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问题查摆剖析(100条)
2025-11-17 0

基层党建工作问题查摆剖析(100条)

 

在基层党建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全面深入了解基层党建工作状况,精准剖析问题,现将相关问题系统梳理如下:


1.党建基础工作存在短板:社区党建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内容缺乏创新性与多样性,难以充分满足党员的多元化需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发展不均衡,部分组织党建工作开展较为滞后。同时,基层党建工作的硬件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社区和“两新”组织的活动场所、设备等无法有效支撑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2.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执行不严: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在思想和行动上未能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社区自管党员中,多数人员工资标准难以准确核实,导致党费缴纳未严格按照实际标准执行,且缴费积极性不高,催缴现象较为普遍,这反映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制度落实和思想引导方面存在不足。

3.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能力不足:面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应对策略。在工作方法上,科学性和创新性有待提升,工作安排较为传统,未能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突破。党建工作考评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手段,奖惩措施难以切实落地,无法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

4.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在新形势下,部分党组织对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认识不够深刻,落实责任的思路不新、方法不多、措施不力。面对党建工作中的新问题,缺乏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未能以创新思维和有效举措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5.社区党建活动缺乏特色:多数社区在开展党建活动时,过于依赖上级要求的“规定动作”,活动形式较为传统,缺乏特色和亮点,对党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足,难以充分激发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力度不足:辖区内“两新”组织数量众多,但对其党建工作的指导投入相对较少,工作力度不够,导致“两新”党组织在引领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建工作效果不理想。

7.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执行存在漏洞: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职责履行不完全等问题。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制约机制,激励问责机制不完善,无法确保党建工作责任得到切实履行。

8.基层党建工作精力投入不足:部分党组织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城中村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稳定和民生工程建设等具体事务中,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精力投入不足,导致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协调发展失衡。

9.基层党员教育管理不够深入严格:对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教育内容和方式未能充分满足党员的实际需求。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要求不够严格、监督不够有力等问题,影响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

10.对基层党建工作特点研究不深入: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特点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容易受到传统思维的束缚。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创新亮点不突出,难以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发展要求。

11.党建与业务工作未能均衡发展:部分党组织在工作中未能正确处理好抓基层党建工作与抓项目建设、抓经济发展的关系,存在工作用力均衡的情况,导致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未能实现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12.党建工作内容和方式有待丰富创新:党建工作内容不够丰富,缺乏创新抓手,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较为枯燥,未能充分结合党员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基层党建工作特色不突出,支部阵地在组织活动、凝聚党员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13.党建工作考评体系不完善:考评手段较为单一,方法不够灵活,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价党建工作成效。同时,对考评结果的运用不够充分,未能将考评结果与党组织和党员的奖惩、激励等有效挂钩,影响了考评工作的权威性和导向性。

14.追责问机制不健全:在党建工作中,存在强考核、弱问责的现象,追责问机制不够健全。对党建工作落实不到位、出现问题的党组织和责任人,未能及时、严格地进行问责,导致党建工作责任意识不够牢固。

15.党建责任意识与业务融合不足: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在履行党建责任时,缺乏“中心”意识,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的“自我空转”现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未能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16.党员教育管理措施不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方法较为简单,措施不够有力,管理意识和监督力度不足。在教育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党员的个体差异,教育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难以有效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

17.基层党建工作创特色、树品牌意识薄弱: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创特色、创品牌的思路不够新颖,力度不够大,大多依赖上级安排,缺乏主动创新精神。“精品”意识不强,未能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

18.流动党员管理缺乏有效措施:流动党员由于其工作和生活的流动性,管理难度较大。目前,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导致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不够紧密,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存在一定困难。

19.党员分布不均衡:在大张公司各门店中,党员分布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公司党委制定的“50人以上的门店要有共产党员”的目标难以实现,目前仍有10个50人以上的门店没有党员,这不利于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全面覆盖和作用发挥。

20.党员占比相对较低:在全体员工队伍中,党员占比仅为1%-2%,相对比较少。党员队伍规模较小,难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有限。

21.党建工作督促检查落实不到位:对党建工作的督促检查不够深入,抓落实的力度不大。各党支部在党建工作制度执行方面存在不到位的情况,部分党组织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党建工作各项任务未能有效落实。

22.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干部创新意识不强,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不敢大胆创新,改革措施办法较少,工作方式较为传统,难以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发展需求。

23.党员管理工作不够扎实:对党员的日常监管有所放松,管理工作不够扎实。在党员发展、教育、考核等环节,存在管理不够严格、工作不够细致的问题,影响了党员队伍的质量和党组织的凝聚力。

24.基层党建创新氛围不浓厚:基层党建创新力度不够,整体党建氛围不够浓厚,党建特色活动偏少,对党员和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足。在党建工作中,缺乏创新的理念和方法,未能充分调动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

25.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党组织对党建工作存在片面认识,没有树立起做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在工作中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谋划、部署党建工作。全年仅召开党建专题会议X次,反映出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

26.党建工作监管问责手段缺失:对党建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管问责手段。未能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出现问题的党组织和责任人未能及时进行严肃问责,导致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存在漏洞。

27.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创新思考: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不够深入,存在经验主义倾向。习惯于按照以往的经验和模式开展工作,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性的应对措施,难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28.党建工作政绩观存在偏差:部分党组织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政绩观存在偏差,在工作中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过多地关注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谋划和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不平衡的现象。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