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系统全面领会XX全会精神宣讲材料
2020-10-10 18

审计系统全面领会XX全会精神宣讲材料

 

   

 

党的XX全会开启了“中国之治”新境界,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xx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xx在接受xx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将在全厅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聚焦调校,对表对标,依法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效果上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全面领会XX全会重大意义  

 

党的XX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从历史视野看,全会《决定》是新中国70年发展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决定》是我们党成立和执政以来制度探索的系统集成,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根本依据,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  

 

从现实视野看,全会《决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决定》集中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首次深刻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等重大政治问题,首次集中概括了以党的领导制度为统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首次深刻阐述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首次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13项重点任务,首次擘画了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时间表、路线图,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方向一致、时间同步,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宣言、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制度遵循,也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从国际视野看,全会《决定》为全球国家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几百年时间才走完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上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统一,为中国长治久安提供了科学的制度保证,也为人类政治发展提供了“中国之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准确把握XX全会精神内涵  

 

这次全会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决定》,共19千字,15部分,三大板块,222次提到“制度”。全会精神集中体现在《决定》中,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认真研读全会《决定》。  

 

(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由13个部分组成。排序第一的“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它统领和贯穿其它12个方面的制度。其它12个方面的制度,包括: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总体目标。《决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总目标: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这一总体目标呼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其“三步走”的时间表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步骤高度吻合。两个“三步走”是一脉相承、融为一体,完全一致的。  

 

(三)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显著优势。13个显著优势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本质属性到价值理念、从制度立场到制度目标的全方位立体画像。在所有的显著优势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大的优势。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是保持政治稳定,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正是这些显著优势,成为我国70年取得成就的源泉和坚定“四个自信”的依据。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始终保持这13个显著优势,释放更多制度红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  

 

(四)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具体路径。《决定》为下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支起了“四梁八柱”,擘划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实施路径,提出了“十三个坚持和完善”。其中,党的领导是关键,是产生持续前进动力的火车头、发动机,更是中国制度的活力所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要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不能实现现代化,能不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关键在党。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  

 

(五)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监督体系的论述。《决定》中52次提到“监督”,其中明确“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特别是强调“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同时还明确了“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会作出的这些明确规定,为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三、坚持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展现审计担当  

 

(一)以提升政治站位为根本,始终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统一领导。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根本和关键就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审计机关首先是党的机关,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审计委员会要健全和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对审计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更好发挥审计委员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审计机关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机关、党的工作机关的意识,提升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始终,自觉运用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党委对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重大审计工作请示报告制度机制;把党的决策部署贯穿始终,审计工作安排、审计计划制定和审计项目实施都要围绕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部署来确定、来开展;把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贯穿始终,认真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与审计工作深入融合,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以保障制度执行为主业,进一步聚焦审计监督重点。制度事关根本,关乎长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就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和保障,在保障制度落实、推进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中,审计大有可为。审计机关要坚决维护制度权威,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开展监督,推进审计全覆盖,揭露和查处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有制度不执行、执行有偏差、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等问题,坚决查处和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保障制度落实,进而增强全社会的制度意识,使尊崇制度、执行制度蔚然成风。重点围绕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紧盯重点领域、主要环节和关键少数加强审计监督,坚决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揭示和反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隐形变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重大违纪违规问题,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切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围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聚焦促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等,加大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力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深化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民生审计、投资审计、涉外审计,促进公共资金安全绩效,维护和保障民生民利,推进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围绕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持续深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将领导干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制度等情况作为审计重要内容,推进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的贯通协作,形成监督合力,促进依法行政、规范用权。  

 

(三)以促进制度完善为目标,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制度兴,国家兴。《决定》提出,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当前,我国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衔接、不完善、不稳定的问题。审计具有天然的专业优势,不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既要通过审计监督保障制度落实,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又要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风险隐患,反映制度本身操作性不强、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提出防范化解风险、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改革的建议,从而堵塞制度漏洞、促进制度完善、推进制度创新,织密“制度的笼子”,提高国家治理水平。要树立整体系统思维,从统筹项目计划入手,推进审计成果的统筹融合,在更高视野、更宽范围、更多角度、更深层次发现问题。从宏观角度加强审计成果综合分析,突出对倾向性和普遍性问题的分析研究,反复出现的问题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出现的问题从体制上找对策,补齐改革发展中的制度短板、体制机制上的管理短板。促进建立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督促有关部门从制度层面整改审计发现问题,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制度。建立健全协调贯通机制,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拓展审计成果外部运用渠道,让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审计报告、信息进入党委、政府视野,服务宏观决策。  

 

(四)以持续改革创新为动能,深入推进审计工作融合发展。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审计制度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和改革创新日臻完善,也必须和必然在改革创新中走向更加成熟定型。要解放思想,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审计事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破除与新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使改革创新成为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的鲜明特征和强大动力。牢固树立国家审计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的理念,做到围绕中心与服务大局、依法审计与文明审计、坚持原则与客观求实、移送问责与容错免责、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维护规范与促进发展“六个相统一”。主动适应融合发展新趋势,全面推行审计事业发展方向与历史赋予使命融合,审计政治属性与业务职能融合,审计工作与党建工作融合,审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