党员和基层的党支部,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持续抓党的思想建设的决心,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为思想建设提供了鲜明导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学、查、改、做”并举,全区各级党员深学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区重点工作共谋高质量发展之策,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真正在解决痼疾问题中守住初心、担当了使命。

就每一名党员而言,组织入党领进,思想入党才是党的。组织上入了党,并不等于思想上也入了党。思想改造是长期、持续的过程,过去思想进步不代表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也不代表永远先进,跟不上形势和要求就不是合格党员。现在,党中央对合格党员有全面界定,标准是四讲四有,即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提出这个标准是有现实针对性的。

建国后70多年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强调政治挂帅、思想纯洁,那个时期党员干部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党风好,社会风气好。提起那时候的党员干部群众翘大拇指,从心底里佩服。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集体观念逐渐淡化弱化;人人都为挣钱忙忙碌碌,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侵蚀着社会道德;基层民主充分发扬,一人一票搞选举,同时造成观念分歧、利益对立,等等。这些现实问题导致党员在思想认识、党性修养、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上出现了一些模糊认识甚至退化。比如理想信念动摇。有的只管利益、不管主义,理想淡漠、不信马列,质疑入党的初衷,忘记了初心。比如党性修养淡化。不学党章,不讲规矩,党员不像党员,不但不抵制一些不良风气和错误言行,甚至传播、散布一些有损党的形象的言论,编段子、讲故事,津津乐道,丝毫意识不到自己就是党的一个分子,抹黑党就是抹黑自己。比如先锋模范作用不见了。遇事首先考虑个人利益,对党组织安排的任务不是积极完成,而是应付推诿甚至置之不理,甚至在执行政策方面起反作用,造成坏影响。比如组织纪律观念弱化。有的党员不主动或不愿意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甚至参加组织活动讲条件讲价钱,有的外出打工的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与组织失联,组织不找他、他也不找组织。这些不良表现,深层次是思想出了问题。

思想改造也称思想斗争,这说明改造思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有取有舍,要动真碰硬,是自我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